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July 2025
(Chinese version only)
香港恒生大學早前(7月24日)聯同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激揚工作坊及香港教育行政學會舉辦「人才入境計劃受養人來港適應之生活滿意度調查」發布會暨「香港融合新視野——未來教育與未來人才」校長論壇。
該調查由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領導的研究生團隊邀請1,000名透過「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居留的受養人進行跨學科研究,旨在了解他們在學習銜接、語言溝通、社會融入及文化適應等方面的挑戰與期望,為本地教育與政策優化提供數據支持。
調查共有三個重點發現:首先,受養人對香港生活的整體滿意度偏低,子女不滿尤甚。其中近七成配偶及八成半子女對來港生活感到不滿,三成子女更表示非常不滿。教育和學習是受養人最重視的領域,但超過七成人認為來港升學並非正確選擇。另外,受養人在情感聯繫、工具性支援及信息獲取三方面均感匱乏,尤其對子女而言,社會認可的缺失是最大困擾,影響其融入香港社會。最後,粵語能力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最為關鍵。逾三分一受訪者完全不懂粵語,多數人只是略懂,只有一成半配偶及半成子女能以粵語流利溝通。絕大大部分受訪者表示,粵語能力薄弱是適應香港生活的最大障礙。
研究團隊建議受養人可透過強化家庭情感支持及拓展社交支持網絡來適應新環境,又建議學校和社區應加強針對受養人和家長的支持服務,如提供學業輔導、生活協助等,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在港生活的挑戰。另外,團隊認為可優化信息支持渠道,提供全面,準確的香港生活信息,包括文化習俗,政策法規等,幫助受養人和家長更快適應新環境。政府亦可加大對粵語和英語培訓的投入,提高培訓質量,為受養人和家長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資源,以增強其溝通能力。此外,團隊亦建議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應與非政府機構及院校合作,提供粵語課程及本地文化交流機會予新來港人士。
同場亦舉辦「香港融合新視野 – 未來教育與未來人才」校長論壇,邀請多位本地中小學校校長、教育界人士及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從未來人才的需求、教育實踐和社會支持等角度,就「未來教育與未來人才需求與發展」和「新香港人家庭與香港學校的聯動」兩個議題上探討香港如何以「融合」為核心優勢,應對優秀人才家庭帶來的教育機遇與挑戰。
莫家豪教授指出,未來本地教育應以包容為核心,特別針對大灣區及東盟地區。通過促進多元文化融合與平等教育機會,推動區域協作及可持續人才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他強調,香港在各教育階段已具備豐富經驗,成功吸納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但需強化教育交流以促進知識經濟及注入新動力。透過優化教育政策與實踐,香港可望在區域內發揮更大影響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及人才培育。

Related Posts
HSUHK 45th Anniversary “Uniquely Common” Concert
This year marks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SUHK). To celebrate this milestone, the “Uniquely Common” Concert will be…
HSUHK 14th Junzi Corporation Awards Presentation Ceremony cum Business Leaders Forum
The HSUHK 14th Junzi Corporation Awards Presentation Ceremony cum Business Leaders Forum (“Ceremony”), will take place on 27 June 2025. This prestigious event will celebrate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Year-1 Admission Online Talk Series (for HKDSE Candidates and Parents)
A series of online talks will be held via the online platform ZOOM in July 2025 to provide all-round support to HKDSE candidates and their…
Admission Procedures for 2025 entry
Date: 16 July – 22 August 2025 Details: https://admission.hsu.edu.hk Email: ugadmission@hsu.edu.hk (You are strongly recommended to contact us by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