2017年2月14日 恒生管理學院(恒管)於2月14日舉行傳媒春茗,校長何順文教授、常務副校長及翻譯學院院長方梓勳教授、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許溢宏教授、署理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以及與出席的傳媒代表共賀新春,分享學院的最新發展。 何校長致辭時表示,恒管自改組成立以來,發展迅速,繼去年推出的兩個新學士課程及首個碩士課程,下學年將會再開辦兩個全新學士課程,分別有關「文化創意產業」及「精算及保險」(仍有待行政會議審批)。恒管未來會繼續回應社會需要,開辦不同類型的新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他又透露,學院未來會擴大招生地區,包括到台灣、澳門、東南亞國家等招生,期望令恒管更國際化;而恒管現有約1400個宿位,希望保證每位外地學生都能享受至少兩年住宿書院生活。 此外,恒管獲何善衡慈善基金會的支持,得到一筆1800萬獎學金,資助未來有意從事銀行工作的恒管學生完成學業,培養行業專才。有關獎學金將於下學年推出,獎學金得主可獲資助四年全額學費,以及四年住宿書院之宿費,總額合共逾四十萬。 對於施政報告建議加大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學位至一千個,恒管歡迎有關建議,並期望政府擴大資助課程的範圍。何校長表示,恒管的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已獲納入有關計劃,然而恒管所有課程均因應社會的人才需求設立,學院已向政府提交建議,希望當局將其餘恒管課程納入有關計劃,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 校長何順文(中)與本校馬來西亞實習生一同向傳媒拜年 何順文向傳媒分享恒管最近發展 何順文教授、方梓勳教授、許溢宏教授、方永豪博士及曹虹教授

2017年2月13日 恒管商業新聞獎表揚傑出商業新聞從業員 七大範疇共29獎項 逾400份參賽作品 恒生管理學院(恒管)傳播學院舉辦首屆商業新聞獎,頒獎典禮於2017年2月13日假學院利國偉教學大樓演藝廳隆重舉行,表揚及肯定優秀商業新聞從業員對社會及業界的貢獻。獨立保險業監管局主席及恒生管理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擔任主禮嘉賓,大賽評審委員成員、得獎者、恒管高層、以及來自政界、商界、金融業、傳媒及學術界近400名貴賓出席典禮,祝賀得獎者,場面熱鬧。   恒管商業新聞獎是恒管傳播學院首次舉辦的大型商業新聞比賽。有別於其他機構舉辦的財經新聞獎,這是個全面的商業新聞作品選拔,涵蓋商業與財經新聞各個領域,獎項包括最佳商業及企業新聞獎、最佳財經新聞獎、最佳房地產新聞獎、最佳財經專題獎、最佳商業新聞版面設計、年度新晉商業新聞記者以及年度商業新聞記者,共七大範疇。   是次參賽作品逾400份,競爭激烈。42名評審來自不同界別及背景,他們就報導的影響力、新聞性、原創性、報導質素等多方面評分,挑選得獎佳作。   主禮嘉賓鄭慕智博士致辭時表示:「香港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及良好社會環境,而資訊流通更是促使香港成為國際貿易與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全面的商業財經報導能幫助市民作出適當的商業及投資決定」。他讚揚新聞從業員努力發掘新題材,為社會帶來寶貴資訊,值得全社會的認同及嘉許。   恒管校長何順文教授表示:「恒管傳播學院為首間設立商業新聞獎的大專院校學院,除了積極培育傳播人才和提升新聞專業水平外,亦對一直以來努力不懈、表現傑出的新聞從業員予以高度讚賞和肯定。」他勉勵新聞從業員必須具備專業與博雅素養,並要秉持新聞道德,繼續履行第四權的社會責任。   評審之一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特約教授曾淵滄博士於典禮上致辭,他指出市場消息眾多,其中不少是「公關稿」,記者除了要公正客觀,更要具備獨到的分析能力和新聞觸覺,才能脫穎而出,使受眾得益。此外,他勉勵新聞從業員要不斷進修,擁有更廣博的知識,裝備自己,應付各種突發情況。   恒管協理副校長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辭時,讚揚本港媒體及新聞從業人員一直肩負重大使命,不斷從多角度迅速報導和分析商業及財經消息。她感謝傳媒界踴躍參與,令恒管商業新聞獎得以順利舉行。她同時感謝40多位評審鼎力支持,並祝願所有參賽者在新聞專業領域繼續發揮所長。 恒生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教授 主禮嘉賓鄭慕智博士 評審曾淵滄博士致辭 恒管協理副校長(傳播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 年度新晉商業新聞記者得主:蔡曉澄(無綫電視) 年度商業新聞記者得主:李子繁(iMoney 智富雜誌) 恒管商業新聞獎各得獎者、鄭慕智博士(中)、何順文教授(右一)、曹虹教授(左一)合照…

2016年12月13日 恒生管理學院(恒管)近年來致力貫徹「環境育人」辦學方向,以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為原則,打造綠色校園。其四座新建大樓均榮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頒發的「綠建環評」「新建建築最終評估鉑金級」的最高級別認證,包括何善衡教學大樓(A座)、康樂活動中心(B座)、利國偉教學大樓(D座)及恒管賽馬會住宿書院。恒管為全港首間高等院校,也是本地首座學生康體大樓和住宿大樓獲得此項殊榮。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為隆重其事,特於2016年12月13日假香港科技園舉辦「綠建環評鉑金級項目頒獎典禮」,表揚恒管及其他獲認證機構在推動可持續建築環境發展方面的努力,恒管校董兼前校園擴展督導委員會主席譚天放先生及恒管代表出席領受三項殊榮,成為地區內大學綠色校園發展的典範。 譚天放先生致辭時表示,恒管於2010年由恒商改組而成,短短幾年內已有四座新建大樓獲鉑金獎,全賴校董會及學院仝人的努力。他指出學院擁有不少具特色的環保元素,例如創新的區域供冷系統,使全年的能源消耗減少;校園內不單種植許多竹子,連傢俬及室內裝飾也大量使用竹材。他強調恒管一直大力推動可持續教育,希望這理念能在學生心中扎根。 「綠建環評」評審準則嚴格  為業界最高殊榮之一 「綠建環評」是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與環保建築專業議會攜手舉辦,旨在表揚業界推動可持續建築環境發展的努力和決心,被視為業界最高殊榮之一。該獎項為建築物制訂的全面環境評估系統,採用國際級環保標準,評審準則非常嚴謹,依據項目的六大範圍進行評估,包括「室內環境質素」、「用地與室外環境/場地管理」、「材料因素」、「能源消耗」、「用水」、「室內環境質素」和「創新與革新」。恒管四座新建大樓均獲鉑金級最高級別,在各項範疇均獲極高評價,當中表現卓越項目為「用地與室外環境」、「室內環境質素」、「能源使用」和「創新」。 「綠建環評」評審報告讚揚恒管的系統化環境管理及監察制度,大大減輕建築對周遭環境的影響。恒管採用環保及地區性建築造材,並大量以再生能力極強、生長周期比樹木快的竹作為環保裝飾物料與傢俱。學院又一直堅守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進行能源使用評估分析,減少能源消耗達 30%,大大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恒管也利用先進的雨水收集系統及用水裝置以控制用水量,大幅減少食水使用量達 30%。評審報告又表示恒管透過增加通風系統為原有空間提供新鮮空氣,以各種可持續發展策略以提升室內環境質素。 屢獲鉑金殊榮  貫徹「環境育人」辦學方向 恒管屢獲鉑金殊榮,透過環境保護及校園可持續發展將教育與大自然互相融合,營造人性化的學習環境,啟發學生思維,改變生活行為,發展更多潛能。竹子被廣泛地種植及應用於校園和樓宇內裝飾,恒管因此也有「君子大學」的美譽,也印證了學院對綠色和人性化校園發展的願景,冀為學生提供優質全人教育。 恒管將繼續秉持「環境育人」的辦學方向,致力領導地區內院校推動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 校董譚天放先生及恒管代表領取三項「新建建築最終評估鉑金級」認證 校董譚天放先生分享恒管的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理念 x 恒管得獎大樓介紹於「綠建環評」展覽展出

2016年11月28日 素以積極弘揚儒商精神的恒生管理學院(恒管),六年前引入中國儒家的「君子」概念,舉辦「君子企業調查」,以嚴謹與科學化的學術調研,評選出香港市民心目中符合商業道德價值準則、有君子五德的企業給予表彰,冀能定下適用於華人社會的商業道德標準。 第六屆「君子企業頒獎典禮2016暨商業道德座談會」於11月28日假校園舉行,以表彰一眾得獎企業,並邀請得香港總商會主席吳天海及恒管校長何順文擔任主禮嘉賓。其他出席嘉賓及顧問包括數碼港董事局主席及恒管兼任教授林家禮、利豐發展(中國)董事趙麗娟、鴻福堂集團總經理兼執行董事司徒永富及獲獎企業代表等。此外,恒管管理層、教職員、學生、學界及商界人士、多間中學師生等逾四百人出席,場面熱鬧。 2016「恒管香港商業道德指數」下跌 本年度恒管「君子企業」調查結果於典禮上公佈,得獎企業代表親臨領獎並發表得獎感言,分享營商兼德之道。恒管同時公佈今年的「恒管香港商業道德指數」,通過對「五德」和「君子」的綜合得分分析,今年的指數為62.2分,比2015年的66.3分,2014年的62.8分及2013年的64.9分為低。這表明市民認為今年各行業企業整體表現相比往年差強人意,尤其是傳媒及公共交通服務行業降幅較大。雖然今年各行業的得分都有所下降,但零售業及飲食業相比其他行業仍然得到最多市民的信任。他亦對參與本次調查的恒管師生表示感謝,讚揚他們不畏日曬雨淋堅持做出最公正的訪問調查。 恒管校長何順文致辭時表示恒管「君子企業調查」是一套嶄新的商業道德標準,融合了「君子」概念中的「仁、義、禮、智、信」五項美德,也揉合了西方著重誠信公平的商業倫理學說,務求能更全面準確地檢視企業的營商手法,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及社會責任。何校長強調今年的指數下跌,反映香港商界更要努力不懈作出改進。今屆得獎的企業在營商手法及商德方面均為業界的榜樣,在經濟環境較困難之際仍可堅持道德信念,宣揚正面的價值觀,實在值得表彰。他鼓勵企業高層不應只以謀取最大利潤為企業的最高目標,在經商謀利時,應循「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中國古聖賢之訓,匡扶商道,以為典範。 商官社企跨界合作成趨勢 主禮嘉賓吳天海致辭時直言「官商勾結」若是為私利,絕不容許,但若為香港及公利而合作,社會不單不應阻止,更應鼓勵。商界和社會乃唇齒相依,多年來並 肩努力打拼出今日的香港。 他發現近年越來越多企業投身公益事業,與社會打成一片, 增加溝通,減少隔膜。商界在這個過程之中既出錢也出力,一些與社企並肩走在社會創新的最前線。他認為香港有這個趨勢是可喜可賀的,會將商界和社會的關係重新推上正軌。 他又恭賀得獎的企業,讚揚他們的君子精神令到香港可以在國際上享負盛名,並希望他們能夠繼續保持高尚的君子品德,將這種信念和情操傳承落去。 商德座談會 得獎企業代表分享心得 恒管校長何順文隨後主持商業道德座談會,林家禮及三家得獎企業代表暢談君子精神營商之道。恒生銀行企業責任主管何卓惠分享了與持份者溝通在營商過程中的重要性,若能深入了解客戶需要,可提供最適合的服務,亦可建立兩者之間的信任。香港電車營運經理李明耀認為公司可以服務香港多年,最重要是留住優秀的員工,因此一間君子企業應關心員工福祉與感受,令每個員工都融入公司。天星小輪總經理梁德興指出,當一間公司突顯出競爭優勢時,要考慮其他持份者的利益,除了要保持服務質素,建立口碑,留住香港人的集體回憶,還要提供更優質多元化的服務。林家禮表示企業從業員的品格和誠信非常重要,營商不可貪小便宜,合法只是最低要求,企業應有更高的自我操守要求。他亦鼓勵年輕創業家在創業的初期不要只懂得推銷自己,也要如實向準投資者反映公司發展的真實情況。   附錄 附錄一:2016年度「君子企業調查」得獎名單 附錄二:2016年度「君子企業調查」調查方法 附錄三:2016年度「君子企業調查」結果分析 附錄四:2016年度「君子企業調查」調查報告 校長何順文致歡迎辭 主禮嘉賓香港總商會主席吳天海致辭 得獎企業代表合照 校長何順文與商道座談會嘉賓林家禮、何卓惠、李明耀及梁德興分享商德經驗

2016年11月25日 香港中文中學聯會(聯會)代表團於2016年11月25日到訪恒生管理學院(恒管),恒管管理層和主要學術人員為約100名中學校長和老師介紹課程、收生情況及校園最新發展。 校長何順文教授以「香港高等教育發展前瞻」為題與嘉賓分享。何校長在演講中強調,本科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為了灌輸學生知識取得學位,也不僅是為了他們畢業後找第一份工作做準備。它更要讓學生建立價值觀及人生目標,可以有更完整的人格,並熱愛和自主學習,從而能夠自信地應付未來的挑戰。 恒管教務長吳美華博士隨後向來賓介紹恒管開辦的14個學士學位和一個碩士學位課程。恒管教務處吳天恩女士亦介紹了恒管收生分數、入學面試安排、獎助學金申請辦法等,並解答多位校長及老師的提問。會後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同事帶同嘉賓參觀住宿書院及校園各項教學設施,並與學生大使傾談,了解其豐富多采的校園生活。 此行讓聯會的校長及老師深入瞭解恒管以及香港高等教育的發展,幫助文憑試學生認識更多升學選擇。 恒管管理層與香港中文中學聯會執委合照 校長何順文教授以「香港高等教育發展前瞻」為題與嘉賓分享 教務長吳美華博士介紹恒管入學安排及課程 雙方互相致送紀念品 參觀BJC電視錄影廠 參觀廣播培訓中心 參觀馮堯敬堂(即時傳譯會議廳)

2016年10月29日 武漢學院代表團於2016年10月29日到訪恒管,與恒管管理層和主要學術人員進行交流,有助學院未來發展。 武漢學院開設的本科、專科專業涵蓋七大學科包括經濟學、管理學,下設工商管理系、金融系、新聞傳播系等九個學系。嘉賓特別就恒管的最新發展、學生發展及國際化計劃等議題作出提問,恒管教授們和主要學術及行政人員亦一一作出解答,加深了嘉賓對恒管的認識。 傳訊處同事帶同嘉賓參觀學院新落成的賽馬會學生住宿書院和各項設施。校長何順文教授與學院管理層邀請代表團到學院「有恒軒」午宴。此行讓恒管與武漢學院建立更好的合作關係,成果豐碩。 傳訊處同事帶同嘉賓參觀全新學生住宿書院及校園先進設施 嘉賓與恒管管理層於會上熱烈討論 恒管副校長許溢宏教授(學術及研究)與武漢學院校監林倩麗教授互相交換紀念品 恒管校長何順文教授與武漢學院校監林倩麗教授合照 武漢學院代表團與恒管代表合照

2016年9月29日 恒生管理學院於9月29日假恒管利國偉教學大樓舉行傳媒茶敍,校長何順文教授與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兼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出席活動,介紹學院近況並與傳媒分享本年度收生情況。 本學年恒管共收到逾16,000份入學申請,有1,426名新生入讀,較去年增加近200人,比預期多,現時全校學生人數約4,700人。其中最多申請人的課程包括:工商管理(榮譽)學士、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管理學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及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榮譽)學士。何校長表示,「在中六考生人數下跌的影響下,恒管的收生表現依然保持平穩,令人欣慰,證明恒管的努力得到學生、家長和老師的肯定,亦見到市場對優質大學教育及創新學科的需求,所以恒管每年均加開新課程,在保證教學質素達到國際標準的情況下提供更多學位。」 何校長透露,本學年恒管提供14個學士課程及1個碩士課程。其中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亞洲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應用及人本計算學(榮譽)文學士及翻譯文學碩士(商務與法律)為本學年新增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恒管更預計於2017/18學年開辦有關文化創意產業,以及精算保險的學士學位課程,為業界培訓人才。何校長指出,「恒管希望每一年都引入新設計的有優勢的課程,每個學位課程的收生人數不會太多,保證達到期望的教學效益和保證升學及就業的前景」。 此外,恒管獲政府不同的資助計劃撥款,連續三年的撥款金額及項目總數為所有自資院校當中最高。資助計劃包括研究資助局(UGC)的「本地自資學位界別競逐研究資助計劃」,當中有「院校發展計劃(IDS)」、「跨院校發展計劃(IIDS)」和「教員發展計劃(FDS)」,2016/17年度共批出66個項目中,恒管取得其中19個研究項目,為自資院校之冠,合共獲港幣1,980萬撥款。   何校長繼續介紹於去年成立的「恒生管理學院 – 基金」,旨在凝聚各大捐獻力量,並由基金管理會負責監察基金資產及決定其用途。該基金成立典禮暨籌款晚宴會於2016年10月20日舉行,屆時邀請得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擔任主禮嘉賓。籌款晚宴現時已收到超過港幣300萬元捐款。   恒管正舉辦首屆「恒管商業新聞獎」,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兼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指出,商業與財經的新聞與社會息息相關,恒管希望透過這個獎項表揚高質素的新聞作品和肯定前線從業人員對業界的貢獻。新聞獎的評判團由不同界別人士組成,以確保獎項之認受性。恒管商業新聞獎現正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10月20日,頒獎典禮將於2017年1月中旬舉行。有關詳情可瀏覽http://bjawards.hsmc.edu.hk。 校長何順文教授介紹恒管最新發展及本學年收生情況 傳媒在會上踴躍提問

2016年9月10日 適逢中秋佳節,恒生管理學院(恒管)再度與循道衛理楊震彩虹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合作,舉辦長者探訪活動。本校師生與教職員踴躍響應學生事務處與傳訊及公共事務處的招募,於2016年9月10日到黃大仙區參加「同心關懷賀中秋2016」長者探訪活動。 恒管義工隊分成小隊,到訪富山邨及附近屋苑的獨居或夫婦合住的長者家中,向他們派發中秋禮品包,包括月餅、白米及生活用品等,並向長者示範保健「十指操」,推廣運動與健康的訊息。義工又把握機會與長者傾談,送上關懷,藉此與長者共度佳節。長者們亦樂於分享他們的人生經驗,令參加者獲益不淺。 是次活動除了讓參加者身體力行關懷弱勢社群外,更有助了解社會基層的情況。期望恒管同學能感受到參與義務工作的喜悅,培養人文關懷和承擔社會責任,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 恒管教職員及學生義工服務團隊「恒義」大合照 活動中心義工向恒管代表頒發嘉許狀 恒管義工隊出發探訪前參加簡介會

2016年8月13日 恒生管理學院一直與全球多間院校建立夥伴關係,讓學生有更多海外交流及拓闊國際視野的機會,和加強教研合作。為增進院校之間的交流,恒管與美國高登大學(Gordon College)的一眾師生,於2016年8月13日假恒管校園舉行籃球練習賽及植竹儀式,以標誌兩校之間的深厚關係。 恒管何順文校長與高登大學林世杰校長(Michael Lindsay)先進行投籃比賽,為活動揭開序幕。兩校學生繼而進行練習賽,雙方實力旗鼓相當,賽況激烈。球賽完畢後,眾嘉賓再到恒管廣場,見證由兩位校長及學生代表主持的植竹儀式。   恒管廣泛種植竹子及在新建築物大量使用竹材料。竹子象徵君子,恒管一直培育學生擁有如竹子般的特質:正直氣節、謙卑、簡樸、適應力強、優雅與力量兼備,及可持續發展。恒管希望藉此與友校分享其「君子大學」的理念,同時寓意兩校友誼長存。 何校長與林校長均強調兩校擁有相近的辦學理念,積極推祟博雅教育。何校長說:「恒管與高登大學同樣以博雅教育為核心,致力培育學生的明辨創新思維、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這些共同理念令我們能夠成為緊密的合作夥伴。除了學術的層面外,今次雙方更在體育方面砌磋,期望繼續發掘更多不同的合作交流機會。」   林校長表示兩校自2013年已建立策略夥伴關係,雙方校長已數次共同主持領導論壇及撰寫報刊專欄,以推動領導力教育。每年亦互派學生作交流和實習,充份體現雙方著重培育學生的國際視野。他認為恒管是一所充滿活力的院校,在課堂內外關顧個別學生的需要,貫徹博雅教育的宗旨。他期待日後與恒管推動更多元化的教研合作項目。 雙方隊員落力應戰,賽況激烈 何順文校長、林世杰校長、兩校學生及教職員合照 何順文校長、林世杰校長及學生代表參與植竹儀式,標誌雙方之深厚友誼

2016年7月23日 由傳訊及公共事務處籌辦的何順文校長新書《領導的價值》分享會,已於2016年7月23日假香港書展順利舉行。分享會吸引眾多恒管學生、教職員以及書展參加者出席,場面熱鬧。 何校長歡迎各參加者蒞臨分享會,並暢談主持電台節目「校長與領袖同『恒』」的點滴。他表示:「很榮幸邀請得52位傑出領袖分享對領導力的見解和寶貴經驗,以及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挑戰和喜樂。他們的嶄新思維必能為培育新一代領袖提供方向和策略。」 為推動博雅教育及領導發展,何校長根據電台節目內容深入剖析撰寫成《領導的價值》。書中詳列由52領袖的經驗總結而成、有關領導力的十個共通絕對價值。他強調此書的推出有賴各位受訪嘉賓、新城電台、星島出版,以及所有參與同事的支持,感謝他們的付出與幫助。分享會後亦進行了簽名活動,一眾讀者即場向何校長索取親筆簽名。 《領導的價值》於香港書展2016及各大書店發售,本書所有收益將撥入恒管策略發展計劃基金。 何校長分享主持電台節目的點滴 分享會吸引眾多恒管學生、教職員以及書展參加者出席 分享會後,一眾讀者向何校長索取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