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 恒生大學於今年共有257名學生獲自資專上教育基金獎學金和獎項,總金額超過620萬港元。獎項和獎學金涵蓋多個類別,包括「卓越表現獎學金」、「最佳進步獎」、「才藝發展獎學金」、「外展體驗獎」及「展毅獎學金」,以表揚學生在學術及非學術範疇的卓越成就。 (左起)獲獎學生代表丘茂健、林霆騫、王紀汶、任啟瑜(右二)和Siu Kimberly Chelsea出席頒獎典禮。
2025年4月26日 恒生大學榮譽學院與香港小童群益會社區創意學習中心,於2025年4月26日合辦「理財智創營:小達人大冒險」。這次是青少年理財工作坊系列第五次舉行,為24名小二至中一的參加者教授必要的理財知識。活動分為兩個互動環節,模擬現實的社會經濟活動。參加者首先透過攤位遊戲賺取道具「金錢」,遊戲內容包括模擬超市購物、動作及創意繪畫遊戲等。此外,活動設有銀行讓參加者將所賺的「金錢」存入銀行,以獲取利息,進一步模擬現實世界的財務決策。第二個環節的生活模擬桌上遊戲則分為中學、大學及早期職業生涯等不同階段。配合簡短講課,參加者在各階段需面對財務挑戰和策略思考,為他們帶來實用的學習體驗。 參加者透過攤位遊戲模擬現實社會經濟活動。 榮譽學院師生與理財智創營參加者合照。
2025年4月16日 為提升學生的藝術觸覺與文化素養,學生事務處聯同恒大小交響樂團於2025年4月16日舉辦「小型演奏會2025」。樂團在指揮陳靖盈女士帶領下,呈獻多首風格多樣的曲目,包括宮崎駿經典電影《龍貓》、《千與千尋》及《哈爾移動城堡》主題曲,迪士尼動畫及《哈利波特》系列主題曲,以及精選古典室內樂與室樂團小品。 恒大小交響樂團成員傾力演出。 音樂會結束後,大學管理層及教職員與恒大小交響樂團合照。
2025年4月11日 學生事務處於2025年4月11日舉行健康檢查日,超過150名教職員及學生參與,充分體現恒生大學師生對身心健康的重視。活動提供多項健康評估,包括身體質量指數、體脂密度、骨密度、黃斑點退化、眼壓、血糖、膽固醇、尿酸等測試。今年新增血紅蛋白測試和峰值呼氣流速測試等項目,讓參加者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同場亦舉行恒生大學2025年馬拉松隊頒獎禮,以表揚恒大跑手傑出的成績,以及堅毅不屈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健康及生命科學系師生為健康檢查日提供專業服務。 恒生大學馬拉松工作小組成員與馬拉松得獎者合照。
2025年4月2日 恒生大學研究生院和教與學發展中心於2025年4月2日聯合舉辦「經驗與教育:針對較年長學生的有效教學策略」系列研討會。首場研討會邀得市場學系講座教授謝貴枝教授主講「教授研究生課程的三大關鍵:慎密課前準備、自我探索與避免陋習」。謝教授強調教授研究生課程必須有充足的課前準備,才能應付課堂上的教學需要。他並分享個人教學經驗及實用教學案例,具體闡釋教導較年長學生的成功要訣,以及提出一般教育工作者的常見通病,提醒並教導大家如何識別及避免這些不恰當的教學方法和弊病。 謝貴枝教授分享他對教授研究生課程的精闢要訣。
2025年4月2日 香港恒生大學今日(4月2日)舉行「文藝在恒大『演讀 X 多媒體穿越劇場 』」,活動由恒生大學學生以「演讀」的方式重新詮釋著名音樂劇《拉硬柴的夢遊騎士》,並設座談會,邀請觀眾一同踏上探索夢想與現實的旅程。劇目《拉硬柴的夢遊騎士》由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榮休院長方梓勳教授及副院長陳嘉恩博士翻譯,並由著名導演、編劇和評論人蔡錫昌先生擔任導演。八位恒生大學學生在蔡先生指導下,精心排練和準備,將這部經典作品以「演讀」的方式呈現,並配合專業的燈光效果,務求將原著深刻的寓意深入人心,為觀眾帶來嶄新的感悟。《拉硬柴的夢遊騎士》翻譯自戴爾‧魏瑟曼(Dale Wasserman)的作品《Man of La Mancha》,原著於1965年在紐約百老匯劇院首演,獲得空前成功,並獲該年度的東尼獎和紐約劇評人獎。《Man of La Mancha》以戲中戲手法,演繹四百年前西方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大文豪賽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的著作《唐吉訶德》(Don Quixote)。 蔡錫昌先生(左一)及恒生大學學生以「演讀」的方式重新演繹殿堂級音樂劇《拉硬柴的夢遊騎士》 (左起)恒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譚國根教授、蔡錫昌先生及方梓勳教授出席座談會。
2025年3月31日 香港恒生大學與香港口述影像協會於3月29日舉辦「我講 ‧ 您聽 Talk2U — 口述影像社區服務計劃」,由恒生大學學生帶領來自香港復康聯盟的視障人士走訪校園各個角落,讓他們透過聲音和觸感「看見」恒生大學的綠色校園和設施。參與計劃的恒生大學學生完成了16小時與口述影像相關的培訓及籌備工作,並親自撰寫口述影像稿件。活動當天,學生帶領視障人士參觀恒生大學的住宿書院、利國偉教學大樓及道生廣場的石獅子等地點。透過學生生動的語言描述,視障人士以聽覺及觸覺等感觀去探索校園氛圍,並建構想像中的校園圖畫。參與計劃的盧同學表示,透過是次活動,學會從視障人士的角度考慮他們的需求和感受,增強了自己的同理心和社交能力。他又了解到視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的挑戰,並學會如何更有效與他們交流和互動。他希望未來能繼續參與類似的義務工作,服務社區。 恒生大學的學生帶領視障人士參觀,讓他們通過觸覺感受大學校園內不同品種的竹子。 恒生大學的學生帶領視障人士參觀住宿書院,讓他們利用聽覺來認識竹製窗簾與百葉窗簾的分別。 恒生大學學生為視障人士介紹校園的可持續發展措施,讓他們透過觸感了解如何將有機廢物轉化為肥料。
2025年3月8日 「領展大學生獎學金」嘉許禮於2025年3月8日舉行。恒生大學今年共有三名學生獲頒獎學金,分別是環球商業管理工商管理(榮譽)學士二年級的江樂瑤及四年級的葉䛷沁,以及專業會計學工商管理(榮譽)學士三年級的王燕菲。得奬同學亦參與由領展舉辦的一場大型工作坊,與評審們及其他獎學金得主互動與交流,同時提升個人成長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左起)獲獎學生葉䛷沁、領展主席歐敦勤先生、江樂瑤以及學生事務處總監張佩思博士出席領展大學生獎學金嘉許禮。 於獎學金嘉許禮前,評審與獎學金得主一同參與工作坊。
2025年3月3日 香港恒生大學與江西科技學院於2025年3月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開啟雙方在國際教育方面的協作發展。在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總裁文灼非先生的引薦下,江西科技學院副校長呂文威教授率團到訪恒生大學,並獲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以及環球事務主管丘梓勤博士共同接待。隨着教育局宣布逐步放寬自資院校招收内地生限額,雙方就人才培養與學術交流的合作框架展開深入討論,希望透過整合和配對教育資源,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術視野,以及發展聯合項目,促進兩地教研領域的學術交流。 莫家豪教授(右)與江西科技學院副校長呂文威教授簽署合作備忘錄。
2024年10月7日恒生大學於2023-24學年共有四位學生獲頒「友邦獎學金」,每名得獎學生於就讀本科課程期間每年可獲得50,000港元獎學金(須於每年評估中達到指定學業成績和社會服務要求)。第四屆「友邦獎學金」頒獎典禮已於2024年10月7日舉行。獲獎學生包括區穎欣(專業會計學工商管理學士一年級)、艾玟(環球商業管理工商管理學士一年級)、李可欣(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學士一年級)及洪榆鈞(中文文學士一年級)。首屆得獎恒大畢業生王駿杰亦出席頒獎典禮,並感謝友邦慈善基金於大學四年期間提供的支持。「友邦獎學金」的甄選標準包括學生的學業成績、社會服務經驗,以及接受高等教育的經濟資助需要。除「友邦獎學金」之外,友邦慈善基金亦會在得獎學生的整個學業期間,為他們提供職業規劃及服務社區等機會,進一步開拓學生的眼界。友邦保險集團於2020年10月承諾投放一億美元,在未來數十年間每年資助100 名就讀於香港多間大學的本科學生。新一屆「友邦獎學金」申請將於2024年11月開始,詳情請參閱學生事務處網頁。 (左起)王駿杰、區穎欣、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李可欣及艾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