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1日 第一屆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論壇 「在高等教育機構中,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所有活動都相互關連,是重要的價值和原則,其相關的範疇包括教學、研究和社會參與,也包括制度規劃與管理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創新促進發展項目總協調人汪利兵教授發言道: 「高等教育機構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應用到社會參與的活動中去,包括倡議和提高公眾意識的活動、技術轉化和孵化活動、社區參與和賦權活動等。」   「儘管相對於從前,現在許多大學生對可持續發展和綠色校園的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但他們仍受限於環境保護的狹隘觀念。許多學生仍不知道如何掌握社會和經濟機遇,主動投入環境持續發展的工作。」恒生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教授談到。   第一屆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論壇於 2015 年 7 月 21 日舉行,由恒生管理學院企業可持續發展及創新中心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創新促進發展項合辦,為本港首個討論此議題的大型論壇。來自中國、美國、法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等多個國家的 90 多位代表踴躍參與。這次論壇圍繞聯合國所訂定的「負責的管理學教育的若干原則」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兩個主題,吸引來自學術領域、產業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發表論文及其研究成果,涵蓋課程及學科設計、資訊科技及教學環境、氣候變化、災害風險削減、生物多樣性、減少貧窮、可持續消費等。   論壇涵蓋以下內容: ·        以影響經濟、生態和社會公平為前提—負責的管理學教育中的可持續發展; ·        課程及學科設計、教學法改革中的可持續發展 ·        高等教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各講者向與會者展示創新的教學法如何改變教育工作者和業界人士在終生學習和價值創造上的思維。   精彩演講: 在論壇的第一環節「負責的管理學教育」,主持人李鵬飛先生提到互聯網世界、知識社會、人類競爭力就是…

2015年7月4日 恒生管理學院學士課程諮詢日2015 為了進一步提升已報讀恒生管理學院(恒管)學士學位課程的申請人、家長及公眾對課程、以及2015年中學文憑試/其他考試成績發放後學士學位課程取錄安排的認識,恒管於2015年7月4日舉行了學士課程諮詢日,吸引超過500名來賓參加。同學及家長均把握是次機會,與心儀課程的教授及在讀學生交流,透徹了解課程內容及入學要求。已報讀的同學更可即場進行筆試或面試。除了課程展覽及講座,參加者亦可透過校園導賞活動,參觀恒管最新的專業教學設施及良好的學習環境。是次活動鞏固了公眾對恒管的信心。 設於演藝廰的諮詢攤位 教學人員及學生解答到訪者查詢 教學人員主持課程講座及工作坊 校園導賞活動

2015年6月27日 持續發展與高等教育 「學習成效—培養世界觀」 根據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於六月份在美國紐約舉行的國際會議中,未來十五年的其中一項發展趨勢是—我們的年青一代是數碼年代,著重「連繫性」。此外,在DVV.GL(2015)的報告中亦提及,共同創作以尋找解決方案來培養新關係是建立創新平台的一種方法。 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的十七個目標中(SustainableDevelopment Goal),第四項是與教育有關的。我們相信教育可使學生知道更多關於持續發展的生活模式、人權、性別平等、文化共融等的概念。但是,這些概念該如何滲入課程設計內,使學生、老師、行政人員及整體社會對永續發展目標更深徹的理解呢? 恒生管理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三年級的易同學,在企業持續發展及創新中心總監楊慕貞博士的帶領下,能親身感受到如何著手學習世界視野﹔如何與外籍專業的學者和業界領袖溝通﹔如何運用數碼科技把知識保存、管理和傳遞到外﹔如何把本地化的業界創新和經濟環保活動帶到國際的平台上去—楊博士教導易同學如何撰寫個案研究和分析技巧(FujiXerox)、以及了解聯合國的持續發展目標概要,以使易同學能獲得聯合國Flourish Prizes頒發的「先鋒學生」(PioneerStudent) 證書及楊博士獲得聯合國Flourish Prizes頒發的「先鋒教授」(PioneerProfessor)證書。她們二人同時在本年六月於美國紐約的聯合國會議發表師生共融的經驗—互相發掘、發揮和發展,以聯合國和持續發展目標為人生、學業、事業和人際關係的藍本,使恒生管理學院的持續發展精神宣揚至海外。 持續發展 – 個人、機構、社會,本地和世界共融成長的旅程! 參考資料: 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sdgsproposal http://aim2flourish.com/innovation/391/the-first-innovation-in-hk-it-business-with-energy-saving-concept (**) https://www.dropbox.com/s/voq8eb9o4gzqhsb/Flourish%20Workshop%20mov.mov?dl=0 楊博士和易同學分別獲得聯合國Flourish Prizes頒發的「先鋒教授」(Pioneer Professor)證書及「先鋒學生」(Pioneer Student) 證書 與外籍專業的學者和業界領袖交流 聯合國國際會議

2015年5月6日 新界校長會與九龍地域校長聯會到訪恒管 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分別於2015年4月24日及5月6日,舉辦了九龍地域校長聯會及新界校長會交流會,邀請超過60位九龍區及新界區中學校長和升學及就業輔導主任與恒生管理學院管理層交流。 校長何順文教授在會議中介紹了學院的發展計劃及校園擴建計劃,不但加深了中學校長們對恒管背景和未來發展方向的了解,亦提升了中學校長對恒管的興趣。他們特別就恒管的課程收生要求、發展、海外交流計劃、實習計劃、獎學金及宿舍等議題作出提問,管理層、校長及教授們一一作出解答。 會議完結後,眾人共進午餐,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同事帶領出席者參觀學院的新大樓和設施。會議讓恒管與九龍區及新界區中學建立良好的關係,開展合作機會。 校長何順文教授於新界校長會會議上致歡迎辭 新界校長會副主席潘慶輝校長致辭 新界校長會嘉賓與恒管管理層於會上熱烈討論 傳訊處同事帶領來自新界校長會的嘉賓們參觀校園先進設施 新界校長會中學校長們與恒管代表合照 校長何順文教授於九龍地域校長聯會會議上致歡迎辭 黃振聲校長代表九龍地域校長聯會致辭 九龍地域校長聯會嘉賓與恒管管理層於會上熱烈討論 傳訊處同事帶領來自九龍地域校長聯會的嘉賓們參觀校園先進設施 九龍地域校長聯會校長們與恒管代表合照

2015年5月4日 利國偉教學大樓命名典禮 恒生管理學院(恒管)獲偉倫基金有限公司慷慨捐贈港幣八千萬元,支持校園擴建、教學配套及推動教研等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全面優質的教育。為答謝偉倫基金的慷慨捐資,恒管特別以D座教學行政大樓命名為「利國偉教學大樓」以表彰利國偉博士生前畢生積極推動教育發展,關愛學生,無私奉獻於教育界的精神。 為隆重其事,恒管於2015年5月4日舉行「利國偉教學大樓」命名典禮,邀得利國偉夫人利易海倫女士、偉倫基金行政總裁梁祥彪先生及夫人梁利劍虹女士、校董會兼校務委員會主席李慧敏女士及校長何順文教授擔任主禮嘉賓,並邀得利博士親友、各界嘉賓及師生校友聚首一堂,見證這個重要盛典。 利國偉博士對恒管貢獻尤多,70年代初,何善衡博士有意興辦學院培訓商界人才,遂由利國偉博士向政府申請撥地建校,並於1980年選址於沙田小瀝源創辦恒生商學書院。利國偉博士於1979—1994年間先後擔任恒商校董會副主席、校務委員會主席及校監,對學院發展及學生事務尤其關心,其熱心教育的精神令人欽佩。 李慧敏主席讚揚利國偉博士是一位深受各界敬重的銀行家及慈善家,具備睿智才華,宅心仁厚,除服務社會外,更致力推動香港高等教育,興學育才,對恒管貢獻殊深。李慧敏主席更衷心感謝利家及偉倫基金的慷慨支持,令恒管能夠穩步發展,造福更多莘莘學子。 梁祥彪先生表示,偉倫基金會繼續秉承利國偉博士致力發展教育的理念,支持恒管,培育更多優秀人才,為香港的長遠發展作出貢獻。 校長何順文教授表示,恒管近年發展迅速,短短五年已取得顯著成績,並獲政府及大眾的認許,全校師生都感到鼓舞。恒管作為一所自負盈虧的大專院校,除政府撥地和提供校舍擴建免息貸款外,學院的建築投資、部分教研經費及獎助學金一直有賴社會各界人士鼎力支持及捐助。恒管非常感謝偉倫基金是次的捐獻,亦希望透過今次捐助能啟發更多機構及人士捐助恒管,讓學院有充裕的經費改善校園環境,進行更多創新教研計劃,亦能讓更多學生體驗恒管獨特的「博雅+專業」教育模式,一同帶領恒管成為優秀的非牟利私立大學。 恒生管理學院校董會兼校務委員會主席李慧敏女士(右二)與校長何順文教授(右一)於命名典禮上致送竹製利國偉教學大樓模型予利國偉夫人利易海倫女士(中)及梁祥彪伉儷(左一、二)留念 (左起)利宛虹女士、利王星芬女士、梁祥彪伉儷、利易海倫女士、李慧敏主席、何順文校長、利永志伉儷一同主持「利國偉教學大樓」銅像及牌匾揭幕儀式 利易海倫女士與利國偉博士銅像合照

2015年4月21日 恒管傑人講座 – 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教授 恒生管理學院(恒管)於4月21日很榮幸邀請到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教授主持「恒管傑人講座」,主題為「談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校董會成員譚天放先生、校務委員會委員陳增聲教授、鄭錦波先生、校長何順文教授、常務副校長方梓勳教授、副校長 (機構發展)陳羅潔湘博士、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曹虹教授、協理副校長(學生及校園發展)方永豪博士、協理副校長(發展及工商協作)梁穎怡女士、社會各界賢達、恒管學生、中學學生、公眾等超過500位觀眾出席。   講座前,李教授與恒管各學院之十多位同學交流,分享個人成長經歷與決志成為一名科學家的故事,又與同學們討論了世界各國、社會以至個人可如何對永續發展出力,啟發同學們的思考。   校長何順文教授代表恒管歡迎李教授:「李遠哲教授是國際知名學者,蒞臨本校演講是本校的榮幸,望藉著本次講座,可讓同學和公眾認識和探索人類永續發展這個話題。恒管今年舉辦多個大型學術及交流活動,包括7月中將與聯合國教科文組『亞太教育創新計劃』合辦『可持續發展與竹研討會』及『可持續發展與高等教育論壇』,屆時世界各地學者將聚首恒管討論可持續發展。」   李教授對在恒管演講表示欣慰:「何順文校長曾說過私立大學辦學的『彈性』與『自由度』能夠擺脫一些制式的競爭的,這點我完全同意。在一個民主多元化的社會裡,我們有足夠的空間讓每一個學院都成為最好的,培養的學生也是最好的。」李教授圍繞主題「談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由經濟、教育與科學的角度談人類社會的轉變,深入淺出地探討人類如何通過協作共存,為未來尋找出路。   李教授指出:「許多人談永續發展,以為永續就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進行微調,做一些再生能源,節能的努力就可以了,但這不是如此單純的事。人類的未來該怎麼走下去,以永續發展的觀點,必須要進行整個社會的轉變,要走向低碳社會。」他亦總結道:「我們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人類敵人不論是氣候變遷或是生態系統的退化,都要靠我們全球人民的共同改變才能解決。」   講座現場特設現場直播,香港的李求恩中學和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以及內地的佛山市南海桂城中學、深圳市北京師範大學南山附屬學校,和上海七寶中學等師生透過視像可參與講座及即場問答環節。   談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_何順文校長歡迎辭 談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_李遠哲教授講辭   談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   李遠哲教授與恒管管理層、校董會及校務委員會成員合照 校長何順文教授致歡迎辭 常務副校長方梓勳教授介紹李教授的成就 何校長代表恒管致送紀念品予李教授…

2015年4月15日 恒管240名學生獲政府獎學金460萬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及自資專上教育基金聯合獎學金頒獎典禮於2015年4月15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恒生管理學院共有240位同學獲得自資專上教育基金獎學金,金額由1萬至8萬港元不等,總數達港幣460萬元。當中包括卓越表現獎學金、最佳進步獎、才藝發展獎學金,外展體驗獎及展毅奬學金。學生代表在協理副校長(學生及校園發展)方永豪博士的陪同下,替所有得獎同學從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手中接過證書。再次恭喜所有的得獎同學!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與院校及學生代表一同合照 5位學生代表替所有得獎同學從吳克儉局長手中接過證書

2015年4月13日 恒生管理學院獲頒2015年度「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金獎 恒生管理學院(恒管)網頁www.hsmc.edu.hk連續第二年榮獲「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2015」金獎(網站組別),此嘉許計劃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與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舉辦。 頒獎典禮已於2015年4月13日舉行,資訊科技服務中心、院校網頁協作委員會,和傳訊及公共事務處的代表到場出席頒獎典禮。 「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2015」金獎證書 黃寶財教授代表恒管領取獎項 恒管代表出席頒獎典禮

2015年3月28日 升學輔導老師發展日2015 為讓中學老師更了解恒管的最新發展及學生生活,教務處於2015年3月28日舉辦了第三屆「升學輔導老師發展日2015」,邀得超過40位升學及就業輔導老師參與。 校長何順文教授致歡迎辭時感謝各老師對恒管的支持,以及介紹恒管的最新發展,並分享「博雅 + 專業」的教育理念。其後,教務處入學組職員向在場老師講解恒管最新入學資訊。中文系副系主任袁國華博士亦即場介紹將於下學年開辦的中文(榮譽)文學士學位課程。為了讓各老師從多方面了解恒管同學在學業以外的校園生活,教務處特意安排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學位課程三年級生分享其參與實習及交流計劃的經驗。 此外,教務處當日亦安排了校園導賞,由學生大使帶領一眾老師參觀學院環境及最新教學設備。途中更有不同課程的教學代表簡介恒管課程資訊,以加深老師對各課程的認識。 活動後一眾老師與恒管代表到本校中菜廳出席午餐交流聚會。恒管希望透過雙方直接交流,能讓中學老師感受到恒管上下「教學育人」的共同目標,加強他們對恒管辦學的信心,並藉此聆聽他們對恒管的期望及意見,從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校長何順文教授致歡迎辭 中文系副系主任袁國華博士介紹將中文(榮譽)文學士學位課程 教學設施示範︰電視錄影廠 教學設施示範︰金融交易實驗室 教學設施示範︰決策科學科技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