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5日
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日益重視,環境、社會和管治(ESG)成為評估企業社會責任和長期價值的重要指標。香港作為國際物流樞紐,運輸物流業在 ESG 的實踐對提升行業競爭力和可持續性至關重要。香港恒生大學全球供應鏈管理政策研究所和 ESG 研究中心,聯同香港運輸物流學會物流政策委員會進行研究調查,探討香港運輸物流業在 ESG 方面的現狀、挑戰及發展方向。
研究團隊去年 3 月至 12 月進行調查,收集超過 200 份問卷,受訪者包括香港運輸物流學會會員、行業管理層及從業員、學者等。當中約四份一受訪者為貨運代理,四份之三來自僱員多於 50 人的企業。研究發現,要求企業遵守 ESG 的壓力日漸增加,這些壓力來自不同持份者,包括客戶、股東、供應商、員工及社區。另外,逾半受訪者明白如企業達到 ESG 要求,企業本身亦會有所得益,例如提高競爭力以增加商機、降低營運風險和成本、提升企業形象及以較低利息成本獲可持續相關的貸款等。
根據調查結果,在內部營運或為客戶提供服務方面,49%、67%及 70%受訪者表示所屬公司已有措施分別處理環境、社會和管治相關的問題。此外,56%受訪者表示其公司進行了環境實踐相關工作,主要是推動 ESG 政策、建立 ESG 目標和標準、探索 ESG 機遇和管理風險等。調查亦顯示,49%受訪者對於在公司內部或客戶項目中進一步推動環境實踐持否定或不確定態度,43%受訪者對於通過價值鏈和利益相關者推動環境政策表示不確定或沒有準備好。大部份受訪者均表示,需要的支援包括獲得行業的基準數據和清晰的 ESG 指引,以及政府資助 ESG 項目的啟動費用和行業參考案例。
81%受訪者表示不清楚香港政府目前提供的 ESG 相關資助,逾九成受訪者認同政府加強對 ESG 的支援會有助企業實踐 ESG 要求的意願。研究團隊亦發現超過50 名員工的企業在可持續採購、碳和溫室氣體排放、產品和服務品質及安全、多元、平等和共融,以及公平勞動守則等方面,比中小企有著明顯的重視和投入,顯示後者推行 ESG 時需要更多支援和教育。
調查團隊就加強業界對 ESG 的認識和支援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1. 宣傳與教育:政府應加強宣傳 ESG 項目,如智慧及綠色物流專業培訓計劃、綠色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新能源運輸基金等,加強業界對ESG 重要性的認識。
2. 支援業界:政府可考慮為中小企提供適切支援,以鼓勵企業參與 ESG 項目,特別是綠色相關項目的投入;並研究向以企業為單位的申請者提供不同程度或附帶條件的支援,例如企業在申請政府資助時,需證明公司已實行某類型或程度的 ESG 相關工作。
3. 指引與案例:建議政府與運輸物流業界合作,制定清晰的 ESG 實踐指引,並提供國內外成功案例作為參考。
4. 企業進度:申請政府資助時,企業需確保公司內的 ESG 相關工作達到要求的水平。
5. 業界協作:企業與同業公會應加強協作,確保業界最新的情況獲得充分反映。
6. 技術支援與協作:政府應建立技術支援和協作平台,推動可持續項目的發展,以促進最佳實踐的共享。
7. 推廣成功案例:政府積極宣傳業界在 ESG 實踐方面的成功案例,鼓勵更多企業參與。
另外,研究團隊亦分析了將棕地或綠化地改作物流用地的海外案例,為香港提供可持續物流用地發展的參考。例如英國萊斯特(Leicestershire)、維根(Wigan)等數個成功將綠化地活化為物流園區的項目,吸引了 DHL、亞馬遜等大型物流企業進駐。這不僅為附近地區創造就業機會,更成功為物流企業訂立符合碳中和的要求,包括建築標準需達到綠建環評及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的綠色建築評估要求、在貨倉倉頂安裝太陽能板及在物流園區內使用新能源車輛和設備等。
香港政府公布本港的綠化地達 16,700 多公頃,但已確認可發展的土地面積僅佔少數。團隊建議政府可考慮進行更多相關研究,探討增加可持續物流用地面積的可行性;同時可參考外地和內地的成功例子,研究在未來的北部都會區、洪水橋新發展區,以可持續物流用地發展模式去發展現代綠色智慧物流園。



Related Posts
香港恒生大學45周年校慶「不一樣的平凡」音樂會
今年是香港恒生大學45周年校慶,為慶祝這個歷史時刻,恒生大學將於9月18日(星期四)晚上八時正於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不一樣的平凡」音樂會。是次音樂會除了慶祝校慶外,更是為「校園策略發展基金」籌款。由於音樂會意義深長,獲得城中名人、歌唱家、校友、學生、教職員、恒生大學小交響樂團及合唱團表演支持,何順文校長今年亦會再聯同一眾特別嘉賓合作表演,為大家帶來一個「不平凡」的晚上。音樂會門票即將公開發售,敬請大家密切期待,並誠邀大家捐款支持「校園策略發展基金」。恒生大學從恒生商學書院、恒生管理學院發展至今,有近半世紀歷史的M座大樓及其他早期的建築物均面對老化失修問題,需大幅修葺及翻新,需資頗鉅。此外,大學學生人數持續上升,並計劃陸續開辦新課程及增加教研項目,因此課室及校園設施已不敷應用。「校園策略發展基金」一方面用以應付日益龐大的樓宇復修開支;另一方面,因應大學樓宇面積嚴重不足,計劃逐步擴建以善用本身土地,故現正積極籌募「校園策略發展基金」,目標能進一步完善大學設施,我們需要您們的支持及參與。音樂會詳情,請瀏覽︰hsuhkconcert.hsu.edu.hk。
香港恒生大學第十四屆君子企業獎頒獎典禮及商界領袖論壇
香港恒生大學第十四屆君子企業獎頒獎典禮暨商界領袖論壇(“典禮”)將於2025年6月27日舉行。這一盛事將見證今年獲獎者的卓越成就,並作為促進行業領袖之間討論的重要平台。在典禮中,我們將公布香港恒生大學第十四屆君子企業獎的結果以及2025年香港恒生大學商業倫理指數。典禮詳情如下:日期: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時間:下午 4:00 至 5:00(茶會接待) 下午 5:00 至 7:00(頒獎典禮)地點:香港恒生大學利國偉教學大樓2樓演藝廳語言:粵語我們很榮幸邀請到香港恒生大學校務委員會成員張江亭先生擔任典禮嘉賓。張先生將對香港瞬息萬變的營商環境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發表其見解。今年的商界領袖論壇主題為「如何將君子五德融入ESG與商業實踐中」。我們很高興邀得德國寶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嘉賢教授, JP,以及岱麟生態系統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陳麗欣博士,對主題進行深入探討。請在2025年6月24日(星期二)或之前透過下方連結報名參加活動。https://forms.office.com/r/auKTribYsW
一年級入學網上講座系列(為文憑試考生及家長而設)
香港恒生大學將於2025年7月透過網上平台ZOOM舉辦一系列講座,全方位支援文憑試考生及家長,恒生大學教務處代表將介紹最新入學資訊及放榜後招生安排,讓公眾更了解入學要求及收生準則。活動設有即時問答環節,參加者有機會與教務處代表作即時交流,深入了解放榜後報名需要注意的事項。臨近放榜,不少應屆文憑試考生及其家長會為放榜後的課程選擇而煩惱。有見及此,恒生大學邀請了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代表葉偉民先生,為大家深入淺出講解大學選科需要考慮的不同要素,讓文憑試考生重新審視其學科選擇,提升入讀大學機會。有關講座詳情如下:第一場入學講座(放榜後招生安排)日期: 2025年7月3日(星期四)時間: 晚上6:30-7:30主講: 香港恒生大學教務處代表 第二場興趣與數據:大學選科關鍵策略日期: 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時間: 下午2:30-3:15主講: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代表葉偉民先生 入學講座(放榜後招生安排)日期: 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時間: 下午3:15-4:00主講: 香港恒生大學教務處代表 以上講座將以廣東話講授。 形式:透過網上平台ZOOM進行,講座登入詳情將以電郵通知成功登記的參加者。如你有興趣參加,請按這裡報名,講座名額有限,額滿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