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9日 恒管常務副校長室聯同港美中心,於2017年9月至11月期間舉辦「恒管G-20模擬峰會2017」。是次跨學科活動為期兩個月,校內各學系及課程的師生積極參與,於2017年11月9日舉行模擬峰會後,活動完滿結束。 超過100位來自不同本科課程的恒管學生組成隊伍,在整個活動期間扮演20國集團成員國,商討環球議題。每支隊伍的成員分別扮演所代表國家的元首、外交部長、財政部長和環境部長。活動設有「恒管 G20在線討論平台」和「恒管 G-20 Facebook專頁」,促進20國隊伍之間的討論和溝通。活動鼓勵學生深入了解國際事務,培養他們發展多邊談判、公開演講、團隊建設和外交技巧。 模擬峰會 (2017年11月9日) 20國集團模擬峰會於2017年11月9日舉行。代表20國集團成員國的20支隊伍聚首一堂,討論全球問題,並就聯合公報進行談判。活動當日,約120位來自不同本科課程的恒管學生積極參與。 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唐偉康先生就全球經濟及跨國合作發表主題演講。 方梓勳常務副校長感謝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唐偉康先生出席「恒管G-20模擬峰會」並擔任主講嘉賓。 20國集團成員國的元首、外交部長、財政部長及環境部長分別舉行談判會議。 阿根廷總統發表聯合公報 (陳兆朗,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學生)。 新聞發布會:媒體隊伍 (由新聞及傳播學生負責) 向各國元首發問。 G-20活動工作小組聯合主席高朗教授 (右) 和張志宇先生 (左) 於閉幕禮致詞。 150多名師生參與「恒管G-20模擬峰會」。 國家元首 外交部長…
2017年11月8日 為了讓傳播學院學生加深了解專業香港紀錄片的製作,傳播學院於2017年11月8日舉行校園紀錄片欣賞會,放映《長洲誌2016》的六部紀錄片。當日更邀請其中兩部紀錄片的導演曾錦山先生及蕭學儀女士到場與學生分享拍攝紀錄片的心得。 學生欣賞紀錄片。 導演與學生交流,分享拍攝紀錄片的心得。 導演與傳播學院師生合照
2017年11月2日 研究資助局(研資局)為支持本地自資院校的科研發展,從2013年開始設立研究資助計劃供本地自資學位院校申請。有關計劃包括三類資助,分別為院校發展計劃、跨院校發展計劃和教員發展計劃。 為協助教職員撰寫計劃書,恒管研究委員會及教職員發展委員會於2017年11月2 日合辦以「Experience Sharing on Writing a Successful RGC Research Grant Proposal」為題的經驗分享會。 分享會上,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許宏溢教授介紹資助計劃的詳情及申請時間表。市場學系助理教授黎冬梅博士、數學及統計學系助理教授朱文英博士和決策科學學院副院長鄧文禮教授應邀與參加者分享經驗、策略和評審的流程和準則。 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許宏溢教授介紹資助計劃的詳情及申請時間表。 市場學系助理教授黎冬梅博士(左)和數學及統計學系助理教授朱文英博士與參加者分享經驗和策略。 決策科學學院副院長鄧文禮教授簡介評審流程和準則。 講者於答問及討論環節就參加者的發問給予實用建議。
2017年11月1日 「恒傳匯談」系列第三十一場講座邀請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謝振中先生擔任嘉賓。謝先生分享警察公共關係科如何透過傳媒機構和使用社交媒體平台向公眾發放資訊。學生在答問環節踴躍提問,發表意見,出席的教授和同學從中深入了解警察公共關係科,獲益良多。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致歡迎詞。 謝振中高級警司分享經驗。 新聞及傳播學士課程三年級生莫翠芬同學擔任司儀。 陳智傑助理教授主持答問環節。 傳播學院學生提問。 曹虹院長致送紀念品予謝振中高級警司。 活動結束後合照。
2017年10月28日 由恒管中國語言及文化研習所主辦,香港新體驗演講會協辦的「香港中學生普通話演講大賽2019」正式啟動。賽前將進行一系列活動,而第一期演講工作坊已經展開,並於2017年10月28日舉辦第一節培訓課程。 啟動儀式上,活動項目負責人中文系講師高蔚女士以及香港新體驗演講會創會會長李志剛先生先後致辭。接著,由中文系講師李春紅女士和資深職業培訓師楊開業老師分別講授語音及演講技巧。其後是小組活動,導師及助教帶領學生練習,內容圍繞是日研習主題「由衷之言」。學生於最後的分享環節也積極參與。 活動為期兩年,旨在提高學生的普通話傳意能力以及演講和溝通技巧,獲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支持,並取得語文基金撥款。活動採用先培訓後比賽的形式,所有費用全免。正式比賽將於2019年暑假舉行。 演講技巧培訓環節 普通話正音環節 小組活動環節 學員分享環節
2017年10月26日 恒管的全球供應鏈管理政策研究所喜獲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 (協會) 慷慨捐款50萬港元,支持大灣區政策研究。 捐款支票移交儀式於2017年10月26日在協會的成立典禮舉行。協會是一個經濟貿易及融資配對平台,由大灣區政商界領袖、經濟專家及社會精英倡導創立,旨在配合國家策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發展。超過400名政、商、學界精英出席典禮,見證協會成立,同心支持國家和香港的未來發展。 政、商、學界精英聚首一堂 恒管何順文校長與決策科學學院梁志堅院長代表接受捐款支票。他們衷心感謝協會對恒管的支持。對於恒管能夠在政策研究方面,為推動大灣區的發展出一分力,何校長感到十分高興及榮幸。他認為恒管獲得捐款,反映學院在政策研究方面的努力及成績,得到社會認同。 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頒贈捐款支票予恒管代表。 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系主任黃惠虹博士獲邀介紹將於2017年12月7 日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專題論壇。 恒管的全球供應鏈管理政策研究所現已開展「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項目」,就珠三角陸海空物流業的整合,以及當中對香港的相關影響,進行深入研究;並就如何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提出具體建議方案。研究團隊將於專題論壇公佈研究結果。 此外,20多名恒管同學為典禮提供支援服務,他們表現熱誠,並從中汲取寶貴的學習經驗。 黃惠虹博士介紹粵港澳大灣區專題論壇。 何校長、梁院長、黃博士與部分恒管同學 於典禮當晚合照。
26 October 2017 On 26 Oct 2017,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hosted a long lecture by Prof Jeremy Tambling, Honorary Professo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2017年10月23日 為了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文藝在恒管」於2017年10月23日在校園舉辦「若柳流香之會日本舞踊」工作坊。 工作坊導師為若柳流香之會創辦人若柳智香。智香老師先向觀眾簡介日本舞踊的歷史和背景,接着示範以舞蹈動作表達愛情、大自然風景以及傳統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更即席邀請一位同學參與示範穿著浴衣。於互動環節,智香老師邀請同學到台上一起示範跳舞前的禮儀、使用舞扇以及模仿日本舞踊表演中常見的表情等。工作坊最後以智香老師表演的一段優雅舞蹈完美作結。「文藝在恒管」首次介紹日本傳統表演藝術,為約60名恒管師生帶來趣味與藝術兼備的新體驗。 智香老師向觀眾示範如何穿著浴衣。 同學興致勃勃地聽講及發問。 智香老師於互動環節指導同學使用舞扇。 智香老師向同學示範如何在舞蹈中表達不同情感 智香老師表演一段優雅的舞蹈。 方梓勳常務副校長向智香老師致送紀念品以示謝意。
2017年10月21日 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於2017年10月21日舉行「2017/18年度師友交流計劃」首次聚會。 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課程總監吳志雄博士致歡迎辭,接著是小組破冰遊戲。之後,多位就業導師自我介紹,而上年度師友交流計劃學員李俊傑、羅卓朗及譚詠茵同學則分享計劃如何促進他們在教育、社交和個人方面的成長。本年度學員把握機會與就業導師互動交流,進一步了解香港商業、資訊科技及物流市場發展的新趨勢。最後,吳志雄博士致送紀念品予上年度交流計劃的導師,感謝他們為同學於職業發展和待人處事方面提供指導。 導師和學員於破冰遊戲打成一片。 上年度師友交流計劃學員分享計劃如何促進個人成長。 導師自我介紹。 師友交流計劃導師、學員及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教職員合照。
2017年10月20日 恒管傳播學院學生在中國日報舉行的「2017校園學報新聞獎」當中「最佳科技新聞報道」、「最佳新聞視頻」兩個組別,獲得兩冠兩季佳績。是次評獎有來自兩岸四地28所院校,超過600份作品參賽,恒管傳播學院學生取得佳績,可喜可賀。 「校園學報新聞獎」始於2012年,是香港、中國內地、澳門和台灣唯一針對傳媒與新聞專業學子而設的交流平台。恒管傳播學院學生在歷次比賽中,戰績彪炳。 恒管得獎名單如下: 最佳科技新聞報道 獎項: 冠軍 得獎作品:內地共享經濟年收逾三億人民幣《回家吃飯》APP家廚月入增10倍 得獎學生:梁凱菱、李嘉韻、鄧燕君、高靖琳、趙俊賢、黎思鉅 獎項:季軍 得獎作品:環保吃海鮮保瀕危紅衫魚 得獎學生:鄧詠瑤、何卿華 最佳新聞視頻 獎項:冠軍 得獎作品:不鏽鋼飲管 得獎學生:郭芷均、葉欣彤、鄒銘城、張頌揚、陳紫婷、姜珈彥、蒙綺珊 獎項:季軍 得獎作品:共享雪櫃 得獎學生:袁諾曦、鄺月婷、練潔芳、李梓謙、李彥慧、陳紫情 恒管傳播學院學生在「2017校園學報新聞獎」勇奪四項殊榮。 何順文校長及傳播學院老師恭賀同學得獎。 主禮嘉賓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先生與恒管得獎同學合照。 「最佳科技新聞報道」冠軍 「最佳科技新聞報道」季軍 「最佳新聞視頻」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