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1日 傳播學院於8月21日為新生舉行迎新日,歡迎他們加入。曹虹院長致歡迎詞,勉勵學生,接著由教學人員講解課程架構及學院活動。謝展恒先生和陳筠婷女士以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校友身份出席,與新生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實習及工作經驗,並鼓勵學生專心學習,努力克服困難,朝著目標進發。新聞及傳播學系系會會長劉卓瑩同學亦分享她的校園點滴,並介紹來年系會活動。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致歡迎詞。 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總監蕭旭泰教授(第一行左)、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副總監陳志傑助理教授及張美鳳副教授(第二行)為新生簡介課程架構及未來職業路向。 高級講師鄭雪愛女士為新生介紹學院活動。 高級講師蘇銘恒先生簡介恒傳製作室。 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畢業生謝展恒先生(左)以及陳筠婷女士分享校園及職場經驗。 新生們用心聆聽分享。 新聞及傳播學系系會會長劉卓瑩同學介紹來年系會活動。 傳播學院師生大合照

2017年8月4日 恒管於2017年8月3日及4日舉行「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時代的稅務研討會」。活動由商學院主辦,香港稅務學會協辦,並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編號UGC/IIDS14/B01/16)。研討會滙集香港、中國內地及海外商界人士、稅務專家、學者及政府官員,討論關乎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的議題。 多位知名海外和本地學者以及稅務專家擔任研討會主講嘉賓,內容涵蓋數位經濟、共同滙報準則、有害稅收及價格轉移。是次研討會參加者超過200人,當中包括高級行政人員、公營及私營機構的稅務專家以及多間大專院校的教學人員,他們都藉此機會了解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的最新資訊。 研討會由何順文校長主持開幕禮並致歡迎辭,香港稅務學會會長楊嘉燕女士致開幕辭。專題主講嘉賓分別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稅務局局長黃權輝先生JP,以及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稅務政策及行政中心顧問Caroline Malcolm女士。 何順文校長致歡迎辭。 何順文校長頒贈紀念品予主講嘉賓:(左起)楊嘉燕女士、黃權輝先生JP、Michael Olesnicky先生、Caroline Malcolm女士、Marie Lamensch教授及施正文教授。 香港稅務學會會長楊嘉燕女士致開幕辭。 稅務局局長黃權輝先生JP作專題演講。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稅務政策及行政中心顧問 Caroline Malcolm女士作專題演講。 頒贈紀念品予德勤中國高級經理潘宗杰先生。 頒贈紀念品予安永轉讓定價合夥人Martin Richter先生 。 商學院院長Bradley Barnes教授(右一)頒贈紀念品予主講嘉賓:(左起)陳施維先生、Bart Kosters先生、崔慶昭先生及曾詠雅女士。 活動籌委合照

2017年7月22日 名為《供應鏈脫碳 — 物流航運的碳足跡工具組》的新書於2017年7月出版並假香港書展2017首次發佈。作者包括黃彥璋博士、何熾權博士、周文亭女士和葉旅琳女士。 該書介紹物流航運業的碳足跡及碳報告,並分享有關碳交易及碳減排的最新案例,希望為業界人士和學者提供與碳足跡報告和認證相關的指導。 新書發佈會於2017年7月22日假香港書展圓滿舉行,吸引眾多參加者。分享環節及簽名活動緊接發佈會舉行。 該書的出版安排部分獲得香港資助局支援(項目編號:UGC/FDS14/B20/14)。請按此處查閱新書的有關資料,或按此處查閱有關供應鏈脫碳項目的資料。 新書發佈會於香港書展2017舉行 讀者與其中兩位作者黃彥璋博士(右)及周文亭女士(中)合影。 簽名環節 其中兩位作者黃彥璋博士及何熾權博士(右)

2017年7月20日 近年來,深度學習在學術界和不同界別廣受關注,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以至遊戲等多個領域都證實發揮效用。研討會由Zwoop Ltd的工程師歐陽靖民博士主講,介紹幾種深度學習主要模型,包括卷積神經網絡、遞歸神經網絡、寬度和深度學習、生成對抗網絡深度學習及其他一些最新發展課題,會上也討論深度學習於不同領域的應用。最後,研討會探討可快速建立系統原型甚至生產系統的相關開放源代碼工具。 歐陽博士講解卷積神經網絡。 電子計算系陳志江博士致送紀念品給歐陽博士。

2017年 7月 8日 為促進智能供應鏈管理的交流與發展,恒生管理學院(恒管)及轄下的全球供應鏈管理政策研究所、香港樹仁大學以及電子物流研究組於2017年7月7日及8日合辦「智能供應鏈管理研討會」。恒管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許溢宏教授致歡迎辭,為研討會揭開序幕。 研討會以智能供應鏈管理為主題,針對學術研究及產業革新兩方面安排了八場講座,內容涵蓋網絡借貸、O2O 產能規劃、物聯網應用、工業4.0、全球化生產以及供應鏈金融等。 八位主講嘉賓應邀出席,包括:麻省理工學院訪問教授曾明哲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賴紹琼教授及鄭進雄教授、中央財經大學代宏硯教授、斯威本理工大學梁嘉彥博士、創捷供應鏈有限公司總裁文健君先生、豐科國際行政總裁陳容小姐以及美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張永泰先生。 主講嘉賓的演講結束後,研討會接著舉行討論環節,讓嘉賓和出席人士交流意見,深入討論。研討會共有超過一百名參與者,包括來自不同院校的學者和學生,以及業界的專業人士。 研討會由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研究資助委員會資助。(項目編號:UGC/IIDS14/E01/16) 恒管許溢宏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致歡迎辭 麻省理工學院訪問教授曾明哲教授 巫耀榮博士(左)及王越博士(右)致送紀念品予曾明哲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賴紹琼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鄭進雄教授 中央財經大學代宏硯教授透過視像會議進行演講。 斯威本理工大學梁嘉彥博士 創捷供應鏈有限公司文健君先生 豐科國際陳容小姐 美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張永泰先生 研討會內容豐富。 學者、學生及業界人士參與研討會。 出席者積極投入研討會。 參與者於工作坊首日大合照。 參與者於工作坊次日大合照。

2017年6月23日 管理學系與知名社企Ana by Karma 合辦首屆「恒生管理學院創業個案比賽」,邀請所有大專院校學生參加。Ana by Karma於2014年成立,銷售由不丹婦女以人手編織的圍巾,藉此協助她們改善生活。 比賽歷時兩個月,參賽隊伍須就Ana by Karma的策略發展進行分析。三隊決賽隊伍於2017年6月23日向評判團詳細介紹及匯報他們的業務計劃。評判包括Ana by Karma創辦人湯笑娟女士、恒管管理學系系主任周巧笑教授、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張博宇先生及恒管市場學系助理教授鄺家麒博士。湯女士更聯同Ana by Karma行政總裁Pema Choden女士致閉幕辭,強調售賣圍巾及透過其他渠道協助不丹農村婦女改善財務狀況的重要性。 比賽不但讓學生透過創業個案詳細分析,加深了解企業精神,得獎隊伍更有機會實踐業務構思,為不丹的家庭獻一分力。 以下為得獎隊伍名單(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列): 名次隊伍名稱組員姓名修讀課程 / 年級 冠軍Shatea鄧淑珍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 / 三年級 唐愛婷工商管理 /…

2017年6月16日 鑑於航空業與地區發展關係密切,加上香港航空業面對珠江三角洲(珠三角)機場的重大挑戰,由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黃惠虹博士帶領的研究小組進行深入調查,並於2017年6月1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香港航空業如何避免被邊緣化 —— 全球航空網絡分析」研究項目的調查所得。 黃惠虹博士聯同張敬賢博士及王越博士講解國際航空網絡過去十年的演變。研究建立了「全球航空網絡中心指數」,從中證實了全球航空業的一些新現象,例如乘客不選擇使用某些傳統大型機場;次大型機場客流量迅速增長,以及廉價航空乘客佔機場乘客份額擴大等。此項研究還運用貝葉斯網絡分析不同因素對全球航空業載運量的影響,並對客運和貨運的相互關係進行深入研究。   研究小組指出,香港國際機場的增長速度一直落後於珠三角地區其他機場的平均水平。儘管以客運量而言,香港國際機場仍然是珠三角地區的主要機場,但廣州白雲機場已在航線數目上超越香港。假如珠三角地區的機場維持現有增長趨勢,廣州白雲機場的客運量可能只需數年,便可取代香港的區內領先地位。   另外,研究小組建立了一套決策支持系統,協助決策制訂者和持份者及時作出與航空策劃和發展相關的決定,長遠而言有助增強香港航空業的競爭力。至於如何維持香港國際機場的區域領導地位,研究小組提出多項建議,包括調整現有航線並發展有潛力的新航線;增強香港機場作為中轉樞紐機場的競爭力;增大貨運量;提供多元化服務吸引本地顧客,加強與珠三角地區其他機場的合作;放寬空域管制,以及善用現有空域。   此項研究的資助來自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以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員發展計劃。 黃惠虹博士講解航空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王越博士解說貝葉斯網絡分析的結果。 張敬賢博士講述亞洲樞紐機場的發展情況。 業界人士和學者出席新聞發佈會。 (左起) 張敬賢博士、黃惠虹博士及王越博士展示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