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 香港恒生大學將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四位傑出人士,以表揚他們於相關專業領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對社會和恒生大學的貢獻。四位人士為:傑出心理學學者張妙清教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知名實業家鍾志平博士(榮譽社會科學博士)、演藝巨擘許冠文先生(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和國際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教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頒授典禮將於2025年6月3日在恒生大學校園舉行。四位榮譽博士簡介如下:張妙清教授張妙清教授是傑出心理學學者,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研究),現任中大心理學榮休教授,以及中大亞太研究所榮譽資深顧問。作為推動亞洲性別平等的先驅,張教授於1970年代末發起保護婦女運動,並於1980年代建立了首個社區婦女中心。她在中大成立了香港及大中華地區首個性別研究中心,並創辦性別研究課程。她曾擔任平等機會委員會首任主席,領導平機會進行一系列重要的基線調查,並在香港及內地的高等教育機構推動反性騷擾政策,以及在公共部門開展性別主流培訓。張教授發表了一系列重大研究項目,重點關注中國和亞洲心理學的進步、成長和發展,以及性別、平等和公眾觀念等方面的社會轉變。因應華人社會文化背景與西方有別,她開發出一套兼融本土文化、合適華人文化的中國人個性測量表,成為非西方個性測量的典範。她在多個專業協會中擔任領導職務,包括國際測量委員會、香港心理學會及國際應用心理學協會。她曾獲得美國心理學會推動心理學國際發展傑出貢獻獎、國際應用心理學協會卓越科學貢獻獎,以及當選世界科學院院士。張教授曾出任不少公職,包括消除歧視性小眾諮詢小組主席,以及選舉管理委員會、市區重建局上訴委員團、香港愛滋病顧問局、香港政府婦女事務委員會等成員,並領導新生精神康復會多年,推動公眾身心靈健康。張教授獲委任為太平紳士,並獲頒大英帝國勳章和銀紫荊星章。鍾志平博士鍾志平博士是知名實業家,他是創科實業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也是鵬程慈善基金創辦人及主席。他現為香港工業總會名譽會長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也是英國華威大學工程教授。鍾博士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金紫荊星章及銅紫荊星章,並獲委任為太平紳士,又曾獲得香港青年工業家獎和傑出工業家獎。鍾博士熱心教育,由他創立的鵬程慈善基金一直積極支持不同地區的教育發展和相關工作。基金不單慷慨捐助香港各大專院校和中學,亦贊助學生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和外展訓練活動,另外還在內地設立助學金,以及於英國華威大學設立獎學金。為了擴闊學生的視野,基金曾先後贊助學生遠赴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等不同地區進行極地探索。基金近年與兩所本地大學設立鵬程青年工程師學苑及鵬程優才工程學庫,也與其他大學合辦支持科研人才培訓的項目,培養香港及大灣區的工程專才。基金更為基層及長期病患學童提供獎學金,鼓勵他們積極學習,迎難而上。基金亦非常關注香港老齡化的問題,開始投放資源在拓展老人服務的工作上,以改善老人的健康和生活質素。鍾博士非常支持恒生大學,他不單捐資,也是恒生大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創始成員之一,並於2018年及2021年擔任恒生大學「紛FunD跑」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許冠文先生許冠文先生是香港著名的電影導演、編劇及演員,他的作品不僅改變了香港電影業,更被視為經典,備受推崇。許先生於1970年代初期與弟弟許冠傑共同創作並演出電視節目《雙星報喜》,大受歡迎。在1970和80年代,他執導並主演了多部廣受歡迎的喜劇電影,包括《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等,三度刷新香港開埠票房最高紀錄。於1990年代和2000年代,許先生繼續製作及演出自己的喜劇作品,並在國際上獲得認許。他憑《摩登保鑣》和《雞同鴨講》,分別獲得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以及美國電影學院最佳演員獎。他又在第13屆烏甸尼遠東電影節榮獲金桑樹終身成就獎,並憑藉在《風再起時》的出色表現榮獲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2024年,由許先生和黃子華領銜主演的《破.地獄》創下香港歷史上票房最高的亞洲電影紀錄。基於對演藝行業的熱愛,許先生曾任香港演藝人協會的創會主席,現為名譽主席。他曾獲頒世界傑出華人獎、香港藝術發展局傑出藝術貢獻獎、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許先生獲特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是首位藝人獲得此榮銜。他並曾在多個公共機構擔任公職,例如香港旅遊發展局。張維迎教授張維迎教授是國際著名的中國經濟學家,以倡導自由市場和企業精神而聞名。他現任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資深教授。他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聯合創辦人,又曾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和經濟學教授。張教授被評為中國自由市場的主要倡導者,也是企業理論和所有制改革理論的權威。他早年曾擔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副研究員,在經濟改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因1984年提出的「價格雙軌制」榮獲2011年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過去40年來,他專注研究企業家精神,發表大量文章、論文和書籍,改變了企業家在中國的公共認知。他對中國改革富有洞察力且具挑戰性的觀點被內地及國際媒體廣泛報導,並受到知名商業雜誌的關注。根據2012年出版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引文索引》,近10年來於管理學領域被引用最多的三本著作均由張教授出版。在經濟學引文排名中,他的兩本書分別排名第一和第六。張教授曾榮獲中央電視台「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中國經濟改革協會評選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位傑出人物」、網易財經「2013年度最有影響力經濟學家獎」等多項獎項。他的著作《重新理解企業家精神》入圍了 2025 年海耶克圖書獎。 張妙清教授 鍾志平博士 許冠文先生 張維迎教授
2025年2月27日 由教與學發展中心舉辦的「香港恒生大學創新計劃比賽」踏入十周年,今年比賽主題為「ESG在恒大」,透過一系列工作坊、講座及企業參觀,讓學生深入了解企業如何實踐ESG框架,以及與校園相關的可持續發展措施。比賽的提案競賽及頒獎典禮於2025年2月27日舉行 。六隊入圍決賽的學生隊伍在提案競賽中,向評審團展示創新成果,最終由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榮譽)學士三年級學生任賜恩、四年級學生何紫銘和高浚銘組成的隊伍ESGoGoal奪得冠軍及榮譽獎(口述提案)。是次比賽的優勝隊伍獲頒「李家誠創新獎」。此獎項由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誠博士,於2023年透過李兆基基金慷慨捐贈的二千萬港元中撥款,用於推動創新科技及青年發展。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主管于正人先生(左)頒獎予冠軍隊伍。 學生隊伍與評判、顧問和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嘉賓合照 。
2025年2月25日 香港恒生大學一連四日(2月25日至28日)舉行 「就業博覽2025」,吸引超過130間來自本地、大灣區及國際知名企業和政府部門參展,提供逾千個來自不同行業的就業及實習機會。此次博覽以「Shine Your Brightest」為主題,為僱主及恒生大學學生提供一個互動平台,讓學生獲得第一手職場資訊,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在就業博覽開幕儀式上致辭時勉勵學生充分利用恒生大學各種學習機會和資源。他深信恒生大學學生無論身處何種崗位,都能夠憑著獨特優勢、專業知識和積極態度脫穎而出,從容應對未來的挑戰。適逢2025年為恒生大學創校45周年紀念,何校長特別感謝各界對恒生大學的支持,並期望加強彼此的交流互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及招聘機會。是次就業博覽設多場面試工作坊、專題講座及校友分享,邀請行業翹楚及傑出校友分享最新職場資訊和職涯規劃,幫助他們深入探索不同的行業選擇,積極裝備自己,把握未來發展機遇。 就業博覽吸引逾130間知名企業及政府部門參展 (左起)學生事務處總監張佩思博士、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副主任何全穗女士、何順文校長、業界代表屈臣氏集團人力配置及人才體驗總監(亞洲)陳博浩先生及學生代表恒生大學學生會會長林霆騫先生共同主持恒生大學「就業博覽2025」開幕儀式。
2025年2月9日 香港恒生大學今年成立HSUHK Team,鼓勵大學社群多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今日(2月9日),近150位恒生大學學生、教職員及校友組成HSUHK Team,參與香港馬拉松各級賽事,參與人數打破歷年記錄,展現恒生大學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毅力。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副校長(機構發展)陳天恩博士、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女士、協理副校長(知識交流)梁偉強博士等管理層均到場支持HSUHK Team成員。恒生大學學生組成的啦啦隊亦於賽道沿途為健兒打氣,充分體現大學社群的團結及凝聚力。恒生大學更安排按摩師於銅鑼灣運動場的恒生大學攤位為跑手提供按摩服務。 恒生大學管理層與一眾HSUHK Team成員及工作人員在銅鑼灣運動場前合影留念 恒生大學「啦啦隊」成員於沿途支持HSUHK Team成員,為他們打氣。
2025年2月7日 恒生大學於2025年2月7日舉行新春傳媒茶聚,校長何順文教授聯同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和副校長(機構發展)陳天恩博士出席,與傳媒代表分享大學45周年校慶活動、最新的課程發展和教學設施、校園可持續發展成就、國際合作和創新創業教育等議題。何校長同時揭曉今年恒生大學的年度字──「醒」,寓意今年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進一步甦「醒」。此外,全球對近年冒起的極端自由進步主義覺醒運動(Woke)帶來的負面影響再覺「醒」,說明任何政策都要取得平衡及務實,不可過分理想主義。今年是蛇年,大學盼望市民如同靈蛇一樣「醒」目,靈活應變和創新。大學亦安排傳媒參觀位於創意人文館的「李家誠創新實驗室」和多媒體空間。實驗室設有先進的「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設備,結合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等技術,為影像創作者呈現真實的視覺效果,增強沉浸式體驗。相關設備耗資逾港幣1,000萬元,開放予全校師生使用,以加強大學社群的數碼傳播素養。 今年是香港恒生大學建校 45 周年,校長何順文教授(左二)聯同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右二)、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左一)和副校長(機構發展)陳天恩博士(右一)簡介校慶活動。 校長何順文教授揭曉恒生大學今年的年度字:「醒」 「李家誠創新實驗室」內先進的「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設備
2025年2月7日 香港恒生大學賽馬會住宿書院啟動成立10周年慶祝活動,於2025年2月7日舉辦盆菜晚宴,參加的嘉賓、校友和社區各界友好逾300人,包括潘燊昌樂群書院贊助人潘燊昌博士、院董會成員,以及香港各大學代表。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表示,住宿書院10周年慶祝活動為宿生、校友、教職員提供寶貴機會聚首一堂,回顧和展望未來,期望來年將與本地和海外的住宿書院進行交流。四所住宿書院將於年內舉辦多項10周年慶祝活動,包括利易海倫博文書院的戲劇表演、善衡康活書院的接力跑比賽、潘燊昌樂群書院的校友健行活動、馮堯敬綠延書院的農作品收成節。此外,潘燊昌樂群書院和馮堯敬綠延書院將舉辦日本進行服務學習之旅。住宿書院亦於2025年4月舉行聯合高桌晚宴。 大學管理層、部門主管、住宿書院院長與來賓合照。 盆菜宴。 學生舞蹈表演助興。
2025年2月6日 教與學發展中心於2025年2月6日邀得恒生大學校董兼籌募及捐款委員會主席潘燊昌博士擔任「恒學集第五講」的嘉賓講者,分享他的終身學習之路及企業管理哲學。潘博士表示,老師的指導及啟蒙對推動學生學習具重要作用。他鼓勵同學發掘和培養個人興趣,朝目標奮鬥,邁向成功。談到管理之道,潘博士坦言把握機會向員工學習,並指出成功的領導者並非凌駕下屬,而是激勵和支持團隊,凝聚力量,建立相互扶持的文化。潘博士在保險業擁有逾40年經驗,並曾擔任多家跨國保險公司的行政總裁。他是第一位獲得英國精算師協會正式精算專業資格的香港出生公民。 潘燊昌博士(右)應邀在教與學發展中心主任鄭家明博士主持的「恒學集」上分享寶貴經驗。
2025年1月23日 2025年為香港恒生大學建校45周年,大學於2025年1月23日舉行「恒生大學45周年校慶啟動禮」,為一連串的慶祝活動揭開序幕。同場亦舉行「恒生大學2025年馬拉松隊授旗禮」。校慶啟動禮由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45周年校慶籌委會聯席主席程永康校友及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女士主持。何校長致辭時感謝所有持份者自1980年代初大學前身恒生商學書院成立以來的貢獻,包括創校先賢、歷任校董會和校務委員會成員、教職員、學生、校友、捐贈者、合作伙伴以至香港政府,讓大學在教學、研究及服務上長足發展,推動社會前進。建校45周年慶祝活動包括3月13日的45周年校慶酒會暨香港恒生大學—基金10周年誌慶、9月18日於香港大會堂舉行的校慶音樂會,以及12月13日舉行的綠色山遊。各院系部門亦會在年內舉辦不同的學術會議、展覽、比賽、嘉年華等,與師生、校友同享校慶喜悅。在同一喜慶場合,何校長亦授旗予大學的馬拉松隊,激勵參加2月9日香港馬拉松的隊員。今年參加賽事的恒生大學學生、教職員及校友共有近150人,打破歷年記錄。何校長授旗予隊伍代表,象徵大學對參加者的支持和祝福。 恒生大學45周年校慶啟動禮由何順文校長(中)、45周年校慶籌委會聯席主席程永康校友(左)及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女士(右)主禮。 「恒生大學2025年馬拉松隊授旗禮」,象徵恒生大學對參加者的支持和祝福。
2025年1月6日 不丹王室代表團於2025年1月6日到訪恒生大學,並由校長何順文教授、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副校長(機構及發展)陳天恩博士、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譚國根教授、翻譯及外語學院教授方梓勳教授、藝術設計系系主任許焯權教授、翻譯及外語學院副院長陳嘉恩博士、佛學文獻翻譯研究中心總監蕭世友博士及發展及校友事務總監陳雯慧女士招待。會面期間,雙方就藝術、文化、保育、旅遊、福祉、可持續發展、翻譯、佛教研究、比較法律研究等主題進行討論。恒大將探索未來在文化遺產管理和亞洲研究方面的合作項目,冀對香港和不丹社區產生深遠的影響。 校長何順文教授致送紀念品予不丹王室成員留念。
2025年1月2日 恒生大學共有三個創新項目入圍2024「QS全球教學創新大獎」。該獎旨在表彰創立和推動嶄新教學方法的高等教育機構,今屆共有1,300個來自全球各地的項目競逐18個組別的獎項,其中恒生大學的三個項目在首輪評估中排名前25%,入圍不同獎項組別,並於2024年12月在倫敦舉行的全球教學會議上作展示。恒大三個入圍項目,包括由何道森博士及尹子軒先生團隊領導的「數碼學習:生成式人工智能遊戲學習」(教與學發展中心)、黃彥璋博士領導的「虛擬實境中心:元宇宙互動學習平台」(教與學發展中心),以及鍾可盈博士領導的「學生理財工作坊」(榮譽學院),分別入圍「最佳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獎」、「沉浸式體驗學習獎」以及「發展新興技能與能力獎」。「數碼學習:生成式人工智能遊戲學習」項目推出至今,吸引逾600名學生參與設計教學遊戲,利用人工智能增強故事敘述和遊戲機制。「元宇宙互動學習平台」項目亦讓超過1,500名學生,透過實時協作式的虛擬實境洞穴狀自動虛擬環境系統,提升學習體驗。「學生理財工作坊」項目自2022年推出至今,惠及過百名青少年和60名榮譽學員,提升他們的領導和財務決策能力。 黃彥璋博士(左)、鍾可盈博士和尹子軒先生出席於倫敦舉行的全球教學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