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6日香港恒生大學(恒大)在2021年3月16日舉辦「2021校慶日青年發展講座」,由香港特區政府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及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方奕展擔任主講嘉賓,並由恒大校長何順文主持講座及與嘉賓對談,分享題目為「青年在可持續發展的參與及挑戰」。講座吸引約300名來自社會各界代表現場或網上參與。聯合國在2015年底推動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而是次講座集中探討年輕人在環境保護與社會共融的參與及挑戰。何順文校長表示,雖然抗疫、紓困及重建經濟是現今社會最受關注的議題,但社會各界亦應繼續推動可持續發展,希望是次講座提供一些新見與啟示。方奕展主席認為可持續發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範疇甚廣,「我建議年輕人選擇一個觸動你、令你感興趣的可持續發展議題,長時間深入了解和學習,逐漸發揮貢獻。」他亦鼓勵家長成為年輕人的同行者和輔助者,建議他們不斷自我增值,緊貼社會發展趨勢,協助年輕人探索和參與可持續發展。何順文校長坦言,年輕人參與及推動可持續發展有不同途徑,寄語社會和年輕人都要學慬建立抗逆力,也要培養虛心聆聽、互相尊重和包容共融的態度。他說:「每一代都有其面對的挑戰和機遇,但我深信保持良好的溝通關係有助各方找出共同的價值。」 何順文校長(右)與方奕展主席對談,分享對可持續發展的見解。 何順文校長認為,每一代都有其面對的挑戰和機遇,強調保持良好的溝通關係有助找出共同的價值。 方奕展主席鼓勵家長成為年輕人的同行者和輔助者。 何順文校長(右)致送紀念品予方奕展主席。

2021年2月23日 香港恒生大學(恒大)於2月23日舉行傳媒新春聚會,校長何順文教授與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向出席的傳媒代表拜年,共慶新春。一如以往,何校長即場揭曉該年的恒大年度字,並介紹大學最新發展及收生策略等。 今年的恒大年度字為「機」字。何校長表示,疫情讓恒大師生有機會反思,應如何呼應社會需求,同時帶來許多契機,例如應用創新的教學軟件和方法。 校長向傳媒分享最新課程發展、收生情況、最新「校長推薦入學計劃」特別版及榮譽學院活動等。校長亦介紹了恒大新成立的初創企業及中小企資源中心,一方面為同學提供多元化及全面的學習體驗,另一方面期望為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出謀獻策。 今年的恒大年度字為「機」字。 恒大校長何順文揭曉今年的恒大年度字。 恒大校長何順文向出席的傳媒代表介紹大學最新發展及收生策略。 恒大校長何順文與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向出席的傳媒代表拜年,共慶新春。

2021年1月19日香港恒生大學宣佈委任鄭子云教授為何善衡博士銀行及金融學教授。鄭教授因其在學術研究、教學和社會服務領域上擁有傑出成就而獲委任。加入香港恒生大學之前,鄭教授為香港理工大學金融學教授及可持續經濟與創業金融中心主任。鄭教授於1989年取得美國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鄭教授曾為研究資助局多個委員會成員,透過視察院校(其中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幫助評估項目建議書和計劃。鄭教授亦擔任香港醫院管理局公積金計劃投資委員會成員。同時,鄭教授是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顧問,為不丹首次發行主權綠色債券及隨後的資本市場改革提供顧問諮詢。鄭教授的研究興趣包括投資銀行、金融科技、財富管理、投資管理和風險管理。鄭教授於多份領先的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學術文章。鄭教授已於2021年1月4日履新,並擔任商學研究所主任。他將領導商學院其他初級教授的研究工作,並致力尋找機會與商界和學界合作,研究有關資本市場的當代問題、消費者與組織行為、跨文化管理與國際市場、道德與可持續發展(包括君子獎)及教育學、教學和案例等等。 鄭子云教授 – 香港恒生大學何善衡博士銀行及金融學教授

2020年10月31日近年全球政治及經濟環境急劇轉變,新冠肺炎疫情更對全球經濟造成沉重打擊,企業經營面對重重挑戰。有見及此,香港恒生大學(恒大)與《亞洲週刊》合辦「營商智慧及產業方略:亞洲中國視野網上證書課程」,並於10月31日假恒大校園舉辦壓軸活動—「校長X 總編論壇:疫情後對資本主義和企業責任的反思」,由恒大校長何順文和《亞洲週刊》總編邱立本主講,雙方就資本主義、企業責任與管治及全球化等方面進行討論,共同探討社會及企業如何建構一個新型及更具人文關懷的綠色資本主義社會。活動共五百人以現場或網上形式出席。何順文分享時指出,新冠肺炎危機揭露當代放任資本主義存在已久的問題,大家應重新思考政經社會制度、生活和工作方式。「對很多企業而言,疫情無疑是一次嚴重衝擊,同時也是一次反思的機會,讓大家去探索社會經濟在疫情過後應如何改革進化。」他認為資本主義需要「大重整」,提倡「利益相關者為本經濟」。他舉例說,在疫情高峰期,有些企業從危機中謀取暴利,另一方面,卻有更多企業自覺地加緊愛護員工、重視顧客、支援社區、公平對待供應商及愛護環境等。他建議共同建立一個更強韌更抗風險的經濟體系,以應付下一次或更多的危機,每個行業、機構和利益相關者都要轉化,構建一個更具人文關懷、負責任的可持續「綠色資本主義」。邱立本在分享時表示,中國的另類制度方略在過去十年出現翻天覆地的轉變,包括建立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推出移動支付、網購及共享經濟普及化。他預計,創新科技將繼續推動中國未來十年在基建、金融、農村及醫療等方面發展,例如人工智能、區塊鏈、雲端及5G,有助建立新航天系統及改善醫療技術。另一方面,電子貨幣及電子支付,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願景。他又認為,在經濟與科技自立自強時,中國未來應建立新的社會倫理,保護弱勢群體,協助農民及退役軍人脫貧,同時讓企業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讓所有的利益相關者發揮最大的貢獻。論壇開放問答環節,現場及線上參加者均踴躍提問。問題涉獵不同範疇,包括各國對疫情的應對措施、全球化對各國帶來的衝擊、國家發展新指標等,講者與參加者互相交流,氣氛熱烈。活動相片集 香港恒生大學與《亞洲週刊》合辦「校長 X 總編論壇」,由恒大校長何順文(左)及《亞洲週刊》總編邱立本(右)主講。 恒大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左一)、《亞洲週刊》總經理翁敏芝(左二)、恒大校長何順文(中)、《亞洲週刊》總編邱立本(右二)及恒大大中華研究中心主任高朗(右一)合照。 恒大校長何順文期望構建一個更具人文關懷、負責任的可持續「綠色資本主義」。 《亞洲週刊》總編邱立本表示,創新科技將繼續推動中國未來十年在基建、金融、農村及醫療等方面發展,但要建立新的社會倫理。 論壇開放問答環節,現場及線上參加者均踴躍提問。

2020年8月24日超過300名恒大學生於2019/20年度獲政府自資專上獎學金計劃頒發獎學金,包括「卓越表現獎學金」、「最佳進步獎」、「才藝發展獎學金」、「外展體驗獎」及「展毅獎學金」,總額逾港幣600萬元,以表揚他們在學業、藝術、運動及創新等方面的優秀表現。獲獎學生人數及獎學金金額為歷年之冠。就讀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榮譽)學士三年級的陳穎華同學,是「展毅獎學金」的得獎者之一。她雖有嚴重聽障,卻一直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努力學習鋼琴及低音大提琴。她衷心感謝學校的支援,讓她更容易投入校園生活。「學校為我添置了一款專為聽障人士使用的無線咪高峰,讓我能夠在嘈雜的環境及遠距離情況下清楚聆聽老師的講解;而老師的積極鼓勵及校方的特別考試安排,亦激發我繼續研習日文。」展望未來,她希望投身資訊科技行業,學以致用,回饋社會。憑著運動才能方面的傑出表現,修讀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專修會計學)的許桂華同學獲頒發「才藝發展獎學金」。她從小接受壁球訓練,在大學三年級時前赴芬蘭交流並於當地繼續受訓,更在芬蘭Professional Squash Association舉辦的國際壁球賽事中取得第六名。「以往我在東南亞地區的比賽都是與亞洲人作賽,這次比賽能與歐洲選手切磋,當中不乏國家隊成員,機會相當難得。」她於2016年創立恒大壁球隊並擔任隊長,帶領隊員屢創佳績。她希望能秉持運動員精神,傳授累積的經驗和技術給其他隊員,推動壁球隊更上一層樓。 陳穎華感謝恒大提供不同支援 許桂華(右四)在芬蘭國際壁球賽事勇奪佳績

2020年5月4日 第四屆恒大商業新聞獎特刊 香港恒生大學(恒大)傳播學院今天(5月4日)公布第四屆「恒大商業新聞獎」得獎名單。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為活動錄製短片,向得獎者道賀,他形容每一份得獎作品都是得獎者的心血結晶,獲獎是實至名歸。陳茂波司長說:「大家正在見證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這對於記者,特別是負責經濟及商業新聞的記者來說,可以說是極具挑戰,也是相當難得的經驗,正如新聞行內常說的:『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大家今天所做的每篇報道,都會為社會紀錄一段段重要的時刻。」陳茂波司長又指出,要做出一份好的新聞作品從來都不容易,除了要內容準確持平外,更需要每位記者專業用心,努力不懈地發掘新角度、新視野,才能為觀眾讀者帶來更深入、更具啟發性的思考。恒大校長何順文教授表示,恒大商業新聞獎邁進第四屆,希望藉活動鼓勵商業新聞從業員發掘創新題材、傳送優質的商業新聞報道,為本港社會及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具參考價值的資訊。何校長說,今年適逢恒大建校四十周年,校慶主題為「承傳博雅、啟迪專業」,他深信恒大傳播學院一直持守這份精神,積極與業界聯繫,成為師生與業界之間的橋樑,裝備學生成為未來傳媒界的中流砥柱,為社會作更深遠的貢獻。恒大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表示,今屆商業新聞獎反應熱烈,500多份參賽作品水準卓越,當中獲得眾多專業評審認同的得獎作品更能向社會大眾展現何謂專業、優質、啟發思考的商業新聞。她期望活動繼續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引起大家的討論和反思,以推動業界及教育界的發展與進步,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由恒大傳播學院主辦的第四屆「恒大商業新聞獎」設有九大範疇獎項,涵蓋商業與財經新聞各個領域。今屆參賽作品超過500份,近300名新聞從業員報名參加,70名來自不同界別的專業評審,就作品的新聞價值及影響力、報道及寫作技巧、原創及獨家、報道質素、分析能力及視覺表達等多方面評分,選出得獎佳作。本年的得獎媒體包括:(排名不分先後)無綫電視、有線電視、Now TV、鳳凰衛視、商業電台、香港電台、香港01、iMoney智富雜誌、信報財經月刊、明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南華早報、香港經濟日報、文匯報、香港商報、中國日報。姚曼儀女士(南華早報)獲頒「年度商業新聞記者獎」,趙桐曲女士(香港商報)則獲頒「年度新晉商業新聞記者獎」。恒大商業新聞獎網頁: https://bjawards.hsu.edu.hk

2019年4月25日 恒大於「《亞洲週刊》三十一週年酒會暨頒獎典禮」上獲頒「2018亞洲卓越品牌大獎」,以表彰恒大的教學理念與實踐,及突顯恒大在亞洲地區的領導地位。 恒大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出席頒獎禮及代表恒大領獎。 世界華文媒體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聰女士頒獎予恒大。 得獎者大合照 傳媒報道: 1. 亞洲週刊與全球中文命運共同體(亞洲週刊) 2. 亞洲週刊與全球中文命運共同體(明報)

2019年3月16日 香港恒生大學(恒大)3月16日假金鐘萬豪酒店舉行「2019校慶日暨大學正名晚宴」,逾500位來自各界的嘉賓到場參與,共同見證恒大發展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擔任主禮嘉賓,祝賀恒大踏上新里程。出席嘉賓包括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先生、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院士、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主席張炳良教授、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雷添良先生、恒大校董會主席鄭慧敏女士、恒大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及一眾校董會及校務委員會成員。 恒大校董會主席鄭慧敏女士致辭時感謝特區政府的支持和肯定,令恒大成為首間按政府頒佈的《成為私立大學的路線圖》準則授予大學名銜的自資院校。她感謝各持扮者的協助及前人的貢獻,並表示恒大將繼續秉持一貫的教育方針,培育青年全人發展,致力成為區內具領導地位,並以博雅教育為主導的非牟利私立大學。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致辭時說:「恒生大學的大學之路,展示了私立大學如何為學生提供多元選擇,令香港的高等教育體系更多元化,並讓社會各界為高等教育共同貢獻資源和力量,令學生受惠。我感謝恒生大學過去40年為香港所作的貢獻,期待恒生大學在往後的日子繼續穩健發展,為香港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表示恒大獲正名除了肯定了各創辦人的願景和理念,同時對恒大同寅八年來的努力給予認同。 校長何順文教授衷心感謝社會各界對恒大的支持。恒大未來將秉承「博學篤行」的辦學理念,全面落實《五年策略發展計劃》,開拓更多創新及多元化課程,為社會培育更多才德兼備的專才和領袖。 晚宴上,特首聯同恒大管理層與一眾主禮嘉賓參與新里程誌慶儀式及祝酒,標誌著恒大踏向成為不一樣私立大學的新里程。恒大亦於當晚向近期主要捐款人頒發紀念品,以感謝他們對學校發展的鼎力支持。席間,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校務委員唐慶綿女士、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校友翁清茹小姐及恒大小交響樂團表演助慶,與嘉賓度過了一個愉快溫馨的晚上,並為大學籌得一筆發展經費。 特首林鄭月娥女士期望恒大為香港成就一所不一樣的私立大學。 香港恒生大學校董會主席鄭慧敏女士表示,恒大致力成為以博雅教育為主導的非牟利私立大學。 香港恒生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分享對恒商改組為恒管,再正名大學的感受。 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表示,恒大會全面落實《五年策略發展計劃》。 特首林鄭月娥女士(左七)、校董會主席鄭慧敏女士(左六)、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右六)、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先生(左五)、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院士(右五)、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主席張炳良教授(左四)、校長何順文教授(右四)、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雷添良先生(左三)、創辦人家族代表何子樑醫生(左二)與梁祥彪先生(右三)、上任校董會主席李慧敏女士(右二)、前任校董會主席梁高美懿女士(左一)及校董兼籌募及捐款委員會主席潘燊昌博士(右一),一起主持新里程誌慶儀式。 祝酒儀式,慶祝香港恒生大學開展歷史新一頁。 逾五百位來自各界的嘉賓一同出席恒大校慶暨正名晚宴。 請按此瀏覽更多晚宴照片。

2018年11月8日 香港恒生大學(恒大)正名啟動禮今天(11月8日)舉行。在恒大校董會及校務委員會成員、數百師生、教職員、及校友見證下,校董會主席鄭慧敏女士、校長何順文教授、常務副校長方梓勳教授、創辦人家族代表何子樑醫生伉儷與梁祥彪先生、學生會會長李翔鵠先生與校友會主席袁益霆先生,一起為恒大新名字與校徽揭幕,標誌著恒大開展歷史新一頁。 校董會主席鄭慧敏表示:「恒生管理學院正名為『香港恒生大學』是對大家多年來付出的肯定。我感謝香港特區政府,特別是教育局的支持。我亦代表校董會,感謝何校長及管理團隊、校務委員、教職員、學生、校友及捐贈者一直以來為恒管的發展作出貢獻。我們會繼續努力實現我們的願景 ─ 成為區內具領導地位的博雅型私立大學,培育更多對社會有承擔的青年領袖。」 校長何順文表示:「能正名成為香港恒生大學,一直是整個恒管大家庭的共同願望。經過8年的努力,如今終獲成果,除了要感謝各持份者的支持,包括香港特區政府的協助與認同、校董和校務委員會的領導、師生和職員的努力外,我們還對恒大及恒管前身恒商的創辦人,包括何善衡博士及利國偉博士等於38年前,憑藉他們對民間辦學的信念和遠大眼光,無私地捐資成立恒商表示謝意。我相信恒管的正名能為香港高等教育的生態發展帶來一股新動力,令社會繼續發揮民間資本和智慧來辦學,讓更多學生受惠。」 隨著恒大正式成立,應屆畢業生將於本年12月5日畢業禮上,獲頒授印有恒大名字及校徽的學位證書。其他恒管校友將會收到由恒大發出的證明信件,列明「恒生管理學院」已於2018年10月30日,在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批准下,正名為「香港恒生大學」。 香港恒生大學校董會主席鄭慧敏致詞。 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致詞。 校董會主席鄭慧敏(右四)、校長何順文(左四)、創辦人家族代表何子樑伉儷(左三及左二)與梁祥彪(右三)、常務副校長方梓勳(右二)、學生會會長李翔鵠(右一)與校友會主席袁益霆(左一),一起為恒大新校徽揭幕。 祝酒儀式,慶祝香港恒生大學開展歷史新一頁。 香港恒生大學校董會及校務委員會成員、數百師生、教職員、校友及持份者和社會人士,一同出席恒大正名啟動禮。

2018年10月31日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昨天(10月30日)通過授予恒生管理學院(恒管)大學名銜。恒管將正名為「香港恒生大學」及「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恒生管理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表示:「自2010年轉制為頒授學位院校以來,恒生管理學院一直不遺餘力為香港提供優質的自資學位課程,在香港高等教育界扮演著一個獨特和重要的角色。恒生管理學院今日正名為「香港恒生大學」,對香港高等教育發展而言,是一項重要的里程碑,有助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的地位。」 鄭慕智博士提到:「恒管得以正名,有賴創校先賢的卓越遠見,以及社會各界過去的支持和幫助,我再次代表學校師生向恒管所有持份者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謝意!2010年恒管成立,我已服務校董會至今,能夠見證學院正名大學這一歷史時刻,令我倍感榮幸。」 恒管校長何順文教授表示:「自從教育局於2015年頒布之私立大學的路線圖和準則之後,恒管成為首間認可自資學位頒授院校取得大學名稱。這代表政府及評審局肯定恒管在開辦課程的廣泛程度、研究能力、院校的規模及學生人數,以及管治及管理、財政可持續性、學術環境及質素保證等方面,均符合私立大學要求。未來日子,恒管將繼續秉持辦學理念,期望其獨特的「博雅+專業」教育模式更上一層樓,成為地區內一所不一樣、具領導地位、以博雅教為主導的非牟利私立大學。 私立大學於香港起步較遲,現在要急起直追,讓香港的高等教育生態更健康蓬勃發展。私立院校能有效運用民間的資本、民間的智慧辦學。私立大學也較具靈活性,自主性及多元化,能彌補公立大學的一些不足,以及讓學生及家長多一個教育模式去選擇。」 邁向新的里程,任重道遠,恒管將向更遠大的目標進發。恒管於2018年定立了五年策略發展計劃2018-2023「邁向新時代:不一樣的私立大學」,為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定立目標。策略發展計劃涵蓋五大重點領域,包括完善的課程架構、創新教學及研究、轉化式學生體驗、積極的公眾參與,與可持續校園及資源管理。 (左起)恒生管理學院副校長 (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恒生管理學院常務副校長方梓勳教授、恒生管理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恒生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教授、恒生管理學院署理副校長(學術及研究)及決策科學學院院長梁志堅教授、恒生管理學院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合照。 恒生管理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致辭 恒生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教授致辭 恒生管理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左)及恒生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教授(右)出席恒管正名「香港恒生大學」傳媒發佈會 (左起)恒生管理學院學生會會長李翔鵠先生、恒生管理學院副校長 (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恒生管理學院常務副校長方梓勳教授、恒生管理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恒生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教授、恒生管理學院署理副校長(學術及研究)及決策科學學院院長梁志堅教授、恒生管理學院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及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