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2日 德國埃爾薩根 - 紐倫堡大學漢學系朗宓榭教授應恒大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邀請,於2019年3月12日主講傑出學者講座,分享歐洲漫畫如何描繪中國文化和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看法。 常務副校長方梓勳教授和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譚國根教授熱切歡迎德國埃爾薩根 - 紐倫堡大學漢學系教授朗宓榭教授(左二)、德方院長徐艷博士(右二)和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韓子奇教授(左一)。 是次講座受到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師生支持。 朗宓榭教授以有趣例子說明歐洲漫畫如何描繪中國文化。
2019年3月8日 中國書法藝術展覽 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亦是中國特有的視覺藝術。「書品如人品」,書法藝術兼具實用、審美和藝術欣賞價值,有助提升人文素養。香港恒生大學「文藝在恒大」與中國香港書畫院聯合舉辦的《書品同行》中國書法藝術展覽,挑選 20 多幅書法家的精彩作品,於 3 月 1 日至 21 日在恒大利國偉教學大樓地下及 M 層展出。展覽由恒大冼為堅中華文化拓展計劃贊助。 於 3 月 1 日舉行的開幕禮上,何順文校長致辭表示:「恒大提倡『博雅 + 專業』教育,著重培養學生建立人文關懷和道德價值,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我們舉辦《書品同行》中國書法藝術展覽,正好展現恒大作為一所博雅型大學的價值,期望在提高青年自身修養,及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方面作出貢獻。」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副會長莊哲猛指出,希望藉著這次展覽,讓同學們在國學知識和文化素養的薰陶下,由書法學習中找到修身養性的快樂,奠定人生發展的基礎。 中國香港書畫院院長楊力民教授透露,今次展覽除了邀請多位書法家創作並展出 20 多幅蘊含勤學、勵志的書法作品外,書畫院還將在恒大舉行名家書法交流工作坊,以及資助「中國書法藝術萬里行 –…
2019年3月7日 新一屆恒大學生大使於2019年3月7日(星期四)完成就職典禮。何順文校長、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商學院院長李海東教授、學生事務總監陳寶瑜女士、教務長黃若霞博士、一眾部門主管、教職員及嘉賓應邀出席是次由25位應屆學生大使攜手策劃的就職典禮。今年的就職典禮主題為「Experience a Fruitful Journey, Unleash Our Full Potential 」。 在宣誓就職前,何校長及陳寶瑜女士分別勉勵一眾同學。何校長在致詞時分享自己見證四屆的學生大使就職,很高興看見學生大使薪火相傳。陳寶瑜女士分享時提到「大使」是一種尊貴的稱呼,是眾人的榜樣,並希望各位同學可以保持以往學生大使的良好特質,繼續服務學校。她亦特別歡迎已畢業的學生大使心繫母校,延續光輝。 為答謝一眾嘉賓的勉勵,今年的學生大使特別訂製了印有詩⼈鄭板橋《⽵石》的竹簡,寓意學⽣大使致⼒為學校服務,雖然會遇到困難,但會像⽵一樣堅定,履行學⽣大使的使命。 連續兩屆擔任學生大使的羅啟恩(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四年級)分享過去一年的經驗:「我在剛參加學生大使計劃時,眼見身邊的同學都十分有自信和活力,曾懷疑自己能否勝任學生大使。後來經過一年努力,我透過計劃找到自己的優點與缺點。」羅啟恩又指很感恩今年籌備就職典禮時十分順利。今屆由六位資深學生大使分別帶領19位新成員組成三組,並合作負責典禮的不同部分,「見到大家都各司其職,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崗位,希望未來大家都可以保持這樣的心態去做每一件事。」 簡單而隆重的交接儀式 — 新一屆學生大使代表蔡金伶從羅啟恩手上接過象徵薪火相傳的燈盞。 在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監誓及嘉賓見證下,各位學生大使正式宣誓就任。 新一屆學生大使代表蔡金伶分享時特別提到,有賴過往學長們的傑出表現,才令未來的學生大使有更多機會發展潛能。適逢今年學校正名大學,學校內外均為正名大學而慶祝,蔡金伶指「以恒大學生大使的身份參與活動及服務學校令我更感興奮。」 25名恒大學生大使已準備就緒,以更專業及謙卑的態度服務學校,期望未來可發揮更好的表現,成為服務恒大的榜樣。 學生大使校友聚餐 歷史性首辦的學生大使校友聚餐緊接就職典禮舉行。歷屆學生大使,包括已畢業的校友,聚首一堂,一同回首以往在校服務的時光,交流不同經驗。籌備小組為了增加同學之間的互動,特意安排遊戲及抽獎。各人投入參與,氣氛熱烈,樂而忘返。校方特別鳴謝胡瑋麟先生、陳筠婷女士、李漢瑞先生及張駿先生等組織是次校友聚餐。未來一眾校友亦準備舉辦不同活動聯誼,以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2019年3月2日 為提升青少年及學生對運輸物流業的認識及鼓勵他們投身相關行業,香港運輸物流學會每年均舉辦一次學界專題研習比賽。今年賽事由學會與香港中文大學合辦,並於2019年3月2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園舉行。是次比賽共有七支由港澳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組成的隊伍參賽,主辦機構於比賽當日向參賽隊伍即場提供研究個案,以考核其分析及解難能力。 由恒大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同學所組成的五人隊伍,包括陳兆朗、潘慧思、陸凱欣、陳展褀、郭天兒,在該學系教授們的培訓及黃彥璋博士的指導下,最後榮獲專題研習團體賽亞軍。 (左起) 指導老師黃彥璋博士與得獎隊伍 恒大代表隊於「香港運輸物流學會學界專題研習比賽2019」榮獲亞軍。 恒大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同學在個案研究分析中表現出色,並展現團隊精神。
2019年2月28日 恒大正名後首屆「恒宴」於2019年2月28日圓滿舉行,活動由恒大學生會籌辦,吸引超過600名來賓出席。除了恒大學生、教職員及校友,大專院校學生代表、鄰近村代表及社區好友皆應邀出席,場面熱鬧。何順文校長及學生會會長李翔鵠分別致開幕辭及歡迎辭,然後再與一眾嘉賓進行切燒豬儀式,為晚宴揭開序幕。 大批同學藉一年一度的「恒宴」進行莊聚,並以不同造型拍照,甚具特色。晚宴節目內容十分豐富,包括歌星表演、遊戲節目及抽獎環節等。參加者都樂在其中,除了一同品嚐美味的盆菜外,更難能可貴的是同學、教職員、社區鄰舍聚首一堂,歡度一個愉快的晚上,為恒大校園生活留下美好回憶。 學生會幹事、大學管理層及鄰近村代表一起進行切燒豬儀式,為「恒宴」揭開序幕。 超過600名來賓出席「恒宴」。 同學以不同造型出席盛會,熱鬧非常。
2019年2月27日 傳播學院於2月27日舉辦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學位課程(BJC)簡介會,以增進及加深二年級同學對兩項專修範疇「商業新聞」及「企業傳訊」的認識,並協助其挑選適合自己的專修範疇。 傳播學院張志宇副院長從深造課程、事業發展和個人興趣等多個角度向同學解釋選擇專修範疇的重要性,同時鼓勵同學多參與大學及傳播學院舉辦的各項活動,以豐富學習經歷。 課程總監張美鳳副教授及蘇銘恒高級講師,亦詳細介紹兩大專修範疇,包括課程內容、工作坊、實習機會及就業前景等。他們特別指出,課程提供多項選修科目供同學選擇,選擇專修範疇有助於同學選擇未來的發展前景,同學可就自己的興趣及願景作出決定。 副院長張志宇教授於簡介會上致詞,鼓勵同學按能力和志向選擇專修範疇。 課程總監張美鳳副教授介紹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學位課程的結構。 高級講師蘇銘恒先生介紹「商業新聞」專修範疇的內容。 師生合照
2019年2月24日 去年有兩組恒大同學,參加賽馬會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公民教育」計劃劇本創作比賽,由社會科學系講師楊樂平先生從旁指導創作劇本。其中以陳英俊、梁子萍、徐諾賢、黃詩晴、王采妮及胡菁嵐同學組成的六人隊伍,以焦慮症為創作藍本,創作出劇本《枷鎖 家鎖》,勇奪大專組亞軍。 其中四位優勝同學聯同新加入的陳卓賢、陳穎、李卓彥、馬鈺及黃創森同學,於2月24日「世界公民教育慶節」假香港科學園公開演出得獎劇目。 賽馬會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公民教育」計劃劇本創作比賽以心理精神健康為大專組主題,切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3「良好的健康環境」,並培養學生的世界公民意識。一直以讓青年學子盡展所長,旨在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青年可持續發展領袖研習所,於是次比賽支援同學參賽和演出,並得學生事務處協助前期聯繫工作與執行攤位運作。 同學於香港科學園高錕會議中心公開演出。 同學於賽馬會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公民教育」計劃劇本創作比賽以劇本《枷鎖 家鎖》勇奪大專組亞軍。 學生事務處與同學於「世界公民教育慶節」聯手炮製有關焦慮症的攤位遊戲 。 同學向公眾參觀人士細心講解焦慮症的知識。
2019年2月24日 「2019香港物流案例大賽」於2月22日至24日舉行,旨在提升專上學生的解難能力及創意思維。學生在比賽中參與處理一些模擬案例,並需在限定時間內提出解決方案。是次比賽共有八支由香港大專院校學生組成的隊伍參賽,恒大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課程學生榮獲冠軍及亞軍。 冠軍(恒大隊伍,全為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四年級生): 張敏儀 林雅君 鄭穎晴 麥嘉希 亞軍(聯校隊伍): 李樂怡(恒大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四年級生) 其他隊員來自另一大學 (左二起) 四位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四年級生張敏儀、 鄭穎晴、麥嘉希、林雅君組成的隊伍在比賽中榮獲冠軍及「最具成本效益獎」。 (右一) 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四年級生李樂怡所屬聯校隊伍榮獲亞軍。 李樂怡(右)同時獲頒「最佳團隊領袖獎」。 參賽隊伍到公司實地考察,並提出公司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提供解決方案。 獲獎隊伍合照 主辦單位代表與參賽隊伍合照
2019年2月21日 由學生事務處主辦,「恒大職業博覽2019」於2月19日至21日成功舉行。今年我們成功邀請了90家來自不同行業的知名企業參與展覽,吸引超過1,300名修讀不同學科的學生入場參觀。他們對求職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深受僱主們歡迎和讚賞。 此外,為加強大學與各行業之間的聯繫與合作,今年的博覽於每天開始前均進行了一項名為「Employer-Faculty Networking」的交流會。恒大的管理團隊,包括何順文校長、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許溢宏教授與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分別為三天的交流會主持開幕儀式,歡迎各參展企業,並與他們探討未來進一步的合作計劃。 何順文校長為「Employer-Faculty Networking」交流會主持開幕儀式。 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許溢宏教授為交流會致歡迎詞。 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在交流會上與僱主們交換意見。 恒大學生對是次職業博覽反應熱烈。
2019年2月21日 香港恒生大學於2014/15學年設立了「香港恒生大學卓越教學奬」,旨在嘉許在教學方面有卓越表現和熱誠的教師,以及表揚他們在教學上持續追求進步所作出的貢獻。 經過嚴謹的遴選程序,一共選出3位2017/18學年的得奬教師,並於2018年12月5日舉行的畢業典禮上頒發嘉許狀給得奬教師。 教與學發展中心於2018/19學年將舉辦一系列新的教與學活動,以互動有趣的形式來推廣卓越教學。活動不單分享教學的方法和技巧,也與同工分享教學的熱忱和抱負。 由教與學發展中心及教職員發展委員會於2019年2月21日共同籌辦的「香港恒生大學卓越教學獎 – 2018/19年度教學分享研討會」為一系列的活動揭開序幕。這次研討會很榮幸邀請了3位2017/18卓越教學奬得奬者:鍾可盈博士、蘇銘恒先生、鄧子龍博士,以及他們邀請的學生,以“Shall We Talk? – A Heart-to-Heart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為題與大家分享。 副校長 (學術及研究)許溢宏教授為研討會致歡迎辭,許教授祝賀各位得奬者並肯定他們在教學上的貢獻和卓越成就。 於歡迎辭後,由3位主講者鍾博士、蘇先生及鄧博士和他們的學生作深入和真誠的對話,對話談及學生眼中的好教師應具備的條件和學生心目中理想的師生關係。這次研討會不單止提供了一次難得機會讓大家分享教與學的經驗,還能讓教師與學生更互相了解。 這次教學分享研討會吸引了超過30位來自不同學系的教職員參加。參加者都認為這次研討會極富啟發性而且能以不同的角度來分享教與學的心得。 香港恒生大學卓越教學獎2017/18學年得獎者與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許溢宏教授(左二)、教與學發展中心主任鄭家明博士(左一) 及陳永浩博士(右一)合照。 許溢宏教授為香港恒生大學卓越教學奬的分享會致歡迎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