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6日 鑑於航空業與地區發展關係密切,加上香港航空業面對珠江三角洲(珠三角)機場的重大挑戰,由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黃惠虹博士帶領的研究小組進行深入調查,並於2017年6月1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香港航空業如何避免被邊緣化 —— 全球航空網絡分析」研究項目的調查所得。 黃惠虹博士聯同張敬賢博士及王越博士講解國際航空網絡過去十年的演變。研究建立了「全球航空網絡中心指數」,從中證實了全球航空業的一些新現象,例如乘客不選擇使用某些傳統大型機場;次大型機場客流量迅速增長,以及廉價航空乘客佔機場乘客份額擴大等。此項研究還運用貝葉斯網絡分析不同因素對全球航空業載運量的影響,並對客運和貨運的相互關係進行深入研究。   研究小組指出,香港國際機場的增長速度一直落後於珠三角地區其他機場的平均水平。儘管以客運量而言,香港國際機場仍然是珠三角地區的主要機場,但廣州白雲機場已在航線數目上超越香港。假如珠三角地區的機場維持現有增長趨勢,廣州白雲機場的客運量可能只需數年,便可取代香港的區內領先地位。   另外,研究小組建立了一套決策支持系統,協助決策制訂者和持份者及時作出與航空策劃和發展相關的決定,長遠而言有助增強香港航空業的競爭力。至於如何維持香港國際機場的區域領導地位,研究小組提出多項建議,包括調整現有航線並發展有潛力的新航線;增強香港機場作為中轉樞紐機場的競爭力;增大貨運量;提供多元化服務吸引本地顧客,加強與珠三角地區其他機場的合作;放寬空域管制,以及善用現有空域。   此項研究的資助來自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以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員發展計劃。 黃惠虹博士講解航空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王越博士解說貝葉斯網絡分析的結果。 張敬賢博士講述亞洲樞紐機場的發展情況。 業界人士和學者出席新聞發佈會。 (左起) 張敬賢博士、黃惠虹博士及王越博士展示研究報告。

2017年6月10日 2017年度的傳播學院及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顧問委員會會議於6月10日舉行,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代表傳播學院歡迎顧問委員,感謝他們一直以來對傳播學院及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的支持。 曹虹院長總結學院的發展、學生成就和學院申請正名為大學的準備工作。傳播學院副院長兼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總監張志宇副教授就收生及學院與業界合作引領討論。此外,顧問委員亦在收生策略和培育學生成為傳播專才方面提供寶貴意見。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致歡迎辭。 傳播學院副院長兼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總監張志宇副教授分享對課程的看法。 顧問委員發言 會議結束後,與會者大合照。

2017年6月9日 由市場學系主辦,商學研究所協辦的「消費者道德兩面睇」國際研討會於2017年6月8日至9日舉行。何順文校長致辭,為活動正式揭開序幕。大會安排了八場與消費者道德有關的主題演講,內容涵蓋購買冒牌貨、綠色消費理念及企業社會責任等。講座啟發思考,參加者更藉此跟學者及不同業界人士交流,加強聯繫,認識良好實務。 應邀出席的海外教授包括西門菲沙大學Judy Zaichkowsky教授、科廷大學Ian Phau教授、武漢大學曾伏娥教授,他們聯同多位本地學者,擔任主講嘉賓。經由企管發展中心協助安排,研討會次日舉行三場業界論壇,來自通訊、零售、飲食、銀行、資訊科技、媒體及環保業界的高級行政人員及資深企業家主持小組分享會。研討會更與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 (APJML) 合作,向學者徵引與消費者道德主題相關的文獻,將刊登於2018年的特刊。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吸引百多名本地及海外學者、業界高級行政人員和恒管師生參與。 來自西門菲沙大學的Judy Zaichkowsky教授進行主題演講。 籌委會主席羅永滔博士(左)致送紀念品予香港中文大學許敬文教授。 來自科廷大學的Ian Phau教授進行主題演講。 籌委會主席羅永滔博士(左)致送紀念品予武漢大學曾伏娥教授。

2017年6月8日 由學生事務處事業策劃及發展組舉辦的恒生管理學院環球實習計劃今年已踏入第四屆。計劃每年為恒管學生提供多元化海外實習機會,擴闊他們的國際視野。 本學年共有70多位學生獲得海外實習機會,地點遍佈全球18個國家,共25個城市,當中包括:澳洲、德國、愛爾蘭、日本、馬來西亞、新西蘭、秘魯、波蘭、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英國、美國等。不少實習生獲得公營機構或知名跨國企業的實習機會,例如中國銀行(悉尼、東京及法蘭克福分行)、畢馬威(新加坡)、太平洋寶馬(洛杉磯)、香港貿易發展局(東京、大阪及雅加達)、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新加坡及東京)等。 學生事務處事業策劃及發展組在四月底和五月舉辦一系列培訓講座,為實習生提供職前準備。在最後一場講座,署理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為實習生致辭並勉勵他們把握學習機會。所有實習生都懷著期待的心情準備出發,希望從中獲取寶貴經驗。 祝願各位實習生有一個充實的暑假。 署理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與海外實習生分享心得。 海外實習生們出發前拍攝大合照。

2017年6月4日 社會科學系於2017年5月29日至6月4日舉辦首個亞洲研究遊學團,帶領九位同學前往日本國東市考察。在當地非牟利機構「地域未來計劃」支持下,遊學團行程十分豐富,包括拜訪當地社會企業家、宗教領袖及政府官員,從而了解日本農業發展。參加者更與國東市市長三河明史先生會面座談,了解如何吸引更多在城市生活的年輕人為發展農業經濟作出貢獻。遊學團並安排以考察農業文化遺產為主的觀光行程。 期間,學生在當地一座佛寺住宿,充份體驗日本文化。同學亦與當地高中生和大學生一起參與社會服務。最後,遊學團拜訪「國東市世界農業遺產研究所」並總結和分享所見所聞。他們都認同日本不單只是旅遊玩樂的地方,更是個充滿文化傳統的地方。 遊學團與當地主辦者Vafadari教授及Kawai先生 與當地社會企業家吉本女士會面,了解當地獨有醃蘑菇的製作過程。 參與清理竹林的農業活化計劃。 與當地高中生及大學生參與社會服務。 獲當地蓮華寺接待並於寺內留宿四晚。 與國東市市長三河明史先生於市政府辦公室會面。 與萱島酒造有限會社社長萱島進先生會面。 運用七䕙蘭製作榻榻米。 別府地獄觀光行

2017年6月3日 透過專上學生內地體驗計劃,恒管羽毛球隊與華南理工大學合辦體育交流營,讓師生觀摩和體驗兩地體育文化,有助同學跳出現有框框和擴闊接觸面,達致透過體育進行教育的目標。 交流營於2017年6月1日至3日進行,恒管師生一行十四人獲華南理工大學體育學院院長劉明教授接待,亦參加了該校謝軍教授的課堂。謝教授講解及分享中國和華南理工大學的體育發展歷史、所面對的挑戰及將來發展方向,讓參加者加深了解中國體育發展。 恒管亦與華南理工大學進行羽毛球友誼賽。我方雖然在體能和力量方面未能佔優,但仍以打不死的精神令比賽氣氛推至高潮。雙方互有攻守,各有輸贏,大家十分享受當中過程,亦了解到球隊的長處及需要改善的地方。 學生事務處非常感謝華南理工大學為交流營作出細心安排,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豐富的食物和優美的校園。恒管師生都認為從是次旅程獲益良多,有助提升個人和團隊實力。 分享會後,恒管學生事務處經理(體育)詹斯聰先生致送紀念品予華南理工大學體育學院張建功博士, 感謝他們熱情招待。 友誼賽後拍攝團體照,包括雙方球員、恒管學生事務處主任(體育)曾愉鈞女士(中排左一)、華南理工大學羽毛球總教練佘曦女士(中排左二)及恒管羽毛球教練伍家維先生(後排右一)。

2017年6月3日 2017年度的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會議於6月3日舉行,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代表傳播學院歡迎專程而來的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感謝他們一直以來對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的支持。 自2016/17學年起,委員會由六位資深的教授和傳媒工作者組成,包括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副教授陳祥發博士、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教授蘇慶祥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高級講師陳家樂博士、香港電台中文新聞部總監黃金鳳女士、AM730媒體集團社長及總編輯盧覺麟先生和記本事有限公司創辦人李志堅先生。 會議總結全年舉辦的活動和學生的表現,課程總監蕭旭泰教授更向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分享現時課程的發展情況。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亦就業內工作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予以交流。此外,他們分享了對本地就業前景的展望及與業界的聯繫。是次會議對課程發展有重大裨益。 會議結束後,傳播學院教授們聯同一眾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在富豪坊享用午膳。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致歡迎辭。 傳播學院張志宇副院長兼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總監分享對課程的期望。 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總監蕭旭泰教授闡述課程運作及概況。 顧問委員和校外評核員 會議上委員互相交流意見。

2017年6月2日 恒管校長何順文教授、常務副校長及翻譯學院院長方梓勳教授、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許溢宏教授及教務處代表於2017年6月2日前赴澳門走訪不同機構,從中了解澳門高中生的最新升學情況,並與澳門的中學建立緊密交流合作關係。 何校長一行首先到訪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高教辦),向蘇朝暉主任及曾冠雄副主任介紹恒管概況和辦學理念,並且探討澳門高中生到海外升學的趨勢,以及討論在澳門合辦入學座談會及專題講座的可行性。高教辦更指出現有40多位澳門學生正在修讀恒管學士學位課程。 恒管代表團於下午拜訪澳門浸信中學及澳門鏡平學校,向李焯堅校長、黎世祺校長及兩校教員介紹恒管概況、校園設施及辦學理念。李校長及黎校長亦分享澳門當前的中學教育情況、高中生畢業後的升學意向及未來趨勢。會上更討論來年在澳門舉辦招生活動的時間。兩所中學對於恒管為澳門學生提供更多升學選擇及優質學習環境,表示謝意。 恒管期望是次訪澳行程有助加強與澳門高教辦及澳門中學的聯繫,吸引澳門學生到恒管就讀,建立文化多樣的校園。 何校長致送紀念品予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蘇朝暉主任(右)。 恒管代表團與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管理層 何校長致送紀念品予澳門浸信中學李焯堅校長(左)。 恒管代表團與澳門鏡平學校管理層

2017年6月1日 深度學習研究與應用中心(中心)及商學研究所(商研所)於2017年6月1日合辦研究項目分享會,錢玉麟教授及商研所六個新成立的研究團隊代表(包括王沅穎博士、孔顥博士、黃彥璋博士、鄧子龍博士、萬頴恩博士及歐陽晧江博士)應邀出席,分享跨學科研究項目。分享會吸引60多名來自16個不同學系及部門的教職員參加。 是次分享會不但為教職員提供交流研究心得的平台,更造就機會,讓不同學系的參加者聚首一堂,建立聯繫,促進往後的研究合作。商研所研究團隊由不同學系的教職員組成,他們率先分享研究計劃內容,研究範圍涵蓋不同學術領域,內容非常精彩。在小休時段,參加者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交流對各項研究的意見。其後,中心總監錢玉麟教授分享有關深度學習科技的重要性與應用範圍,並指出該項科技適用於多種科研,歡迎有興趣的教職員共同合作,攜手開拓新的研究計劃。分享會結束前,商研所總監鄧子龍博士介紹商研所的研究支援工作和設備。 王沅穎博士的分享 孔顥博士介紹團隊的研究項目。 黃彥璋博士與聽眾交流。 鄧子龍博士介紹商研所的研究設備和支援工作。 錢玉麟教授解說深度學習科技的重要性。 歐陽晧江博士介紹研究團隊的項目。 萬頴恩博士解說跨學科研究項目。 分享會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