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 2025年暑假,恒生大學藝術及設計系安排12位學生前赴日本,參與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推廣辦事處籌劃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25 ── 香港部屋《石之耳語》」的實習工作,親身體驗這個享譽國際的藝術界盛會。12位藝術及設計系同學從校內嚴格遴選中脫穎而出,獲得這個難得的實習機會。他們與參展的兩位藝術家張瀚謙先生和沈君怡小姐會面交流,了解《石之耳語》的創作意念,並學習維護展品的方法。同學們又組成「日文互助小組」,由日文能力較強的同學教導其他成員基本日語,充分體現團隊合作精神。有份參與的藝術設計文學士課程學生梁苑怡、文化及創意產業文學士學生陸嘉豪及石曉雲均表示,此次實習讓他們走進另一個世界,接觸香港較少見的戶外藝術祭,感受與香港截然不同的生活節奏與空間感。他們向當地居民和參觀者介紹作品,又跟參展者互動交流,充份應用在課堂所學的創意思維及藝術理論。他們認為此行提升對投身公共及社區藝術項目相關工作的興趣,並加深對大型藝術策展工作的認識,為未來職業生涯提供清晰的路向。創作《石之耳語》的參展藝術家沈君怡小姐表示,恒生大學學生在實習期間充當作品與參觀者溝通的橋樑,又協助帶領小型燈光裝置製作工作坊,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有賴他們的付出和努力。藝術設計系講師林兆榮先生認為,能親身感受當地的生活節奏與環境,從而轉化為藝術創作的重要養分,是學生此行最重要的收穫。他鼓勵學生多走多看,將生活所見所感轉化為創作素材,並將熱愛之事做到極致,在藝術的道路上持續探索和成長。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是全球最大型的國際戶外藝術節之一,展出來自日本及海外知名藝術家的作品,自2000年舉辦以來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前往。 (左起)藝術家沈君怡小姐、學生石曉雲、陸嘉豪、梁苑怡及藝術設計系講師林兆榮先生分享於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25參與大型藝術策展的點滴。 實習學生與藝術設計系系主任許焯權教授(右五)、林兆榮先生(左四)、香港藝術家張瀚謙先生(左五)及沈君怡小姐(左六)在香港部屋前合照。
2025年6月2日 香港恒生大學藝術設計系首辦年度展,展出30多名應屆畢業生作品。展覽以因系統錯誤而誕生的「幽靈文字」「彁」為主題,象徵畢業生的創作歷程從靈感乃至作品成形,皆始於種種偶然。有別於「有邊讀邊」的常態,「彁」被注入「Gone」的全新詮釋——象徵畢業生快將畢業、各自啟程。展品主題各異,當所有作品匯聚展場時,即創造出嶄新的語言。參觀者可在靈感交織的展場中,欣賞這因偶然而成的奇蹟,細味僅屬畢業生的獨特故事。「香港恒生大學藝術設計年度展2025 — 『彁』」詳情: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6月14日(週一至週日,包括公眾假期)開放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7時地點:馬頭角牛棚藝術村N12展場 網頁:https://aad.hsu.edu.hk/zh/香港恒生大學藝術設計系年度展2025/ 費用:免費 林靖彤同學的互動裝置作品《SyntaxError: Human》探討傳統思維與突破。林同學認為每個人都生活在一種模具中,欲打破固有思維則會被視為違反傳統思維,亦可能帶來孤立與懲罰,令人抗拒接受新事物,以及盲目遵循既有規則的麻木。 尹希怡同學的錄像裝置作品《高清動物世界》。尹同學觀察到街上各種監控告示圖案風格迥異,認為許多告示其實並無必要,因為真正裝有監控的場所無需特意告知,這些標誌更多只是一種威懾。她收集各式各樣監控告示,並代入閉路電視的角度,在一些不會放置閉路電視的地方進行定點拍攝。 陳藝峰同學的混合媒介作品《蠟地頹垣系列》。作品帶出痛苦的本質,使人反思執著外物上的問題。陳同學認為由生至死最後都是徒勞的,人們往往不清楚為何喜愛事物,只跟隨自己的感覺而行,以及世俗所認為「對」與「喜愛」的事,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質,最終令自己對外物過度執著,帶來痛苦。
2025年4月30日 恒生大學文化及創意產業(榮譽)文學士課程三組學生作品,獲選於「香港國際授權展—香港授權新力量展區」展出。三組作品中,「涼茶當家」是一款桌上卡牌遊戲,玩家可透過遊戲認識涼茶文化,包括成份及功效,提升公眾對涼茶傳統的認知和興趣。「機場層層疊」呈現讓飛機自由翱翔的三維環境,讓玩家想像如何控制自己的飛機。「西環老房子」透過微裝置藝術展現社區精神、共享價值觀,交織作者的個人經歷與社會記憶。展覽開幕禮主禮嘉賓、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先生參觀恒大展區,了解學生作品之一「涼茶當家」卡牌遊戲,如何將遊戲創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授權展以及亞洲授權業會議於2025年4月28至30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逾600個參與活動的品牌及知識產權參與,授權範圍涵蓋藝術及文化、動漫及娛樂、品牌延伸、時尚等多個領域,呈現國際品牌與本土創意並舉的多元化陣容。 「涼茶當家」 「機場層層疊」 「西環老房子」 何順文校長(後排右)到場參觀展覽支持恒大師生。
2024年8月1日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CIPSH)於香港恒生大學設立CIPSH文化遺產及創意人文教授,由藝術設計系系主任許焯權教授擔任,於2024年8月1日起生效,任期五年。CIPSH文化遺產及創意人文教授是全校性的文化項目,將致力建立與全球南北聯盟的合作關係,發展及促進創意人文及文化遺產管理的知識轉移議題,並通過組織不同會議、研討會、出版刊物和研究,為CIPSH作出貢獻。CIPSH於1949年成立,是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國際學術組織,總部設於法國巴黎。CIPSH在2018年創立教授計劃,以進一步支持人文學科領域現有的研究中心網絡,吸引全球對人文學科的關注,並提升其在當代社會的重要性。自2019年以來,在全球獲委任的CIPSH教授有六位。許焯權教授是恒生大學文化遺產管理文學碩士課程主任,也是香港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及博物館諮詢委員會藝術專責委員會主席。他擔任UNESCO「文化 | 2030指標」倡議的專家組成員,並曾參與UNESCO於2005年制定《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工作。 許焯權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