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7日 恒管傳播學院學生在2015-16 年校園學報新聞獎比賽中脫穎而出,奪得多個大獎,成績驕人。比賽為《中國日報(香港版)》主辦,由來自兩岸四地的政商界精英、新聞系教授及資深傳媒人士組成的評審團,從香港、內地、台灣及澳門共28所傳播院校的600多份學生作品中,嚴謹選出最優秀隊伍。   主辦單位於11月17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頒獎典禮,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務司司長曾俊華先生主禮,恒管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兼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亦帶領學院老師及學生出席。 大會即場公佈比賽結果,恒管傳播學院學生於不同獎項類別均奪得優異成績,包括最佳學報設計冠軍、Best in Headline Writing 冠軍、最佳新聞視頻亞軍、最佳版面設計亞軍,以及 Best in Feature Writing 季軍。 曹虹教授為是次比賽評審之一,她讚賞參賽作品達專業水平,又對恒管傳播學院學生奪得多個大獎感到自豪,認為學生的努力得到業界的肯定,值得鼓舞。  2015-16 年校園學報新聞獎 – 恒生管理學院得獎作品 中文組 獎項類別 作品 同學名稱 最佳學報設計 – 冠軍 傳新報第11期 歐振威 江秀慧 鍾世文 最佳新聞視頻 – 亞軍 大埔單車先導計劃 張雁晴 盧翠瑜 黃樂怡  羅嘉倩 李曉丹 最佳版面設計 – 亞軍…

2016年10月26日 傳播學院邀請來自台灣輔仁大學的林維國博士,於10月26日舉辦的學術沙龍擔任主講嘉賓。 林博士以「台灣網絡民意簡介及互聯網市場營銷政策」為題,介紹台灣網絡術語和網絡民意的種種現象,分享處理網絡民意的經驗及利用互聯網進行市場營銷的個案。他認為應以從容的態度面對網絡民意,以免小事化大。此外,他又跟傳播學院教授們討論是否應訂立互聯網營銷規範,或仿傚美國網站“FactCheck”,以分辨互聯網資料的真偽。 林博士與傳播學院的教授此次交流成果,有助於提升學院的教學及研究質素。 林博士擔任沙龍的主講嘉賓 學術沙龍現場 傳播學院教授踴躍發問 張志宇副院長代表傳播學院致送林博士紀念品 林博士與傳播學院教授合影

2016年9月28日 「恒傳匯談」系列第二十六場講座邀請了香港《明報》總編輯鍾天祥先生擔任嘉賓。鍾先生介紹了華文和中國方言的背景,講述華文報業面對的困難和機遇,並參照統計和分享管理經驗,分析紙媒未來的發展。   鍾先生並以《明報》為例,強調報社和記者應秉持專業的價值觀和態度,要不偏不倚,公正客觀報導新聞。   在問答環節,鍾先生仔細回答傳播學院學生各項問題,學生和老師獲益匪淺。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致辭 鍾天祥先生講述華文報紙的發展 蔡月雲高級講師主持問答環節 新聞及傳播學士課程三年級盧藹雯同學擔任司儀 曹虹院長向鍾天祥先生致送紀念品 合照 傳播學院同學踴躍發問及講座現場 實驗電視廊現場直播恒傳匯談

2016年9月14日 9月14日,傳播學院為三年級同學舉辦暑期實習簡介會。張美鳳助理教授深入講解暑期實習的申請流程和遴選程序,並提醒同學要盡早準備。蘇銘恒高級講師強調實習是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讓學生為未來的職業發展作準備,還鼓勵學生發掘自己的興趣及參加更多相關活動,裝備自己。 張美鳳助理教授深入講解暑期實習的申請流程和遴選程序 蘇銘恒高級講師強調實習的重要性 傳播學院技術主任簡介預約學院設施的程序及使用守則 傳播學院師生合照

2016年9月7日 新學期初,傳播學院特意為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四年級學生舉行「院長的話分享會」。曹虹院長勉勵即將畢業的同學,希望他們在最後一年的大專生活中,繼續在學術上拼搏,為將來就業或升學打下更堅實的根基。此外,張志宇副院長提醒同學需在指定日期前完成所有畢業要求,張美鳯助理教授更向同學傳授求職技巧,鼓勵他們把握每一個學習機會,謹記在校所學,並在職場上學以致用。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勉勵新傳四年級生 張志宇副院長提醒同學完成所有畢業要求 傳播學院鄭雪愛高級講師擔任分享會司儀 傳播學院張美鳯助理教授分享求職心得 傳播學院技術主任們簡介學院設施及使用守則 分享會現場 傳播學院師生合照

2016年8月11日 傳播學院很榮幸邀請了來自韓國檀國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的金珍鎬教授,在8月11日的第九次學術沙龍擔任主講嘉賓。 以「韓流—韓國文化與媒體」為題,金教授解釋韓國歷史背景和文化如何導致韓流的形成和發展。此外,金教授運用生動的例子演繹不同的地區,如中國、台灣、香港、韓國、日本和美國之間的關係轉變,並強調媒體在國際關係方面產生的影響力。 透過此次沙龍,金教授與傳播學院的教授進行富啟發性的交流,亦有助於提升學院的教學質素。 金教授擔任沙龍的主講嘉賓 學術沙龍現場 傳播學院教授積極發問 蕭教授向金教授致送紀念品 金教授與傳播學院教授

2016年8月9日 傳播學院舉辦第八次學術沙龍,邀請了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李雙龍副教授,主講「全媒體背景下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新模式」。 這次學術沙龍中,李副院長與傳播學院教授們分享新聞及傳播學在中國內地的起源及發展,又與教授們討論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及恒管傳播學院培育新聞及傳播人才的方法,以及在數碼時代的迅速發展下,教學內容應如何與時並進。 透過這次交流,教學人員對新聞及傳播教學方向有更深入具體的瞭解,亦有助於提升學院的教學質素。 李副院長是日本東京大學博士,現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及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國際傳播與跨文化傳播、傳播與鄉村社會、中外期刊研究、傳媒經營與管理和人際傳播等。 曹虹院長致歡迎辭及介紹嘉賓 李雙龍副院長分享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培育新聞及傳播人才的方法 學術沙龍現場 曹虹院長向李副院長致送紀念品 李副院長與傳播學院教授合照

2016年7月23日 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於2016年7月23日順利進行了獨立學科評審。評審委員會提供了不少專業意見。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小組將於2016年12月到恒管進行學科範圍評審及實地考察。 獨立學科評審委員及傳播學院師生合照 課程團隊回應獨立學科評審委員的提問 獨立學科評審委員與傳播學院師生及行政人員於會後一同午膳

2016年7月5日 傳播學院舉辦第七次學術沙龍,邀請了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系主任皇甫河旺教授分享他的研究題目─「人咬狗才是新聞已成歷史」。 皇甫教授於業界及學界均擁有豐富經驗,他曾擔任《中央日報》記者、綜合月刊主編等,其後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系主任和世新大學教務長等,現職為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傳播學系系主任。 這次學術沙龍中,皇甫教授與傳播學院教授們分享他從台灣、香港報紙中蒐集與狗有關的新聞,發現「人狗情深」及「人狗相關」兩類新聞最多及最詳盡,可見巴蓋特的名言─「人咬狗才是新聞」已隨歷史流逝。 透過此次交流,老師們對新聞及傳播研究方向有了更深入具體的認識,亦有助於提升學院的教學質素。 曹虹院長致歡迎辭及介紹嘉賓 皇甫河旺教授分享他的研究題目 學術沙龍現場 曹虹院長向皇甫教授致送紀念品 皇甫教授與傳播學院教授合照

2016年5月19日   考試快完結之際,新聞及傳播課程三年級學生即將開始一年一度的暑期實習。為使同學更清楚實習科目的評核機制及要求,傳播學院於2016年5月18日及19日舉辦了兩場暑期實習前簡介會。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及張志宇副院長分別在會上致辭,分享僱主對過往新傳同學實習的評價,勉勵同學珍惜機會,用心做好實習工作。傳播學院實習委員會主席張美鳯助理教授、新聞及傳播課程副總監陳智傑助理教授及蘇銘恒高級講師輪流主持簡介會,以自身經驗與同學分享實習中應注意的各種事項。是次簡介會更邀請了4名新聞及傳播課程四年級學生出席,與師弟和師妹們分享去年實習的苦與樂。   曹虹院長及張志宇副院長在會上致辭 張美鳯助理教授、陳智傑助理教授及蘇銘恒高級講師輪流主持分享會 4名新聞及傳播課程四年級學生與師弟和師妹們分享去年實習的苦與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