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9日 決策科學學院大數據智能中心於2025年5月29日舉辦首屆「機械狗計時挑戰賽」,展示機械狗研發的前沿研究成果。七支參賽隊伍分別由決策科學學院不同課程的學生組成,每隊有三至五名成員。每隊需於比賽中操控機械狗穿越賽道,並以最佳三次成績計算總累計時間。比賽設有「極速大獎」、「最佳創意獎」及「卓越策略獎」三個獎項,而所有參賽者均獲頒參與證書。 參賽學生操控機械狗穿越賽道。 決策科學學院院長陳偉森教授(右)及副院長(產學合作與本科課程)巫耀榮博士(左)恭賀「極速大獎」得獎隊伍。
2025年5月29日 香港恒生大學ESG研究中心早前舉辦「ESG 情報: 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匯聚金融領袖、決策者、學者和可持續發展的專家,共同探討應對ESG(環境、社會和管治)挑戰的可行策略。同場亦發布針對投資者、會計界人士、消費者/員工,以及企業傳訊從業員的ESG策略研究成果。恒生大學何善衡博士銀行及金融學教授暨 ESG研究中心主任鄭子云教授分享由2022年1月起展開為期三年的「ESG情報:學術研究與行業實踐的整合」研究。該研究以早前發布的「組建『環境、社會、管治』情報的研究基建平台:持份者角度」研究項目 為基礎,涵蓋四個關鍵領域,包括研究投資者如何通過投資決策擴大社會回報、會計界如何避免「漂綠」(Greenwashing)、如何將消費者/員工對企業社會責任表現的理解轉化為綠色消費,以及企業傳訊從業員在制定ESG相關工作的注意事項。研究結合數據科學,為各持分者提供清晰的路線圖,幫助他們透過研究成果制定ESG相關的決策。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以「社會企業精神:香港的政策與實踐」為題發表主題演講,解構香港社會創新的演變過程,強調政府的戰略轉移是促進社會挑戰的協作解決方案。例如莫教授一直致力為建構長者及年齡友善城市出謀獻策,他是「賽馬會齡活城市計劃」的重要學術帶領者之一,該計劃組織大學、非政府組織、企業和社區團體的跨界別合作網絡,建立香港首個跨代支援系統,透過共同承擔責任,重新定義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其他分享嘉賓包括有機數信息科技首席執行官胡若菡女士,她剖析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如何為氣候行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此外,國際資產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資官鄧智傑博士和政府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委員司徒永富博士主持專題討論,探討利潤與社會影響力的平衡。 「ESG情報:學術研究與行業實踐的整合」完整報告請參閱:https://esg.hsu.edu.hk/ids-esg-report/。 鄭子云教授分享為期三年的「ESG情報:學術研究與行業實踐的整合」研究成果 莫家豪教授發表「社會企業精神:香港的政策與實踐」主題演講。
2025年5月23日恒生大學在國際學術平台Research.com主辦的2025年頂尖大學和頂尖科學家排名中獲得傑出成就。在中國頂尖大學中,恒生大學在社會科學與人文領域排名第22位,以及經濟與金融領域排名第33。三位恒生大學學者,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在中國頂尖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家中排名第33位,市場學系謝貴枝教授在中國頂尖商業與管理學家中排名第47位,而何善衡博士銀行及金融學教授鄭子云教授則在中國頂尖經濟與金融學家中排名第60位。Research.com 根據公開文獻計量資料庫的數據和指數表現,按學科編製頂尖大學和科學家排名。
2025年5月21日 香港恒生大學(南沙)中心啟用禮與大灣區青年創業論壇於2025年5月21日在廣州舉行。作為香港恒生大學在內地設立的首個辦公室,南沙中心的啟用不僅是恒生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支點,也是構建粵港青年聯繫交流的實體樞紐。啟動儀式由南沙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小潼女士、廣州市教育局國際交流合作處二級調研員黃冕先生、南沙區開發區港澳辦主任羅贇女士、南沙區教育局副局長蔡恭良先生、恒生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校務委員會副主席錢乃駿先生、校長何順文教授、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副校長(機構發展)陳天恩博士等主禮,標誌香港恒生大學(南沙)中心正式啟用。出席盛會的嘉賓包括恒生大學校董會、校務委員會委員、管理層、學生和校友代表等逾150人。鄭慕智博士致歡迎辭時表示,南沙中心的啟用不僅拓展了校園空間,更突顯恒生大學致力透過各市的競爭優勢,實踐以推進大灣區發展的承諾。大學將促進大灣區高等教育資源共享,培育青年成為未來的領航者。南沙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小潼女士致辭時強調,在《南沙方案》的政策利好下,南沙作為大灣區的中心,正通過稅收優惠、跨境數據流動試點等創新政策,為三地青年搭建從課室邁步灣區全面發展的快速通道。恒生大學(南沙)中心正式落戶啟用,將加速實踐「內地硬體+港澳創意」模式,成為灣區協同發展的關鍵。何順文教授致謝辭時表示,南沙中心的啟用是大學推動粤港澳三地教育融合的關鍵一步。恒生大學將充份利用南沙中心的優越地理位置及資源,在青年創業孵化和產教融合創新的領域重點發力,促進大灣區高等教育的發展。活動中,何順文校長、廣州南沙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廣州南沙城市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雲輝先生分別代表恒生大學與創享灣發展共建理事會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深化跨境資源整合,並促進產學合作。何順文教授表示,此次合作是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實踐,為灣區青年打造全方位的青年創業平台。活動當天亦舉行「大灣區青年創業論壇」,匯聚政界、學界及商界代表,從政策、教學與創業的視角,討論灣區青年在大灣區創業的優勢與挑戰。南沙區人力資訊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中心副主任周黠先生分享鼓勵青年創意的政策,恒生大學管理學系講師黃偉豪先生回顧培訓學生創業的經驗,剖析年輕一代的創業歷程,而兩位恒生大學畢業生黎達成先生與趙嗣淦先生透過分享自身經歷,展現灣區青年的創業新機遇。論壇主持人、香港恒生大學管理學系副教授廖逸博士總結時表示,南沙的發展瞬息萬變,相關政策與基建塑造機遇處處的創業生態,為實現青年的創業夢按下了加速鍵。 (左起)陳天恩博士、蔡恭良先生、黃冕先生、錢乃駿先生、何順文教授、鄭慕智博士、劉小潼女士、羅贇女士、莫家豪教授及符可瑩教授主持恒生大學(南沙)中心啟用禮。 何順文校長(左)與趙雲輝先生分別代表恒生大學與創享灣發展共建理事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活動亦舉行「大灣區青年創業論壇」,由政界、學界及商界代表,從政策、教學與創業的視角,討論灣區青年在大灣區創業的優勢與挑戰。
日期:2025年6月14日(星期六)时间:上午9时30分至下午5时正活动焦点:内地生入学讲座展览及谘询课程讲座及工作坊校园导览地点:香港恒生大学(沙田小沥源行善里)网址:https://consultationday.hsu.edu.hk有关活动详情,请浏览活动网站。 如有查询,欢迎致电3963-5710或电邮至 nladmission@hsu.edu.hk 与教务处联络。
2025年5月15日 由香港恒生大學、發展局古物古蹟辦事處和香港珠海學院合辦的「虛擬實境:萬金油花園『十王殿』展覽」將於2025年5月16日起,成為虎豹別墅導賞活動的其中一個環節,供市民參觀。參加導賞活動的市民可利用虛擬實境裝置,探索昔日的萬金油花園「十王殿」。展覽利用恒生大學和香港珠海學院製作的虛擬實境元宇宙平台項目,聚焦重現昔日的萬金油花園「十王殿」。參加者戴上虛擬實境裝置後,可探索「十王殿」浮雕的細節,並利用互動介面,認識相關歷史文化背景。除虛擬實境外,展覽亦設有介紹「十王殿」的展板和項目短片。項目負責人、恒生大學虛擬實境中心主任黃彥璋博士表示,「很高興是次展覽獲得胡文虎慈善基金贊助及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和古物古蹟辦事處支持,讓這個原本用作大學教學的項目有機會呈現在大眾眼前。市民可以透過虛擬實境觀賞萬金油花園『十王殿』的歷史面貌,以及描述的傳統故事,從而欣賞、了解和探究所蘊藏的文化,體現數位化傳承。」恒生大學以「文化遺產」為主題的元宇宙互動學習平台利用虛擬實境重塑萬金油花園的全貌。項目參照虎豹別墅的舊照片,重塑別墅建築群的外部和內部的虛擬場景。用家可透過VR裝置,從古蹟、文化和建築角度參觀和欣賞「十王殿」浮雕、萬金油花園等建築。虎豹別墅位於香港大坑道15A號,為昔日華僑商人胡文虎的大宅,於2009年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市民如欲參觀虎豹別墅導賞活動及「虛擬實境:萬金油花園『十王殿』展覽」,可透過古物古蹟辦事處網頁預約。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女士(左)及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戴上虛擬實境裝置,探索「十王殿」。 黃彥璋博士(左)介紹展覽。
2025年5月10日 知識交流學院與周大福人壽於2025年5月10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雙方在大灣區內共同為家族辦公室和相關的從業人員提供諮詢和培訓服務,助業界聯通海外尋找商機。合作備忘由校長何順文教授和周大福人壽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葉文傑先生簽署。何校長表示樂見雙方正式開展合作,意味恒大能在相關家族辦公室的教育上多添一份力。葉文傑先生則寄望同事能透過恒大的課程提升在家辦上的知識並為客戶帶來更多的商機。恒大協理副校長(知識交流)兼知識交流學院總監梁偉強博士感謝周大福人壽信任大學,今次合作亦展示恒大與業界的緊密協作關係。 何順文校長(前排左)與葉文傑先生(前排右)簽署合作備忘錄。恒生大學協理副校長(知識交流)兼知識交流學院總監梁偉強博士(後排左二)和副總監吳家鎚博士(後排左一)及周大福人壽首席營業總裁周詠姬女士(後排右二)和副總裁暨首席業務發展官葉麗芳女士在場見證。
2025年4月22日 香港恒生大學圖書館為表彰施德論教授伉儷向大學慷慨捐贈逾1,200冊稀有典藏,特別於2025年4月22日在館內舉行捐贈儀式,並邀請施教授分享。施德論教授於活動中暢談其終身熱愛的旅遊與探索經歷。施教授在英國出生及成長,畢業於劍橋大學,曾在多個國家工作,最終選擇定居香港,並服務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逾三十年,曾任集團主席。施教授強調,儘管人工智能正重塑各行各業,銀行家的核心素質依然無法取代。施教授伉儷一直熱心支持教育事業。施夫人在擔任香港救助兒童會主席期間,積極參與內地偏遠地區多所小學的建設或翻修工作,為當地兒童提供更多教育機會。活動當日設有施教授捐出藏書導賞團,由圖書館職員介紹具歷史價值的珍藏精選,包括三本出版逾兩世紀著作:《An account of an embassy to the court of the Teshoo Lama》、《Journal of a tour through part of the snowy range of the Himālā Mountains》和《Narr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