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8日台灣「中華教育文化經濟促進總會」及香港「兩岸客家研究中心」聯合參訪團一行七人,由總會長張京育博士率領於6月8日參訪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傳播學院署理院長趙應春教授介紹本校及傳播學院發展現狀,雙方亦就香港高等教育、新聞傳播的發展與客家文化傳播等議題交換意見。趙教授表示,傳播學院提供獨特的商業傳播與傳播科技課程,配合新穎的教學設備,令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學習最新的傳播知識與技能,畢業後能夠迎合市場的需要。張京育博士和客家研究中心董事長林菁菁女士等嘉賓對於傳播學院的教學質素及學生學習環境表示讚賞。參訪團一行隨後由趙應春教授、張志宇副教授、助理教授胡欣立博士及高級經理高美儀女士等人陪同參觀傳播學院的影視製作中心、電台廣播錄音室、剪接室、多媒體培訓中心及廣播培訓中心等設施。 署理院長趙應春教授與嘉賓合影。 參訪傳播學院影視製作中心 嘉賓體驗播報經驗 參觀電台廣播錄音室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大學及學院青年會部於2018年起設立ELITE Award (Exceptional Leader In Teamwork and Programme Execution) 優秀青年領袖奬,以表揚一眾用心付出、竭誠服務的學生幹事,同時藉以推動各學生幹事會互相砥礪,積極為會友帶來精彩的活動及適切的服務。經過多番評審,由恒生大學學生事務處領導的大學青年會(恒大)第十一屆學生幹事會「星傲Asterism」榮獲「優秀學生幹事會」,而第十屆學生幹事會主席暨大學及學院青年會協會學生幹事葉家鴻校友更獲選為「優秀青年領袖」;由大學青年會(恒大)學生幹事參與籌辦的聯校義工活動亦榮獲多個活動獎項。 大學青年會(恒大)第十一屆學生幹事會「星傲Asterism」獲頒「優秀學生幹事會」。 大學青年會(恒大)第十一屆學生幹事於過去一年竭誠服務一眾恒大會友,其願意承擔的態度和團隊精神值得嘉許。學生幹事會於任內籌辦多個多元化活動予恒大會友參與,積極回應恒大同學需要。於上任初期,學生幹事會推出「疫」然有你—網上活動系列,而隨著社交措施放寬,學生幹事會迅即重啟實體活動,舉辦一系列迎新活動,並帶領會友進行多個社會服務及體驗活動,包括殘障體驗及服務日、推廣兒童運動的服務、輕度自閉症兒童服務、戒毒復康人士服務及本地生態保育活動等,讓會友關心社會上有需要的社群和了解不同社會議題。除了舉辦校內活動,學生幹事更參與籌辦多個聯校活動,帶領更多來自不同院校的會友貢獻社會。第十一屆學生幹事會主席林津弘表示:「活動得以成功舉辦,實有賴恒大學生事務處、母會和一眾會友支持。在此特別感謝學生顧問和一眾學生幹事在任期內並肩同行,發揮團隊精神,合力克服各種困難,更以靈活的手法回應疫情帶來的挑戰。期望大學青年會(恒大)能夠薪火相傳,繼續帶領會友探索更多社會議題。」 葉家鴻校友(右)獲頒「優秀青年領袖」。 大學青年會(恒大)第十屆學生幹事會主席暨大學及學院青年會協會學生幹事葉家鴻校友對社會服務充滿熱誠,於畢業後繼續帶領來自不同院校的學生幹事籌辦多個聯校活動,而其中「ChilDrénMon GO 聯校運動挑戰日」和「如果可以我想和你回到那天校園」 一聯校線上活動更分別獲選為「優秀社會服務活動」及「創意革新活動」,向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小學生推廣恆常運動及於疫情期間透過原創情人節主題劇本殺遊戲,讓大專生維持社交生活,紓緩抗疫壓力。葉校友期望獲獎後能繼續發揮作為青年領袖的影響力,帶領更多青年人參與義工服務。葉校友表示:「得知獲選成為『優秀青年領袖」時十分激動,感恩過去的努力得到認同。作為一個有心有力的青年人,參與社會服務是責無旁貸的事。透過籌備更多活動,能培養大學生參與服務的興趣和熱誠,更能幫助弱勢社群。感恩母校和大學及學院青年會提供了平台和資源,讓我和其他學生幹事們各展所長,一同貢獻社會。感恩有學生顧問和學生幹事們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建構一個又一個回憶。」 「港」生態 • 講保育—生態保育活動 「無障 ‧ 同行」—輪椅運動體驗 葉家鴻校友(左三)於在學時與大學及學院青年會協會學生幹事合作舉辦 「ChilDrénMon…
2023年6月9日「你找到屬於自己的True North了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目標,或階段性目標,要達成目標並不容易,會遇上困難和挑戰、會迷失氣餒;但只要朝著正確方向進發,自身的價值觀和信念就是我們心中的指南針,就是我們的True North。由教與學發展中心主辦的TEDxHSUHK迎來第五年,於2023年6月9日舉行。是次活動邀請了七位講者,以18分鐘TEDx獨特演說形式,與在場超過100恒生大學同學和教職員,以及逾500名網上觀眾,分享觸動心靈的故事。嘉賓包括創作者和主持人林京賢和陳靜雅;商人葉文琪;電視主持人和演員強尼;劇作家、演員和導演彭秀慧;演員、音樂人和樂隊成員朱栢謙;以及演員和視頻創作者唐浩然。TEDxHSUHK 2023之成功亦全靠一眾台前幕後的精英同學。在超過三個月的籌備中,同學們親自邀請每位講者,多媒體宣傳和製作的團隊亦在校內校外為活動宣傳,提高其知名度;活動當日的舞台設計、管理和網上直播亦達專業效果。相片提供: Louis Siu (BA-CMCT, Year 4) TEDxHSUHK2023 全體人員與講者大合照 五位講者
第十二屆君子企業獎頒獎典禮將於2023年6月15日(星期四)下午5時正,假香港恒生大學袁炳濤校園利國偉教學大樓二樓演藝廳隆重舉行。除頒發今年度的君子企業獎項,以表揚獲獎企業發揮君子五德精神外,還會發佈最新的恒大香港商業道德指數結果;同場更邀請了國際家具零售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何家欣女士與稻苗飲食專業學會主席江志恒先生,進行一場商業領袖對談,探討 “走出疫情:反思與前瞻策略”。請瀏覽君子企業專頁,了解典禮詳情和登記參與。
2023年5月24日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5月22至24日率領訪問團前往廣州,先後到訪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及網絡傳播學院(合署)、暨南大學(暨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及管理學院,以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外)新聞與傳播學院進行考察及交流,藉此加強學院之間的聯繫與協作,推動傳播學院在大灣區的合作發展,並於訪問期間與廣外新聞與傳播學院及暨大管理學院等知名院校簽訂合作備忘錄。傳播學院訪問團與廣外新聞與傳播學院簽訂合作備忘錄,院長侯迎忠教授、書記包生耿等出席簽約儀式。曹虹教授和侯迎忠院長表示在學生交流、學科建設、學術研究和國際交流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間,雙方希望建立協同發展的長效機制,積極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展開創新實踐。暨南大學為是次訪問行程的重點之一。曹虹教授與暨大管理學院簽訂合作備忘錄,院長黎文靖教授、院長助理齊珺副教授等出席簽約儀式。黎文靖院長對傳播學院著重「商業傳播」的專業特色表示讚賞,並提出結合「商業」和「傳播」兩大元素為兩院合作提供了重要方向。兩院院長承諾共同促進國際化人才培養,加強雙方合作關係。傳播學院代表團到訪被譽為「華南新聞學術重鎮」的暨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與院長支庭榮教授、副院長曾一果教授和副院長羅昕教授等見面。曹虹教授表示雙方在推進大灣區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方面有許多共同理念,加強交流合作將有利兩院的協同發展。支庭榮院長讚賞傳播學院連續舉辦7屆「香港恒生大學商業新聞獎」,並提出希望通過舉辦比賽、學生交流、學術研究等方面促進兩院合作。兩院已達成合作意向,最近即將簽署合作備忘錄。傳播學院訪問團亦到訪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及網絡傳播學院(合署),與院長馬持節教授、于萬紅書記、副院長張瓊教授、副院長文遠竹教授等就人才培養、學科建設、訂製課程和學術研究等議題進行討論。兩院院長皆認同傳播科技發展的重要,提出社交媒體、串流直播與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相結合,可成為兩院未來的合作方向。目前,兩院正在商議具體合作事宜,即將在兩校合作框架下簽署合作協議。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右)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侯迎忠教授簽訂合作備忘錄。 傳播學院訪問團到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與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黎文靖教授簽訂合作備忘錄。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網絡傳播學院(合署)
2023年6月7日香港恒生大學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供學生和市民學習語言的免費手機應用程式「SpokenBot」及「ReadOutLoud」,助用家提升英語及普通話應用的準確度。開發團隊冀借助人工智能引擎和聊天機器人技術打造的自學平台,開發互動學習和自我改進模式,為用家締造更有效的學習環境。應用程式「SpokenBot」集合練習詞彙、評估詞彙讀音、評估句子讀音三大功能,提供包括新興科技、數碼化、職場等近100個貼近時事及社會的場景、過八千組英文詞彙,並分為高、中、低三組難度,用家可根據能力選擇合適的程度、音速、甚至AI合成語音的口音等。「SpokenBot」亦會每日更新新聞標題,供用家朗讀及學習英語,為IELTS國際英語測試,甚至工作等作好準備。用家亦可自訂學習日數來制定學習模式,透過聊天機械人自學英語。「ReadOutLoud」則每日自動從電台及政府新聞網下載新聞內容,並透過仿真 AI 語音生成技術以普通話或英語讀出相關內容。用家聽畢可透過錄音功能讀出內容,AI引擎會分析其發音,並向用家評分及指出可改善讀音的詞彙。帶領開發團隊的恒生大學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課程主任胡鎮浩博士指,項目旨在協助用家改善英語能力,並針對詞彙、句子結構、發音、「港式英語」等問題,「為了令恒生大學的學生更積極和有效練習英語會話,恒生大學大數據智能中心開發互動模式的自學方案,讓用家在不同環境下自助學習,他們亦可透過回饋建議來得到改進。團隊期望日後訂立生成式的AI使用指南,連合手機應用程式,從而加強互動,自動生成更多、更有關連的建議供用家參考,進一步提升會話水平。長遠而言,團隊冀帶動『 Start–Listen–Read–Respond』的學習模式,開拓智能學習途徑。」曾使用「SpokenBot」的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課程四年級生周育熙表示,「我在『SpokenBot』學習到不同領域的詞彙及句子,適用於各種場景,比起硬背英文單字或片語,能更有效改善英語發音。『SpokenBot』同時幫助我掌握與新興科技相關的用字,緊貼科技潮流。」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課程四年級生張筠雨則認為,使用「ReadOutLoud」不單可以增強英語閱讀能力外,更能有效提升口語能力。「我對那些經常於新聞出現的字眼更為熟悉,亦改善我的敘事技巧。透過每日閱讀新聞,更讓我緊貼時事,與世界接軌。」兩項應用程式分別獲得教育局「質素提升支援計劃」及恒生大學教學發展基金資助開發。 負責帶領開發團隊的恒生大學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課程主任胡鎮浩博士(左),與兩名學生用家、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課程四年級生周育熙(右)及張筠雨(中)合照。 「SpokenBot」集合練習詞彙、評估詞彙讀音、評估句子讀音三大功能,讓學生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和聊天機械人的點評更有效自學英語。 「ReadOutLoud」每日自動從電台及政府新聞網下載新聞內容,並透過仿真 AI 語音生成技術以普通話或英語讀出相關內容。
2023年6月6日香港恒生大學於2014-15學年舉辦香港恒生大學卓越教學獎(前稱恒生管理學院卓越教學獎)。 由成立自今,恒大卓越教學獎表彰了逾 40名在教學方面具有卓越表現並作出重大貢獻的教師。為表彰恒大的卓越教學,教與學發展中心於2023年 6 月 6 日舉辦了香港恒生大學教與學論壇2023,主題為「Teaching Excellence: Transform to Perform」。本年論壇更邀得超過30位歷屆獲頒發恒大卓越教學獎的教師以及其他來自本港教資會資助大學的嘉賓講者到場進行演說,藉此分享他們的教學心得及推廣良好並具創意的教學方法。校長何順文教授於典禮上致歡迎辭時,衷心感謝歷屆每位獲頒授恒大卓越教學獎的得獎教師對大學多年來在教學上所作出的卓越貢獻,以及讚揚他們對教學堅定不移的無施奉獻精神。教與學發展中心主任鄭家明博士亦於同場宣布,為配合是次論壇的主題,其中心特別編印了《My Teaching Story – Teaching Excellence: Transform to Perform》書冊,當中收錄了合共26名於2017-18學年至2021-22學年期間,獲頒發恒大卓越教學獎的得獎教師的教學歷程,親述並分享如何由新手教師,從經歷中累積學習,成為恒大一份子,熱心推動教學發展。為表示對歷屆恒大卓越教學獎的得獎教師對大學所付出的貢獻,署理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於開幕禮上代表大學向他們致送紀念品,聊表謝意。為隆重其事,教與學發展中心亦特意為本年論壇製作了慶祝短片,並邀得恒大校長、副校長及五位學院院長送上祝賀說話。是次論壇開幕禮吸引逾百名來自教育界代表出席,其中包括本港大專院校、中學校長及學校代表,以及恒大教職員參加,氣氛熱鬧。開幕禮後,教與學發展中心分別安排上、下午兩節的研討會及分享會,每場分別邀請了不同學院及部門的恒大教學卓越得獎教師及嘉賓講者,就不同的主題進行演說,並分享他們的寶貴經驗和見解,以及與參加者就相關主題進行討論。與此同時,中心更邀得恒大五個學院的代表,為每場研討會或分享會致簡單開幕辭。是次教與學論壇為恒大教師、嘉賓講者及參與者締造了一個充滿教學凝聚力及內容豐富的交流互動平台,透過就不同主題的分享和討論,將來自不同背景的資深教師的教學心得及精闢見解匯集成寶貴的教與學知識寶庫。如了解更多論壇當日的精彩內容,請按以下相關連結觀看相冊:開幕典禮上午時段:論壇一 | 分享研討會第1節 | 分享研討會第2節下午時段: 論壇二 |…
2023年5月12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楊勵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侯迎忠教授等代表於2023年5月12日到訪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傳播學院副院長趙應春教授主持兩院座談會,宋昭勛博士、張志宇博士、吳靜博士等代表參與會談。座談會上,兩院就聯合培養研究生、學生交流、教師交流、訂製課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侯迎忠院長邀請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率團訪問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以進一步加強兩院的聯繫與合作。會談後,廣東外語外貿來訪代表和老師參觀了傳播學院的多媒體培訓中心、電台廣播培訓中心和傳播學院影視製作中心等教學設施。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訪問團到訪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 兩院代表就合作進行會談。 參觀傳播學院影視製作中心
2023年5月11日傳播學院於5月11日舉辦了2022-23學年第四次教學分享會。是次分享會由傳播學院助理教授吳靜博士主持,主題為「後疫情時代的教學質素保證」。分享會邀請傳播學院余浩霖先生、甘潔露女士、陳家樂博士和于洋博士分享他們在教學中的經歷和體會。 吳靜博士認為疫情後的實體課堂對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帶來挑戰,她亦提出鼓勵和指導學生參與專業比賽,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余浩霖先生認為,疫情後學生的課堂表現有待提高,如出席率、課堂參與度等,而正面鼓勵有助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余先生平時會花時間與學生交流,他認為課外活動的教學效果比單純課堂教學更理想。 甘潔露女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於課堂上安排很多互動活動,例如課堂練習和討論。她認為,「加強反饋」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她非常留意每位同學的情況,時常表達對學生的關注,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陳家樂博士認為在實踐課堂中,外出拍攝對學生大有裨益。他會帶領同學外出拍攝微電影,親自指導學生完成作品。陳博士認為,不同學生會有學習差異,因此必須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于洋博士觀察到傳播學院的學生有其特點,他根據不同程度的學生因材施教,加強與學生的聯繫,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