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July 2017 On Monday, 31 Jul 2017,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hosted their 20th Departmental Seminar presented by Ms Joyce Lee, Dr Anora Wong,…
2017年7月22日 名為《供應鏈脫碳 — 物流航運的碳足跡工具組》的新書於2017年7月出版並假香港書展2017首次發佈。作者包括黃彥璋博士、何熾權博士、周文亭女士和葉旅琳女士。 該書介紹物流航運業的碳足跡及碳報告,並分享有關碳交易及碳減排的最新案例,希望為業界人士和學者提供與碳足跡報告和認證相關的指導。 新書發佈會於2017年7月22日假香港書展圓滿舉行,吸引眾多參加者。分享環節及簽名活動緊接發佈會舉行。 該書的出版安排部分獲得香港資助局支援(項目編號:UGC/FDS14/B20/14)。請按此處查閱新書的有關資料,或按此處查閱有關供應鏈脫碳項目的資料。 新書發佈會於香港書展2017舉行 讀者與其中兩位作者黃彥璋博士(右)及周文亭女士(中)合影。 簽名環節 其中兩位作者黃彥璋博士及何熾權博士(右)
對不起,此內容只適用於EN版本。 22 July 2017 Sponsored by the Tin Ka Ping Foundation,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held an English Intercultural Exchange Camp from 17 to 22…
2017年7月20日 近年來,深度學習在學術界和不同界別廣受關注,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以至遊戲等多個領域都證實發揮效用。研討會由Zwoop Ltd的工程師歐陽靖民博士主講,介紹幾種深度學習主要模型,包括卷積神經網絡、遞歸神經網絡、寬度和深度學習、生成對抗網絡深度學習及其他一些最新發展課題,會上也討論深度學習於不同領域的應用。最後,研討會探討可快速建立系統原型甚至生產系統的相關開放源代碼工具。 歐陽博士講解卷積神經網絡。 電子計算系陳志江博士致送紀念品給歐陽博士。
2017年 7月 8日 為促進智能供應鏈管理的交流與發展,恒生管理學院(恒管)及轄下的全球供應鏈管理政策研究所、香港樹仁大學以及電子物流研究組於2017年7月7日及8日合辦「智能供應鏈管理研討會」。恒管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許溢宏教授致歡迎辭,為研討會揭開序幕。 研討會以智能供應鏈管理為主題,針對學術研究及產業革新兩方面安排了八場講座,內容涵蓋網絡借貸、O2O 產能規劃、物聯網應用、工業4.0、全球化生產以及供應鏈金融等。 八位主講嘉賓應邀出席,包括:麻省理工學院訪問教授曾明哲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賴紹琼教授及鄭進雄教授、中央財經大學代宏硯教授、斯威本理工大學梁嘉彥博士、創捷供應鏈有限公司總裁文健君先生、豐科國際行政總裁陳容小姐以及美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張永泰先生。 主講嘉賓的演講結束後,研討會接著舉行討論環節,讓嘉賓和出席人士交流意見,深入討論。研討會共有超過一百名參與者,包括來自不同院校的學者和學生,以及業界的專業人士。 研討會由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研究資助委員會資助。(項目編號:UGC/IIDS14/E01/16) 恒管許溢宏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致歡迎辭 麻省理工學院訪問教授曾明哲教授 巫耀榮博士(左)及王越博士(右)致送紀念品予曾明哲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賴紹琼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鄭進雄教授 中央財經大學代宏硯教授透過視像會議進行演講。 斯威本理工大學梁嘉彥博士 創捷供應鏈有限公司文健君先生 豐科國際陳容小姐 美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張永泰先生 研討會內容豐富。 學者、學生及業界人士參與研討會。 出席者積極投入研討會。 參與者於工作坊首日大合照。 參與者於工作坊次日大合照。
2017年6月23日 管理學系與知名社企Ana by Karma 合辦首屆「恒生管理學院創業個案比賽」,邀請所有大專院校學生參加。Ana by Karma於2014年成立,銷售由不丹婦女以人手編織的圍巾,藉此協助她們改善生活。 比賽歷時兩個月,參賽隊伍須就Ana by Karma的策略發展進行分析。三隊決賽隊伍於2017年6月23日向評判團詳細介紹及匯報他們的業務計劃。評判包括Ana by Karma創辦人湯笑娟女士、恒管管理學系系主任周巧笑教授、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張博宇先生及恒管市場學系助理教授鄺家麒博士。湯女士更聯同Ana by Karma行政總裁Pema Choden女士致閉幕辭,強調售賣圍巾及透過其他渠道協助不丹農村婦女改善財務狀況的重要性。 比賽不但讓學生透過創業個案詳細分析,加深了解企業精神,得獎隊伍更有機會實踐業務構思,為不丹的家庭獻一分力。 以下為得獎隊伍名單(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列): 名次隊伍名稱組員姓名修讀課程 / 年級 冠軍Shatea鄧淑珍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 / 三年級 唐愛婷工商管理 /…
2017年6月16日 鑑於航空業與地區發展關係密切,加上香港航空業面對珠江三角洲(珠三角)機場的重大挑戰,由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黃惠虹博士帶領的研究小組進行深入調查,並於2017年6月1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香港航空業如何避免被邊緣化 —— 全球航空網絡分析」研究項目的調查所得。 黃惠虹博士聯同張敬賢博士及王越博士講解國際航空網絡過去十年的演變。研究建立了「全球航空網絡中心指數」,從中證實了全球航空業的一些新現象,例如乘客不選擇使用某些傳統大型機場;次大型機場客流量迅速增長,以及廉價航空乘客佔機場乘客份額擴大等。此項研究還運用貝葉斯網絡分析不同因素對全球航空業載運量的影響,並對客運和貨運的相互關係進行深入研究。 研究小組指出,香港國際機場的增長速度一直落後於珠三角地區其他機場的平均水平。儘管以客運量而言,香港國際機場仍然是珠三角地區的主要機場,但廣州白雲機場已在航線數目上超越香港。假如珠三角地區的機場維持現有增長趨勢,廣州白雲機場的客運量可能只需數年,便可取代香港的區內領先地位。 另外,研究小組建立了一套決策支持系統,協助決策制訂者和持份者及時作出與航空策劃和發展相關的決定,長遠而言有助增強香港航空業的競爭力。至於如何維持香港國際機場的區域領導地位,研究小組提出多項建議,包括調整現有航線並發展有潛力的新航線;增強香港機場作為中轉樞紐機場的競爭力;增大貨運量;提供多元化服務吸引本地顧客,加強與珠三角地區其他機場的合作;放寬空域管制,以及善用現有空域。 此項研究的資助來自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以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員發展計劃。 黃惠虹博士講解航空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王越博士解說貝葉斯網絡分析的結果。 張敬賢博士講述亞洲樞紐機場的發展情況。 業界人士和學者出席新聞發佈會。 (左起) 張敬賢博士、黃惠虹博士及王越博士展示研究報告。
16 June 2017 The English Summer Course, offered by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was held successfully during the period 22 May – 16 June 2017.…
2017年6月10日 2017年度的傳播學院及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顧問委員會會議於6月10日舉行,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代表傳播學院歡迎顧問委員,感謝他們一直以來對傳播學院及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的支持。 曹虹院長總結學院的發展、學生成就和學院申請正名為大學的準備工作。傳播學院副院長兼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總監張志宇副教授就收生及學院與業界合作引領討論。此外,顧問委員亦在收生策略和培育學生成為傳播專才方面提供寶貴意見。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致歡迎辭。 傳播學院副院長兼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總監張志宇副教授分享對課程的看法。 顧問委員發言 會議結束後,與會者大合照。
2017年6月9日 由市場學系主辦,商學研究所協辦的「消費者道德兩面睇」國際研討會於2017年6月8日至9日舉行。何順文校長致辭,為活動正式揭開序幕。大會安排了八場與消費者道德有關的主題演講,內容涵蓋購買冒牌貨、綠色消費理念及企業社會責任等。講座啟發思考,參加者更藉此跟學者及不同業界人士交流,加強聯繫,認識良好實務。 應邀出席的海外教授包括西門菲沙大學Judy Zaichkowsky教授、科廷大學Ian Phau教授、武漢大學曾伏娥教授,他們聯同多位本地學者,擔任主講嘉賓。經由企管發展中心協助安排,研討會次日舉行三場業界論壇,來自通訊、零售、飲食、銀行、資訊科技、媒體及環保業界的高級行政人員及資深企業家主持小組分享會。研討會更與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 (APJML) 合作,向學者徵引與消費者道德主題相關的文獻,將刊登於2018年的特刊。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吸引百多名本地及海外學者、業界高級行政人員和恒管師生參與。 來自西門菲沙大學的Judy Zaichkowsky教授進行主題演講。 籌委會主席羅永滔博士(左)致送紀念品予香港中文大學許敬文教授。 來自科廷大學的Ian Phau教授進行主題演講。 籌委會主席羅永滔博士(左)致送紀念品予武漢大學曾伏娥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