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外國語學院(廣西外院)母公司新高迪集團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韋茜博士和新高迪集團首席財務官周家和先生在2023年4月到訪恒生大學,與何順文校長、翻譯及外語學院院長方梓勳教授和商學院院長李海東教授進行會談,商討兩校深化交流及合作的機會,例如舉辦學生交流團、學生交換計劃及合辦雙學位課程等。韋博士更邀請何校長率團訪問廣西外院位於南寧的校舍,進一步了解其辦學理念。翻譯及外語學院和商學院在去年11月與廣西外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期望藉兩校合作,推動中港兩地高等教育行業多元化並國際化。 (左起)李海東教授、周家和先生、何順文校長、韋茜博士、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 許溢宏教授和方梓勳教授。

為表揚學生優異的學術成就和卓越的聯課表現,同時感謝各界捐贈人的慷慨奉獻,香港恒生大學學生事務處於2023年5月4日舉行年度獎學金及獎項頒獎典禮,共有約200位嘉賓,包括獎學金捐贈人和代表、恒大教職員和學生出席。為鼓勵同學作多元和全面的發展,以及表揚於不同範疇有優秀表現的同學,恒大共提供四類獎學金,包括入學獎學金、學術獎學金、聯課活動獎學金及海外學習獎學金。本年度獎學金總額接近二千萬港元,受惠的同學超過六百人。其中一位馮堯敬海外交流獎學金得獎者,數據科學及商業智能學理學士四年級生李詠騫同學,紀錄了她在首爾的大學生活,製作成短片,與大家分享。她強調幸得獎學金的支持,才得以放膽去海外交流,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區,嘗試新事物。另一位得獎者葉淑琳同學(企業管治與合規工商管理學士,四年級),憑著傑出的學術及非學術表現,於本年度共獲兩項獎學金,包括非本地學生入學獎學金(由陳震夏慈善信託基金贊助),以及榮譽學院住宿學習獎。她說:「獎學金賦予學生實現他們目標和夢想的能力,讓我們得以看到自己在不同階段的成長與轉變。」得獎同學與學生事務處合作為每一位捐贈人製作紀念相冊。相冊展示了大學43年的發展歷程,代表大學對捐贈人的感激之情。相冊還包括得獎者的照片,希望成為捐贈人珍貴的回憶。現場安排了即影即有相片的拍照攤位,得獎者可與其捐贈人一起拍照,並將相片貼在相冊的最後一頁作為紀念。 校長何順文教授於典禮上致辭,向一直支持恒大的捐贈者致以感謝。 胡曾汝汶女士—校長卓越學生獎 - 藝術及文化,以及住宿書院學生領袖獎(陳震夏慈善信託基金贊助)的得獎者彭錦訊同學(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學士,四年級)為大家演奏「加布里埃爾的雙簧管」。 企業管治與合規工商管理學士四年級生葉淑琳同學代表得獎同學致感謝詞。 獎學金得獎者向捐贈人致謝。

恒生大學共有281名同學及畢業生獲頒2022/23年度「自資專上獎學金計劃」獎學金或獎項,當中包括「卓越表現獎學金」、「最佳進步獎」、「才藝發展獎學金」、「外展體驗獎」及「展毅獎學金」,總金額約700萬港元。 自資專上獎學金計劃頒獎典禮於2023年4月25日舉行,五名恒生大學得獎代表獲邀出席頒獎典禮。

香港恒生大學的創新科研項目,實時人工智能配合混合現實應用系統「EBizbot」於早前舉辦的「2023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榮獲銀獎。該項目由恒生大學決策科學學院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何道森博士發明,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基金所支持。恒生大學首次參與國際發明展即奪得獎項,足證大學卓越的研究及創新能力,亦是對大學學者在研究和創新方面的肯定和鼓勵。得獎作品「EBizbot」為一款實時人工智能配合混合現實應用系統,主要用於優化電子商務公司的倉庫管理、商品推廣和工作流程。在快速增長的電商領域中,顧客的消費模式已經從線下轉為線上,令快速物流和即時線上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為了把握電商貿易所帶來的機遇,EBizbot 通過採用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等嶄新技術來優化電商公司的運營方式,以滿足持續增長的需求。在大學支持下,「EBizbot」現已成為具社會效益及有影響力的產品,彰顯恒生大學在推動知識交流方面的成果。大學及學院將繼續支持師生追求創新研究,透過研發嶄新技術,協助解決世界面臨的各種問題。「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是由1973年起舉辦的全球規模最大的創新展覽,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瑞士聯邦政府、州政府和日內瓦市的贊助下舉辦。憑著其領先的國際地位和規模,被公認為國際最重要的發明展。今屆展覽共有約1,000項來自約40個國家和地區的發明參展。 何道森博士發明的EBizbot於「2023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榮獲銀獎。 恒生大學團隊為參觀人士介紹發明項目EBizbot。

 目的:香港恒生大學一直秉持「傷健共融」的教育理念,幫助嚴重或多重殘疾的學生克服困難,培育他們達到能力可及的學習水平,展現潛能。為使恒大教職員更了解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 學生事務處 (SAO) 再次聯同教與學發展中心 (CTL) 推出支援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工作坊。本校教職員不但能探究以實證為本的「傷健共融」支援策略,更能適切地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促進他們的成長和學習。內容: (是次工作坊內容與一月的工作坊不同)釐清對精神病患者的迷思和誤解; 探索九種不同的特殊學習需要,更重點討論具有輕度精神病症狀(例如抑鬱和焦慮)的個案; 和患有精神病的學生課堂體驗案例分析。詳情:日期:2023年6月1日(星期四)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下午 2時15分開始登記)地點:何善衡教學大樓3樓A314室語言:廣東話講者:鄭光言先生,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內容相同的工作坊在同日下午4時15分以英語進行。)講者簡介:鄭光言先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心理學學士學位香港理工大學應用心理學(特殊學習需要)碩士學位(優異成績)香港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鄭先生曾為私營機構、本地大學的兒童發展中心以及香港主流中小學服務。他對支援自閉症學童的學習和情緒行為有豐富經驗;過往也為有各類特殊學習需要的學前幼兒及學齡學童提供個別、小組和家居訓練;並就學童的發展和學習需要為老師及家長提供專業諮詢服務。鄭先生於本會主要為學前、學齡階段的學童及自閉症青年提供教育心理支援服務。歡迎所有職員參加! 名額有限,請按此報名。報名截止日期為2023年5月30日(星期二),報名成功者將於工作坊前經電郵確認。  如有查詢,歡迎電郵:teaching-learning@hsu.edu.hk。

2023年5月8日香港恒生大學商學院最近獲國際商學院促進協會(AACSB International,簡稱AACSB)頒授國際認可資格,是全港首間自資大學獲AACSB國際專業認證,肯定恒生大學於商科教育的卓越成就。AACSB評審委員會指出,獲得認證的教學機構在教學、研究、課程開發及學生學習上均表現卓越,讚揚恒生大學商學院對學生、校友和業界,以至高等教育的投入良多。AACSB 執行副總裁及總評審主任Stephanie M Bryant表示:「『今日的學生是他日的商界領袖』,恒生大學商學院加入AACSB認證網絡後,將於本地及全球帶來積極影響。」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對其商學院獲國際認證表示欣慰:「恒生大學致力與最高的國際水平接軌,能成為首間自資大學獲此殊榮,充分肯定恒生大學商學院的教學及課程質素。恒生大學將繼續秉承『博雅 + 專業』的辦學理念,為學生提供創新及與時俱進的商學教育。教研團隊亦會積極及持續提升教研質素,助學生發展潛能,培育他們成為未來商界領袖。」恒生大學商學院院長李海東教授表示,獲此殊榮令商學院教學團隊感到非常鼓舞,「獲AACSB認證反映恒生大學商學院的優質教學備受認同。我衷心祝賀教研團隊過去五年來努力不懈的籌備。一直以來,我與團隊並肩打造商學院成為全港其中一間最受歡迎及發展最迅速的商學院。在眾志成城下,恒生大學在學術研究網站Research.com公布的全中國最佳商管大學2023評分中位列18。」AACSB於1916年成立,為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商學教育網絡。協會匯聚學術界及業界領袖,為商學教育制定最高質量標準,現時全球只有少於6%開辦商管課程的院校獲得AACSB 國際認證。 AACSB評審小組到訪恒生大學 恒生大學為全港首間自資大學獲AACSB國際認證

2023年4月1日傳播學院於4月1日(星期六)於校園內舉辦「自我探索之旅」,旨在裝備高年級學生以積極正面的態度迎接他們的實習以及將來職業發展的新挑戰。學院特意邀請了不同專業人士,引導同學進行這天的獨特體驗。傳播學院副院長趙應春教授先向同學分享過去實習與工作經驗。上午環節由聲音治療師鄭靜因小姐 (Mina) 帶領,為同學們簡介聲音療癒工具 ─ 頌缽。同學們經過聲音互動,沉浸在寧靜之中,達致專注和身心的平靜。隨後,新聞及傳播課程梁嘉穎同學與融合媒體與傳播科技課程霍曉琳同學分享其去年實習經驗。下午環節由家庭治療師鄭永鍇先生 (Michael) 帶領多個小組活動,鼓勵同學探索內在並重新檢視自己,幫助學生提高應對挑戰的能力。於最後一個環節,同學們寫下自己的感受和對所有人的祝福,然後逐一走到生命樹前,把心聲掛在樹上。學院期望這次的「自我探索之旅」能幫助同學找回自己的目標和信念,為未來的挑戰和困難作好準備。 傳播學院副院長趙應春教授分享過去實習與工作經驗。 同學們嘗試敲打頌缽,感受聲音的力量,以達致身體放鬆及靜心。 兩位四年級學生分享去年實習經驗。 同學寫下自己的感受和對所有人的祝福,然後把心聲掛在生命樹上。

恒大暑期體驗2023將透過與恒大本科課程相關的模擬課堂、遊戲及工作坊等活動,讓參加者發掘對商業、傳播、決策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翻譯等不同範疇的興趣及專長。今年活動將回復實體舉行,完成暑期體驗的參加者均獲頒參與證書乙張 。日期: 2023年8月1至4日(星期二至星期五)地點: 香港恒生大學校園 活動網站: https://summeracademy.hsu.edu.hk/網上報名: https://forms.gle/mofnmj5AUxkbBGpF9查詢電郵: sa@hsu.edu.hk 查詢電話: 3963-5026 / 3963-5066 *活動名額有限,最終申請結果以電郵通知為準。香港恒生大學保留對恒大暑期體驗2023所有事宜的最終決定權。

2023年4月13日陳家樂博士、陳藹欣博士及黃嘉兒講師帶領一行共30名傳播學院師生,於4月13日參訪彭博新聞社香港辦事處。彭博新聞社為全球知名金融數據及媒體公司。彭博向傳播學院師生介紹新聞社不同部門,如新聞、數據、分析和技術部的運作,同學們亦把握機會參觀最先進的電視製作及直播設施。資深製作人及多媒體記者王家駿先生與同學們分享了新聞部的日常工作安排,並強調作為新聞工作者,抱持好奇心及經常發問比起單單只求完成職務更為重要。彭博新聞社香港副社長洪錦珊女士則與同學們分享她獨特的故事講述技巧,亦向同學展示了一些她的獲獎故事。是次參訪不僅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更深入了解行業實際運作的機會,也拓闊了他們對財經新聞的視野。 傳播學院師生們在電視製作工作室合照。 王家駿先生向傳播學院師生們分享電視控制室的直播趣事。

2023年4月13日傳播學院於2023年4 月6日甪舉辦「數碼轉型、商業模式及公司文化傳播暨《元宇宙:數位化宣教與創新科技》新書分享會」研討會,由學院高級講師陳家樂博士主持,吸引超過80名學者及業界精英參與。香港VRAR協會主席岑希雲女士特意為研討會設計了一個元宇宙會議廳,讓線上參與者能透過「虛擬化身」加入研討會。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歡迎詞,指出我們當前正處於快速變革的Web 3.0時代,人工智能的應用正在促成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她亦強調Web 3.0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代表企業組織「去中心化」的思考模式轉變。此外,曹教授亦指出區塊鏈技術具有顛覆眾多領域的潛力,而虛擬現實技術能夠為用戶創造沉浸式互動體驗,於眾多行業如廣告、展覽廳、博物館、電影等行業創造全新商機。來自不同學術領域及業界的講者從多角度分享見解,更於現場示範如何在十秒內提供沉浸式的「客戶與產品的旅程」消費體驗來解釋客戶與產品之間的嶄新互動。討論也圍繞著「META」的議題,其中「M」代表「ME」(自我認同),「E」代表「EXPERIENCE」(體驗)的重要性,「T」強調「TRUST」(信任)的重要性,而「A」代表「AUTHENTICITY」(真實性),圍繞著用數碼紀錄表達情感和人生的討論。其他討論議題包括香港電影對「虛擬片廠」的運用,以及Web 3.0的核心思想,包括「去中心化」及跨學科社區建設。研討會亦重點帶出Web 3.0對「教育娛樂化」的促成,以深化各種媒體傳達訊息的作用。邀請出席研討會的其他傑出講者包括212 工作室聯合創辦人王嘉揚女士、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及教育創新中心創業學高級顧問黃岳永教授、新生命動力協會創辦人梁鴻華先生、以及以太坊華南和東南亞組織人暨區塊鏈產業分析師協會創立人李智健博士。研討會結束時,李智健博士向嘉賓介紹及送贈由他撰寫及陳家樂博士編輯的最新著作《元宇宙:數位化宣教與創新科技》,深入探討元宇宙技術及其應用。 研討會會場 元宇宙會議廳 研討會嘉賓與傳播學教授及行政人員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