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香港恒生大學與亞太高等教育研究聯盟(Asia Pacific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Partnership, APHERP)於2025年4月29日至30日聯合舉辦「2025年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會議」,吸引來自超過12個國家及地區近300位學者、政策制定者及學生參與。會議旨在激發學界對高教國際化的深入反思,並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具體建議,助力亞洲城市打造具全球影響力的教育樞紐。是次會議在恒生大學沙田校園及位於西九文化區M+ 大樓的恒生大學市區中心「創意薈」舉行。會議主題為「探索高等教育國際化:比較觀點與國際經驗」,聚焦學生流動、跨境教育、國際合作夥伴關係、全球課程融合等關鍵議題,促進亞太地區與全球高等教育界的深度交流與協作。來自香港、內地、台灣、美國、英國、哥倫比亞、土耳其、伯利兹、迦納、尼日利亞、墨西哥及菲律賓等地的學者均有參與,展現會議的國際化廣度與學術深度。會議開幕禮由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致歡迎辭,並邀得特區政府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博士和立法會議員顏汶羽博士致開幕辭。施博士表示,恒生大學為香港卓越的自資高等院校,並強調自資高教界在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方面的重要角色。他指出,自資院校憑藉其靈活性和應變能力,能迅速適應市場變化,培育未來人才。會議發表及展出合共80篇最新高等教育研究論文和學術海報,涵蓋高教政策、教育創新、國際化策略與教學實踐等多元議題,為與會者提供豐富的學術交流平台,啟發跨領域對話與合作契機。會議首場圓桌論壇以「探索亞洲國際高等教育樞紐:公立與私立大學的角色」為題,由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主持,前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主席張炳良教授、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教授、台灣中正大學副校長詹盛如教授等重量級學者參與,共同探討亞洲在全球高等教育體系的戰略角色與制度創新,亦會提出具建設性的政策以支援及促進高教國際化。活動另一大亮點,是匯集來自全國 18 所知名師範大學及教育學院領袖的圓桌論壇。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廈門大學及南京師範大學等的學術領袖,聚焦探索創新的教學與研究項目,推動人文與社會科學與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的深度融合,促進跨學科協作,回應當代社會的多元挑戰與需求。為期兩天的會議亦設多場主題演講,邀得來自香港大學、牛津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的學者,分享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關鍵問題。香港大學榮休教授程介明教授指出,教育必須先注重培育人性與關懷,賦予全人發展,而非單純出於經濟考慮,特別在人工智能當道、社會挑戰日益嚴峻的世代,回到教育初心尤其重要。來自牛津大學及布里斯托大學的Simon Marginson教授以「高等教育的地緣政治新局:西方本土主義與去全球化的衝擊」為題,分析西方地緣政治重組對國際學術交流的深遠影響,認為東亞將成為新一代合作樞紐。台灣政治大學的侯永琪教授探討微學分制度在亞洲的崛起與挑戰,呼籲建立更健全的品質保證與認證機制。倫敦大學學院的Andy Green 教授揭示英國年輕世代面臨「學歷貶值」與就業不穩的雙重壓力,強調全球高教需更公平與可持續發展。會議期間,兼任APHERP聯合總監的莫家豪教授主持APHERP會員加盟儀式,六所世界知名大學,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杜倫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及廈門大學正式加入合作網絡。莫教授表示:「這些頂尖學府的加盟,不僅彰顯APHERP在國際高教研究的號召力,更象徵我們攜手推動教育創新與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博士致開幕辭 由恒生大學與亞太高等教育研究聯盟聯合主辦的「CHER 2025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會議」,匯聚逾12地區近300名政策制定者及學者翹楚,共同探討高教國際化新趨勢。由恒生大學與亞太高等教育研究聯盟聯合主辦的「CHER 2025 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會議」,匯聚逾12地區近300名政策制定者及學者翹楚,共同探討高教國際化新趨勢。 六所頂尖學府加盟成為APHERP會員,正式加入合作網絡。

2025年4月29日 香港恒生大學承蒙尖沙咀街坊福利會慷慨捐贈港幣五百萬元,支持大學的校園策略發展基金。為答謝該會一直以來的支持,恒生大學特別將羅許潔珊大樓N501多用途廳命名為「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學術中心」,並於今日(4月29日)舉行感謝暨命名典禮。典禮由尖沙咀街坊福利會理事長蘇仲平院士、監事長林祖光先生、恒生大學校董兼籌募及捐款委員會主席潘燊昌博士及校長何順文教授一同主禮,超過 120位嘉賓及恒生大學教職員友好出席,見證及慶祝這一重要時刻。恒生大學得以蓬勃發展,有賴社會各界的鼎力襄助。尖沙咀街坊福利會一直以來心繫香港高等教育,與大學攜手同行,建立深厚的合作關係。自2020年起,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向恒生大學學生捐助獎學金及助學金,惠澤無數學子。何順文校長表示:「今次恒生大學承蒙蘇仲平理事長與各位理事的厚愛,支持大學校園策略發展基金,充分體現他們對大學的信任、肯定及鼓勵。」蘇仲平理事長表示:「尖沙咀街坊福利會一直堅定不移地透過各種福利和教育項目,服務社區,特別是支持長者及弱勢社群。我們又積極推動本港教育發展,資助本港各大學院。為表彰本會第27屆理監事的卓越貢獻,他們的芳名將鐫刻於學術中心的牌匾上作永久紀念。學術中心將成為教育界和社區的橋樑,共同培育更多青年領袖。」「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學術中心」用途廣泛,可舉辦學術研討會、文化活動及大型講座等項目,提供全方位的學習和交流平台。學術中心的設立旨在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充分配合恒生大學獨特的「博雅+專業」教育模式,支持並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多元技能,讓他們成為具明辨思維、創新力量、人文關懷、道德價值和社會責任的人才。 (左起)林祖光監事長、蘇仲平理事長、潘燊昌博士及何順文校長進行支票致送儀式。 潘燊昌博士及何順文校長代表恒生大學致送紀念品,與尖沙咀街坊福利會代表在台上大合照。 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學術中心揭幕儀式大合照 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學術中心今日正式揭幕。 何順文校長感謝尖沙咀街坊福利會,支持大學校園策略發展基金,為大學發展出一分力。 蘇仲平理事長致辭時表示學術中心開幕後,將與恒生大學共同培育更多青年領袖,服務社會。

2025年4月3日 正出訪英國的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和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昨日(4月2日)代表大學與牛津大學赫特福德學院(Hertford College)簽署合作備忘,加強雙方在學術交流和研究上的合作。何校長與莫副校長此行亦訪問了牛津大學沃夫森學院(Wolfson College)的牛津全球學會,探討在哲學、政治及經濟學領域的課程合作。兩人早前也造訪了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管理學院,兩校將於今年6月合辦研究生夏季交流課程。何校長又在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分享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領導力和教育。為積極回應香港政府持續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恒生大學與牛津大學全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合作,於4月3日至4日在牛津大學合辦全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年會(CGHE 2025 Conference)。何校長和莫副校長將參與會議的特別論壇,探討地緣政治如何影響國際學生的流動性和國際教研合作,參加論壇的學者來自日本、韓國、內地、香港、台灣和英國。何校長又將發表演講,推廣香港作為領先國際高等教育中心的最新發展,並分享恒生大學獨特的「博雅+專業」教育模式。 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右二)與牛津大學赫特福德學院暫任院長Patrick Roche 教授(左三)簽署合作備忘 校長何順文教授在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分享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領導力和教育

2025年4月2日 香港恒生大學今日(4月2日)舉行「文藝在恒大『演讀 X 多媒體穿越劇場 』」,活動由恒生大學學生以「演讀」的方式重新詮釋著名音樂劇《拉硬柴的夢遊騎士》,並設座談會,邀請觀眾一同踏上探索夢想與現實的旅程。劇目《拉硬柴的夢遊騎士》由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榮休院長方梓勳教授及副院長陳嘉恩博士翻譯,並由著名導演、編劇和評論人蔡錫昌先生擔任導演。八位恒生大學學生在蔡先生指導下,精心排練和準備,將這部經典作品以「演讀」的方式呈現,並配合專業的燈光效果,務求將原著深刻的寓意深入人心,為觀眾帶來嶄新的感悟。《拉硬柴的夢遊騎士》翻譯自戴爾‧魏瑟曼(Dale Wasserman)的作品《Man of La Mancha》,原著於1965年在紐約百老匯劇院首演,獲得空前成功,並獲該年度的東尼獎和紐約劇評人獎。《Man of La Mancha》以戲中戲手法,演繹四百年前西方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大文豪賽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的著作《唐吉訶德》(Don Quixote)。 蔡錫昌先生(左一)及恒生大學學生以「演讀」的方式重新演繹殿堂級音樂劇《拉硬柴的夢遊騎士》 (左起)恒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譚國根教授、蔡錫昌先生及方梓勳教授出席座談會。

2025年3月22日 香港恒生大學質量標準與管理中心獲森拓建設集團捐贈港幣700萬元。在2025年3月22日舉行的中心開幕暨捐贈典禮上,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表示樂見中心與業界攜手合作釐定各主要行業的新質量標準,這對大灣區和未來全球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森拓建設集團董事長孔聖翔先生指出,中央政府鼓勵提升質量標準以應對環球競爭,他寄望中心能喚起業界對質量管理的關注,引導他們符合標準成為行業標竿。中心聯席總監周家賢教授重申中心會以應用研究和培訓來推動質量與創新文化,協助企業落實質量管理上的工作。 森拓建設集團董事長孔聖翔(左二)將港幣700萬元的支票交予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右二)作為支持質量標準與管理中心在應用研究和培訓上的工作。香港恒生大學協理副校長(知識交流)兼中心聯席總監梁偉強博士(右一)和中心聯席總監周家賢教授(左一)陪同雙方合照。 森拓建設集團孔聖翔董事長(左三)與香港恒生大學協理副校長(知識交流)兼中心聯席總監梁偉強博士(右三)簽署及交換合作備忘錄。何順文校長(右二)、周家賢教授(右一)、陳祺興博士(左二)和徐海挺先生 (左一)一起合照。 超過40位業界領袖、機構代表和教授出席香港恒生大學質量標準與管理中心的開幕暨捐贈儀式。

文藝在恒大「演讀 X 多媒體穿越劇場」呈獻 殿堂級音樂劇《拉硬柴的夢遊騎士》 8位來自不同學系及年級的恒大學生憑著對戲劇的熱忱,在著名導演、編劇兼評論人蔡錫昌先生的指導下,以「演讀」方式重新演繹殿堂級音樂劇《拉硬柴的夢遊騎士》,詳情如下:日期: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時間:第一場 : 下午 12:30 至 2:30第二場 : 下午 4:30 至6:30*兩場均提供輕食[請提前 15 分鐘入座]地點:利國偉教學大樓2樓演藝廳 (D201)語言:廣東話、普通話、英語iGPS:恒大學生出席可獲得1 iGPS預留座位:請按此 (名額先到先得)活動費用全免,歡迎恒大學生及教職員蒞臨欣賞。查詢:文藝在恒大電郵: arts@hsu.edu.hk  

2025年2月9日 香港恒生大學今年成立HSUHK Team,鼓勵大學社群多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今日(2月9日),近150位恒生大學學生、教職員及校友組成HSUHK Team,參與香港馬拉松各級賽事,參與人數打破歷年記錄,展現恒生大學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毅力。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副校長(機構發展)陳天恩博士、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女士、協理副校長(知識交流)梁偉強博士等管理層均到場支持HSUHK Team成員。恒生大學學生組成的啦啦隊亦於賽道沿途為健兒打氣,充分體現大學社群的團結及凝聚力。恒生大學更安排按摩師於銅鑼灣運動場的恒生大學攤位為跑手提供按摩服務。 恒生大學管理層與一眾HSUHK Team成員及工作人員在銅鑼灣運動場前合影留念 恒生大學「啦啦隊」成員於沿途支持HSUHK Team成員,為他們打氣。

2025年2月7日 恒生大學於2025年2月7日舉行新春傳媒茶聚,校長何順文教授聯同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和副校長(機構發展)陳天恩博士出席,與傳媒代表分享大學45周年校慶活動、最新的課程發展和教學設施、校園可持續發展成就、國際合作和創新創業教育等議題。何校長同時揭曉今年恒生大學的年度字──「醒」,寓意今年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進一步甦「醒」。此外,全球對近年冒起的極端自由進步主義覺醒運動(Woke)帶來的負面影響再覺「醒」,說明任何政策都要取得平衡及務實,不可過分理想主義。今年是蛇年,大學盼望市民如同靈蛇一樣「醒」目,靈活應變和創新。大學亦安排傳媒參觀位於創意人文館的「李家誠創新實驗室」和多媒體空間。實驗室設有先進的「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設備,結合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等技術,為影像創作者呈現真實的視覺效果,增強沉浸式體驗。相關設備耗資逾港幣1,000萬元,開放予全校師生使用,以加強大學社群的數碼傳播素養。 今年是香港恒生大學建校 45 周年,校長何順文教授(左二)聯同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右二)、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左一)和副校長(機構發展)陳天恩博士(右一)簡介校慶活動。 校長何順文教授揭曉恒生大學今年的年度字:「醒」 「李家誠創新實驗室」內先進的「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設備

2025年1月23日 2025年為香港恒生大學建校45周年,大學於2025年1月23日舉行「恒生大學45周年校慶啟動禮」,為一連串的慶祝活動揭開序幕。同場亦舉行「恒生大學2025年馬拉松隊授旗禮」。校慶啟動禮由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45周年校慶籌委會聯席主席程永康校友及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女士主持。何校長致辭時感謝所有持份者自1980年代初大學前身恒生商學書院成立以來的貢獻,包括創校先賢、歷任校董會和校務委員會成員、教職員、學生、校友、捐贈者、合作伙伴以至香港政府,讓大學在教學、研究及服務上長足發展,推動社會前進。建校45周年慶祝活動包括3月13日的45周年校慶酒會暨香港恒生大學—基金10周年誌慶、9月18日於香港大會堂舉行的校慶音樂會,以及12月13日舉行的綠色山遊。各院系部門亦會在年內舉辦不同的學術會議、展覽、比賽、嘉年華等,與師生、校友同享校慶喜悅。在同一喜慶場合,何校長亦授旗予大學的馬拉松隊,激勵參加2月9日香港馬拉松的隊員。今年參加賽事的恒生大學學生、教職員及校友共有近150人,打破歷年記錄。何校長授旗予隊伍代表,象徵大學對參加者的支持和祝福。 恒生大學45周年校慶啟動禮由何順文校長(中)、45周年校慶籌委會聯席主席程永康校友(左)及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女士(右)主禮。 「恒生大學2025年馬拉松隊授旗禮」,象徵恒生大學對參加者的支持和祝福。

2024年12月4日 香港恒生大學一連兩日舉行2024 年度畢業典禮,頒發學士和碩士學位予逾2,000名畢業生。恒生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及副主席錢乃駿先生分別擔任典禮的主禮嘉賓,多名校董和校務委員亦出席,與應屆畢業生分享喜悅。校長何順文教授在典禮上致辭祝賀應屆畢業生,並勉勵畢業生身為全球公民,應能透過行動,包括制定創新方案來幫助解決當今緊迫的全球挑戰,包括氣候變遷、地緣政治對立、貧窮、社會不平等、老年化社會及金融體系不穩定等迫切問題。他引用三位校友與學生團隊獲獎個案,表揚他們以創新方案分別協助解決環保、預防災害和社會共融問題。他又寄語畢業生讓人文與科技成為夥伴,對世界作出有意義的改變,但同時提醒不應過度依賴人工智能(AI),要注意當中的風險。他指出:「使用 AI 做決策時,必須從人性及倫理層面作充分考量,而人類智慧與人文關懷應是超越其他因素的基礎。畢業生應及早認識自我並建立個人價值觀,由自己做決定而不是被AI控制。」何校長表示,高等教育的價值並非以成績或收入來衡量,應著重從跨學科學習過程所經歷的成長,從而為社會帶來更深遠影響。他祝願畢業生在未來工作與人生找到價值和滿足感。鄭慕智博士和錢乃駿先生恭賀畢業生,並很高興見證他們人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他們提到畢業不僅是慶祝過去幾年的努力,更慶祝即將迎來的人生新篇章,又勉勵畢業生須繼續學習、探索和挑戰自己,不論順境或逆境,都要保持自信及堅強。典禮上亦頒發了 2023-24 年度「香港恒生大學卓越教學獎」,嘉許在教學表現卓越的教師,以及表揚他們在教學上持續追求進步所作出的貢獻。今年共有6名得奬者,包括蔡曉瑩博士(藝術設計系)、林立基先生(會計學系)、李美儀女士(計算機科學系)、李偉業先生(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鄔欣燕女士(經濟及金融學系)及余浩然博士(計算機科學系)。校長致辭(文字完整版,只有英文):請按此 何順文校長恭賀畢業生 恒生大學吉祥物「恒恒」與一眾畢業生合照 恒生大學畢業生慶祝邁向人生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