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5日 恒大課程諮詢日已於2019年6月15日順利舉行,大批不同教育背景的同學及其家長藉是次機會,與恒大教學團隊及在讀學生交流,深入了解課程內容、入學要求、申請手續、獎學金與資助、畢業生就業前景資訊等。大家均對恒大校園、先進的教學及康樂設施,以及住宿書院讚不絕口。已報讀恒大學士課程的同學更積極參與即場面試,期望不久將來在恒大展開大學生活。同學、家長以及恒大團隊皆十分享受課程諮詢日的活動。 入學講座 課程講座 校園導賞 學生與在場教學團隊交流
2019年6月3日及6月6日 傳播學院與香港智道跆拳總會分別於2019年6月3日及6月6日於李秉源會議廳舉行「電影產製面面觀」講座,講座主題包括「公關在市場推廣的角色」、「銀幕化粧技巧」、「如何策劃迎合市場口味的電影及電影監製的作用」、「編導及編寫劇本技巧」及「電影片場秘聞」,當中分別邀請了不同範疇的嘉賓講者與學生分享。透過是次兩天的講座,希望同學們能對電影行業、拍攝編導技巧、電影監製發行及電影未來發展有進一步了解。 傳播亞洲傳訊顧問有限公司董事葉家寶先生(中)與黃守東先生(右一)與同學分享「公關在市場推廣的角色」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送紀念品予粵港澳晉商產業促進會游錦榮會長(左二)、葉家寶先生(右一)與黃守東先生(左一)。 與嘉賓講者合照 楊佩佩小姐向同學講解及示範專業化妝技巧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送紀念品予第20屆環球華裔小姐─香港站首席化妝師楊佩佩小姐 主講嘉賓─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田啟文先生 田啟文先生蒞臨為學生分享「電影片場秘聞」 同學踴躍發問 與嘉賓講者合照 傳播學院融合媒體與傳播科技課程總監蕭旭泰教授致送紀念品予田啟文會長
2019年6月5 日 傳播學院應邀參加香港電台「星學企劃」活動,旨在讓學生有機會透過音樂來發揮學生的創意思維。活動要求學生組成一隊約10人的隊伍,並配對一個本地年輕歌手,與該歌手合作完成一個宣傳的項目。傳播學院在6月5 日啟動禮中進行抽簽儀式,抽中與歌手菊梓喬Hana合作,同學們需要在6、7及8月期間構思及執行合作項目,當中包含籌劃項目內容、拍攝及製作,期望最終與Hana合作完成宣傳作品。 鄭雪愛高級講師帶領傳播學院同學出席香港電台6月5 日「星學企劃」之簡介會 同學們接受訪問及進行錄影 同學們接受訪問前綵排 8 位參與歌手出席6月5日香港電台「星學企劃」啟動禮 傳播學院抽到「4」號,師生們在台下等待與歌手嘉賓進行配對。 傳播學院與歌手菊梓喬配對成功。 歌手菊梓喬與傳播學院師生打成一片 歌手菊梓喬與傳播學院師生一起商討「星學企劃」項目的方向
2019年6月1日 香港恒生大學(恒大)一直注重可持續發展,廣泛使用再生力強與減碳性高的竹作為建材,貫徹綠色校園理念。為提升大眾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及分享竹作為建築材料的優勢,恒大於6月1日假校園舉辦「持續發展與竹子學術交流會2019:建築及建材」,邀請多位專家分享,並由立法會議員(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謝偉銓先生擔任主禮嘉賓。 出席學術交流會的分享嘉賓包括:國際竹藤組織(INBAR)副總幹事陸文明教授、國際竹藤中心(ICBR)副主任及高級工程師李曉華女士、恒大校董、香港工業總會竹業委員會主席兼國際竹藤組織(INBAR)竹建築工作組專家成員譚天放先生、Studio Cardenas-Conscious Design創辦人Mr Mauricio Cardenas Laverde、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高仕棠教授(Professor Kristof Crolla)及國際竹藤組織全球竹建築項目協調員劉可為女士。此外,恒大管理層、教職員及學生,學界及商界人士、各大專院校學生及中學師生等逾三百人出席,場面熱鬧。 恒大校長何順文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是次交流會目的旨在匯聚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及業界人士,分享綠色建築於可持續發展中的角色,以及使用竹的優勢,希望將可持續發展概念傳遞給下一代。作為一所以博雅教育為主導的大學,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恒大辦學及建設綠色校園的重要元素。恒大所有新建建築均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頒發「綠建環評」鉑金級認證,為本港首間大專院校獲得此殊榮。校園內有大量綠色植物,竹子更是隨處可見,並廣泛應用於傢俬、牆身、地板等。竹在傳統文化被喻為「君子」,其正直、剛毅、虛心、有節氣的象徵亦是恒大期盼學生能擁有的特質,希望恒大能夠成為一所「君子大學」。 主禮嘉賓謝偉銓議員致辭時說:「很多人都明白推動環保及使用再生建材的好處,但在推行及實踐上往往遇到不少困難。香港恒生大學正正為業界示範,如何在建築上應用竹建材。竹的生長速度極快,是更為環保的建築材料。要在香港進一步推廣竹建材的使用,政府必須擔當積極推動的角色,鼓勵持份者提出創新意念,與社會各界攜手將香港塑造成可持續發展城市。」 在交流會上,嘉賓講者分享全球竹建產業及現代竹建築的發展。國際竹藤組織副總幹事陸文明教授在會上探討全球竹建築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他指出,全球竹林面積每年增加3%,是一種可再生的天然資源。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各地對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建築材料需求上升,為竹建築產業帶來機遇。不過,大眾對竹建築產業的認識不足、欠缺專家及技術培訓等,對行業發展帶來困難。 國際竹藤中心副主任及高級工程師李曉華女士表示,目前竹能製造的產品種類高達一萬種,包括傢俱、電子產品等,而中國作為「竹子王國」,每年出口大量竹製品至逾30個國家。她認為,竹是一種新興的綠色產業,於未來的經濟發展擔當重要角色。 Studio Cardenas-Conscious Design創辦人Mr Mauricio Cardenas Laverde在交流會上分享如何以創新方式,把竹應用至建築物的結構及設計之中,達至可持續發展。他表示,竹的收成期介乎1至5年,但一般硬木,如橡木需要40年才能收成,加上竹比同類硬木釋放多35%的氧氣,為較環保的建築材料。他續指,竹的枝幹毋須經過工業加工處理,便能直接使用,減少碳足跡,可應用於創新設計及建築。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高仕棠教授(Professor Kristof Crolla)分享早年建造九龍灣零碳天地「竹亭」的過程。他把傳統搭棚技術融入於設計之中,利用竹枝製成「竹亭」。他認為,本港的竹建築不應僅限於臨時搭建、用於大廈維修的竹棚,應考慮如何把竹用於永久的建築物之中。 國際竹藤組織全球竹建築項目協調員劉可為女士分享了全球各地使用竹作為建材的個案,包括酒店、學校、道路等。她表示,全球共有1,642種竹,其中用於建築的竹有逾60種。由於竹的抗拉強度及抗彎強度高,故愈來愈多建築師選擇利用竹作建築材料。不過,她認為大眾對竹建築的認知仍然停留在傳統竹房屋的層面,仍需要時間改變大眾對竹的認知,希望透過研究項目及培訓課程,推動竹建築產業的發展。 恒大校董、香港工業總會竹業委員會主席兼國際竹藤組織(INBAR)竹建築工作組專家成員譚天放先生表示,竹在對抗全球暖化中擔任重要角色。竹不但比其他木材釋放更多氧氣,而且竹即使被砍伐後,其根部仍保留在泥土之中,能減低土壤侵蝕,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另一方面,竹是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可用於燃燒、亦可作肥料,能恢復和維持土壤健康。他期望,本港能種植更多不同種類的竹,並建造更多具竹元素的建築物。…
2019年5月30日 恒大學生事務處賽馬會住宿書院於2019年5月27日至30日舉辦了為期四天的「潮汕文化交流團」。該團由恒大學生事務副總監李德芬女士、綠延書院院長宋昭勛博士及潮商互助社音樂部主任陳賽君女士率領,與住宿書院宿生、導師,一行23人前往汕頭大學(汕大)及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廣以)參觀和交流,並體驗潮汕的文化特色,藉以提升同學對內地高校發展概況的認識,加深其對潮汕文化及中國社會發展的了解。 在旅程的首三天,恒大交流團首先參觀了汕大的校園及兩所住宿書院:弘毅書院和至誠書院,並與兩所書院的汕大老師、學生組織幹部交流分享。 在第二天晚上,恒大師生與汕大弘毅書院、至誠書院、廣以的同學進行了表演活動,三校同學都帶來了精彩的文化表演互動,一同高歌,豐富了汕港之間的交流。 在第三天早上,恒大師生到訪廣以,重點參觀其學生宿舍,並加深了解廣以的發展歷程。 在跟汕大及廣以的交流分享中,師生們圍繞住宿生活、兩校學習特色及學生組織分工等方面進行座談交流。恒大學生代表也在兩天半的時間了解到兩地在住宿書院制度方面的異同及管理模式,師生們也對内地的學習節奏、學習氛圍有更深入的感受。 在第三天中午,在汕頭市政協副主席蔡佩儂女士等領導陪同下, 前往澄海區星輝互動娛樂有限公司參觀,讓恒大師生了解汕頭的營商環境及企業的前景。雙方更討論了有關中美貿易戰的話題,中國企業領導表示對於自身企業的前途,以及中國内地經濟的發展前景均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在最後一天,恒大師生與潮商互助社音樂部同仁先後參觀了老媽官、小公園開埠區、李楚生電影館、汕頭開埠館及紅色交通站。另又探訪了汕頭存心特殊教育學校,並現場教導特殊學生們唱潮劇。在汕頭僑商會的協助下,恒大師生在繡花工作坊大顯身手,經過專業導師的指導,大家都對自己的首幅潮繡作品表示滿意,懷著一份成功感。 同學在出發前已對這次潮汕文化文流之旅滿心期待。在短短四天的旅程中,他們都感到收穫良多,既品嚐了當地極富特色的潮汕美食,又對潮汕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獨特的潮汕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更進一步了解汕大、廣以兩所院校的發展,提高了個人溝通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
2019年5月29日 由傳播學院與生命產業福壽園國際集團合辦的生命教育座談會暨「滬港大專院校生命教育新媒體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於5月29日於恒大圓滿舉行,活動吸引超過80名來自社會各界的嘉賓出席。 活動包括座談會與頒獎典禮。座談會主題為「弘揚生命教育・體認生命價值」,與談嘉賓包括學界、業界及社福界的代表,由恒大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林榮鈞博士主持。參與嘉賓有:恒大協理副校長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中國福壽園生命服務學院院長伊華女士、東華三院署理社服總主任梁碧琼女士、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先生,及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總幹事趙漢文先生。五位與談嘉賓各自就所屬機構的服務性質及豐富的實務經驗作出分享,並分別從教育、生命價值及社會服務等多角度探討生命教育,討論內容深具啟發性。 座談會後舉行頒獎典禮。獎項有最高欣賞指數獎、最佳人氣獎、十名入圍獎、銀獎及金獎。獲獎者由嘉賓們逐一頒發獎項,獎金合共超過港幣八萬元。是次大賽参與作品超過100份,經由四位香港評審及三位上海評審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及網上公眾評選後,最終選出14份優秀的獲獎作品,銀獎由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學生張天池的「一次『死亡觀』的挑戰」奪得,金獎則由香港恒生大學學生朱惠敏、姜婉婷、盧溢俊及陳勵雯的作品「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奪得。 傳播學院與福壽園國際集團合辦「滬港大專院校生命教育新媒體創意大賽」,旨在提升大專生對生命教育的重視及推廣對生命意義的認識,藉以善盡大學及生命產業的社會責任。此次競賽入圍及得獎作品展現出滬港兩地大專生均能發揮澎湃的創意,並能弘揚生命教育的精神,積極向社會傳播正向的生命教育信息。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先生在佈板上寫上離世前想做的事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歡迎辭 中國福壽園生命服務學院院長伊華女士致歡迎辭 恒大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林榮鈞博士擔任生命教育座談會的主持 座談會與談嘉賓(左起):曾展國先生、曹虹教授、林榮鈞博士、伊華院長、梁碧琼女士及趙漢文先生 伊華院長及傳播學院副院長張志宇副教授與金獎得主合照 合辦雙方與所有得獎同學合照 合辦雙方代表與大賽評審合照(左起):張志宇副教授、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電影學院高級講師陳家樂博士、林榮鈞博士、伊華院長、曹虹教授、有線寬頻主席特別顧問趙應春教授、越世代創新媒體集團董事總經理、亞太文化創意產業總會會長馬維業先生及福壽園代表王艷華女士。 合辦雙方代表與嘉賓合照 大合照
2019年5月29日 林雅君(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四年級)憑出色的表現,從眾多大專院校的參選者中脫穎而出,獲頒贈「香港運輸物流協會嘉里物流獎學金2018/19」(學士學位組別)。該獎學金設有多輪評選,包括文本考核及參觀嘉里物流後的最後階段報告。評審小組就參選者的學業成績、校外活動、最後階段的報告,以及對物流行業事業發展的抱負等範疇進行評選。林雅君在各個範疇的表現優異,使評審留下印象深刻,最終成功獲獎。 獲獎同學林雅君(中)與決策科學學院代表合照 得獎者林雅君(中)與恒大代表合照
2019年5月10日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亞洲、中東及土耳其學系甘默霓教授應香港恒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邀請,於2019年5月10日主講傑出學者講座,分享她對金庸的《俠客行》如何體現中國文化的見解。 譚國根教授、林雅莉博士(右二)和陳美亞博士(右一),致送紀念品予甘默霓教授(左二)。 甘默霓教授與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職員及學生合照。
2019年4月30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及自資專上教育基金獎學金頒獎典禮於2019年4月30日舉行,以表揚得獎同學的卓越表現。今年,恒大共有282名同學獲頒「自資專上獎學金計劃」獎學金或獎項,包括「卓越表現獎學金」、「最佳進步獎」、「才藝發展獎學金」、「外展體驗獎」及「展毅獎學金」,金額合共525萬港元。五名恒大得獎者代表出席典禮並接受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主席張炳良教授,GBS,JP頒發獎狀。學生事務副總監李德芬女士、兩名學生事務處職員黃芷茵女士及黃志強先生,聯同另外14名恒大得獎者代表亦出席頒獎典禮。 恒大得獎者代表與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主席張炳良教授,GBS,JP(右三)。 李德芬女士(左十一 )、黃芷茵女士(右十一 )、黃志強先生(左十 )與恒大得獎者代表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