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6、 20 及29日 教職員發展委員會、人事處及教與學發展中心合作,於2018年8月16日、20日及29日為新教學人員舉辦啟導課程,課程分為三節,每節為期半天。 於啟導課程第一節,何順文校長致歡迎詞及簡介恒管最新發展重點。其後,方梓勳常務副校長、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許溢宏教授和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主持名為Forum on Teaching, Research and Student Learning at HSMC的論壇,講述恒管的教與學、教學和研究資金及支持、為學院所作貢獻以及學生服務。參加者踴躍發問並與管理層成員互動交流。 在啟導課程第二節及第三節,校內資深教學人員和校外專家應邀為新教學人員和現有教學人員講授及主持論壇和三個工作坊,內容有關課程評審及質素保證、教與學以及恒管的電子學習。 參加者認為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和實用,並對恒管的教與學加深了解。 何順文校長致歡迎詞並簡介恒管最新發展重點。 方梓勳教授(中)、許溢宏教授(左)和方永豪博士主持“Forum on Teaching, Research and Student Learning at HSMC”。…
2018年8月21日 恒生管理學院迎新日於2018年8月21日舉行,以「Student Learning FIRST」為主題恒管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致力提供有助心智與個人成長的轉化式學習體驗。超過1,300名參加者(包括新同學、高年級學生及教職員)一同參與多姿多采的迎新活動!約1,000新生參與不同活動,從中獲得實用的學習資訊,在恒管校園迎接新學年! 何順文校長於開幕禮歡迎新同學加入恒管。接著由方梓勳常務副校長介紹恒管的最新發展。學生事務總監陳寶瑜女士鼓勵同學積極把握在學期間的學習機會。其後是五所學院和各個學術課程的師生交流環節。新同學跟老師和學長傾談,獲得課程和學習的豐富資訊。 新生也參與不同活動,加深認識恒管,建立人際網絡。活動包括: 「恒薈」:由恒管學生會舉行,展示各式各樣由學生組織安排的迎新活動資訊 學生活動展:介紹體育校隊、義工服務計劃、小交響樂團等,並設有即場紀念相片拍攝 校園定向,包括:圖書館及康樂活動中心導賞、HSMC’s Got Talent及在學院不同大樓由學生活動主任籌劃及帶領遊戲 高年級入讀新生分享會:特別為高年級入讀的新生而設的環節,既有輔導員以及也是高年級入讀的現屆學生分享,亦有學生交流及就業活動資訊 當日,超過180位高年級學長擔任校園生活導師,給予協助,讓新生盡快適應校園生活。 迎新日濟濟一堂 熱身遊戲 何順文校長歡迎新生。 方梓勳常務副校長介紹恒管的歷史及發展。 學生事務總監陳寶瑜女士鼓勵新生積極投入校園生活,發展潛能。 商學院院長李海東教授致歡迎詞。 商學院新生參與互相認識的遊戲。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譚國根教授與老師們跟新生會面。 社會科學系師生大合照 翻譯學院師生大合照 翻譯學院高年級生分享經驗。 決策科學學院院長梁志堅教授歡迎新生。…
2018年8月21日 傳播學院於2018年8月21日為新生舉行迎新日,歡迎他們加入學院。曹虹院長首先為活動揭開序幕,致歡迎詞之餘,更勉勵新生們要努力學習,提升自己。 教職員其後逐一介紹學院的架構、課程及設施,以及學院新實行的副修課程安排。新聞及傳播系會會長亦應邀出席活動,介紹及宣傳系會活動。教職員與學生其後一起享用午餐並拍攝大合照,盡顯學院的溫馨與融洽。 傳播學院教職員、迎新日活動學生組長及新生大合照 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歡迎新生。 高級講師鄭雪愛老師介紹學院及學院所有教職員。 講座 講座 講座 陳志傑博士(相片一)、吳靜博士(相片二)及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總監蕭旭泰教授(相片三)為新生簡介課程內容及架構。 高級講師蘇銘恒老師簡介暑期實習及工作坊。 新聞及傳播學系系會會長陳智成同學簡介系會及宣傳來年活動。 新生專注地聆聽台上講者的講解。 師生在活動完滿結束前享用午膳。
13 August 2018 On 13 Aug 2018,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hosted its 26th Departmental Seminar. Dr Holly Chung shared on the topic “English-Language Graduation…
2018年8月10日 恒管與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於2018年8月10日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合作培育未來創新及創業人才。 何順文校長、方梓勳常務副校長、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許溢宏教授、恒管校務委員及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理事張江亭先生、伍絜宜創新及創業中心主任萬頴恩博士及企管發展中心總監郭美德女士與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代表團會面,成員包括主席陳健文先生、榮譽副主席范家輝先生、副秘書長王俊文先生及理事鍾鴻興先生。雙方將可透過伍絜宜創新及創業中心提供的平台,合力為年輕人舉辦創新和創業活動,促進地區及領域發展和交流合作。 何順文校長與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主席陳健文先生(右)簽署合作備忘錄。 恒管代表與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代表團合照。 (左起)萬頴恩博士、許溢宏教授、鍾鴻興先生、范家輝先生、陳健文先生、何順文校長、張江亭先生、方梓勳常務副校長、郭美德女士及王俊文先生。
2018年8月6日至10日 恒管青年可持續發展領袖研習所、慈善機構凝動香港體育基金及兒童編碼學院朗琦科技教育攜手合作,於2018年8月6日至10日舉行「好動編碼員暑期營2018」。 暑期營為期五天,為約50名高小學生提供運動訓練和編碼課程。恒管學生事務處體育組和資訊科技學習中心給予支持,為暑期營提供多項設備,包括室內運動場、體育設備及電腦室。恒管學生亦參與其中,擔當學生助理,與凝動香港體育基金職員合作,令暑期營順利進行。活動豁免基層兒童費用。 學生參加體育課。 編碼導師指導學生編寫運動相關手機應用程式。 在閉幕禮合照留影。
2018年8月9日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代表團由會長馮偉華先生率領,於2018年8月9日來訪恒管,與何順文校長、方梓勳常務副校長、副校長(學術及研究)許溢宏教授、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以及教務長黃若霞博士會面。雙方就香港高等教育及私立大學發展等議題,交換意見。恒管安排來賓參觀校園,走訪多個教學設施,加深了解學院最新發展。 來自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的嘉賓與恒管管理層代表合照。 何順文校長與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馮偉華先生(右)交換紀念品。 交流會議 參觀電視錄影廠 參觀住宿書院 走訪金融交易實驗室
2018年8月8日 恒管全球供應鏈政策研究所於2018年8月8日與傳媒會面,發表「港口協作模式 – 共享設施締造優勢」研究結果及建議。研究由黃惠虹博士、馬凱琳博士和梁志堅教授進行,提出葵青貨櫃碼頭的碼頭營運商應共享泊位、吊機和貨櫃堆場等設施,以及在基礎設施和操作系統上合作。 進行研究時,恒管使用葵青貨櫃碼頭2017年其中一個月的貨運實際數據,就貨櫃箱在不同碼頭之間的往來運輸(Inter-Terminal Transfer,下稱「ITT」)進行優化模擬測試。研究團隊共模擬了六種貨櫃箱轉運量的情景,然後推算碼頭營運商在有協作和沒有協作情況下所需的ITT次數。 模擬推算的結果顯示,若碼頭營運商進行協作,ITT次數、船公司的ITT相關支出,以及由ITT運輸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分別可減少達49%、49%和40%。 研究顯示,實施協作模式之後,碼頭操作效率會有所提升,估計每年可減少291,044次來回不同碼頭的不必要ITT次數。根據運送每個貨櫃箱的平均ITT收費為300港元計算,船公司每年可節省高達8,800萬港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亦可減少達4,655噸;每艘貨輪的平均等候時間可減少近一小時。 研究團隊強調,要令協作取得成功,所有碼頭營運商的決策者需仔細規劃和參與。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開始浮現,現在是改變貨櫃碼頭營運的時機。 恒管報告的結論認為,通過碼頭營運商之間的協作,可降低ITT水平,提升香港貨櫃碼頭的效率和競爭力。 下載報告 下載簡報 (左起)馬凱琳博士、黃惠虹博士及梁志堅教授 研究團隊向傳媒講解研究結果。
2018年8月3日 台灣中原大學副校長李夢輝教授率領17人代表團,於2018年8月3日到訪恒管。雙方進行交流並分享創新教學的方法與特色。中原大學於綜合性自資大學評核居於首位,並於2014年起與恒管建立夥伴關係。 恒管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與代表團會晤交流。此外,教與學發展中心副總監(電子教學)巫耀榮博士主持教與學新興科技分享講座。翻釋學院署理院長陳嘉恩博士則主持圓桌會議,與會者分享兩所院校的教學特色及創見。之後,代表團參觀恒管設施,了解學院如何把科技融合教學。 李夢輝副校長(左七)、方永豪博士(左九)及巫耀榮博士(左十)與中原大學代表合照。 教與學發展中心副總監(電子教學)巫耀榮博士主持教與學新興科技分享講座。 翻譯學院署理院長陳嘉恩博士主持圓桌會議。 中原大學代表團及恒管代表合照。 參觀恒管的教學設施。
2018年8月1日 數據科學及商業智能學(榮譽)理學士課程於2018年8月1日進行了獨立覆審,以收集專業意見完善課程。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小組將於2019年1月16至18日進行實地考察。 獨立覆審小組與課程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