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0日 2017年度的傳播學院及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顧問委員會會議於6月10日舉行,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代表傳播學院歡迎顧問委員,感謝他們一直以來對傳播學院及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的支持。 曹虹院長總結學院的發展、學生成就和學院申請正名為大學的準備工作。傳播學院副院長兼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總監張志宇副教授就收生及學院與業界合作引領討論。此外,顧問委員亦在收生策略和培育學生成為傳播專才方面提供寶貴意見。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致歡迎辭。 傳播學院副院長兼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總監張志宇副教授分享對課程的看法。 顧問委員發言 會議結束後,與會者大合照。

2017年6月9日 由市場學系主辦,商學研究所協辦的「消費者道德兩面睇」國際研討會於2017年6月8日至9日舉行。何順文校長致辭,為活動正式揭開序幕。大會安排了八場與消費者道德有關的主題演講,內容涵蓋購買冒牌貨、綠色消費理念及企業社會責任等。講座啟發思考,參加者更藉此跟學者及不同業界人士交流,加強聯繫,認識良好實務。 應邀出席的海外教授包括西門菲沙大學Judy Zaichkowsky教授、科廷大學Ian Phau教授、武漢大學曾伏娥教授,他們聯同多位本地學者,擔任主講嘉賓。經由企管發展中心協助安排,研討會次日舉行三場業界論壇,來自通訊、零售、飲食、銀行、資訊科技、媒體及環保業界的高級行政人員及資深企業家主持小組分享會。研討會更與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 (APJML) 合作,向學者徵引與消費者道德主題相關的文獻,將刊登於2018年的特刊。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吸引百多名本地及海外學者、業界高級行政人員和恒管師生參與。 來自西門菲沙大學的Judy Zaichkowsky教授進行主題演講。 籌委會主席羅永滔博士(左)致送紀念品予香港中文大學許敬文教授。 來自科廷大學的Ian Phau教授進行主題演講。 籌委會主席羅永滔博士(左)致送紀念品予武漢大學曾伏娥教授。

2017年6月4日 社會科學系於2017年5月29日至6月4日舉辦首個亞洲研究遊學團,帶領九位同學前往日本國東市考察。在當地非牟利機構「地域未來計劃」支持下,遊學團行程十分豐富,包括拜訪當地社會企業家、宗教領袖及政府官員,從而了解日本農業發展。參加者更與國東市市長三河明史先生會面座談,了解如何吸引更多在城市生活的年輕人為發展農業經濟作出貢獻。遊學團並安排以考察農業文化遺產為主的觀光行程。 期間,學生在當地一座佛寺住宿,充份體驗日本文化。同學亦與當地高中生和大學生一起參與社會服務。最後,遊學團拜訪「國東市世界農業遺產研究所」並總結和分享所見所聞。他們都認同日本不單只是旅遊玩樂的地方,更是個充滿文化傳統的地方。 遊學團與當地主辦者Vafadari教授及Kawai先生 與當地社會企業家吉本女士會面,了解當地獨有醃蘑菇的製作過程。 參與清理竹林的農業活化計劃。 與當地高中生及大學生參與社會服務。 獲當地蓮華寺接待並於寺內留宿四晚。 與國東市市長三河明史先生於市政府辦公室會面。 與萱島酒造有限會社社長萱島進先生會面。 運用七䕙蘭製作榻榻米。 別府地獄觀光行

2017年6月3日 2017年度的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會議於6月3日舉行,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教授代表傳播學院歡迎專程而來的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感謝他們一直以來對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的支持。 自2016/17學年起,委員會由六位資深的教授和傳媒工作者組成,包括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副教授陳祥發博士、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教授蘇慶祥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高級講師陳家樂博士、香港電台中文新聞部總監黃金鳳女士、AM730媒體集團社長及總編輯盧覺麟先生和記本事有限公司創辦人李志堅先生。 會議總結全年舉辦的活動和學生的表現,課程總監蕭旭泰教授更向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分享現時課程的發展情況。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亦就業內工作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予以交流。此外,他們分享了對本地就業前景的展望及與業界的聯繫。是次會議對課程發展有重大裨益。 會議結束後,傳播學院教授們聯同一眾顧問委員及校外評核員在富豪坊享用午膳。 傳播學院曹虹院長致歡迎辭。 傳播學院張志宇副院長兼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總監分享對課程的期望。 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總監蕭旭泰教授闡述課程運作及概況。 顧問委員和校外評核員 會議上委員互相交流意見。

2017年5月28日 由恒管學生組成的隊伍於2017年5月27日和28日參加「全港大專學生稅務辯論比賽2017」,勇奪冠軍!工商管理(榮譽)學士主修會計學四年級學生陳子豪更獲頒「最佳辯論員」,可喜可賀! 是次比賽由香港稅務學院舉辦。 九所本地高等教育院校組隊參賽,包括香港大學(亞軍)、香港樹仁大學(季軍)、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公開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恒管隊伍由陳子豪、吳尚謙(工商管理(榮譽)學士主修會計學三年級)、羅卓傑(企業管治工商管理(榮譽)學士三年級)和吳綽庭(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二年級)四位同學組成。 恒管第二年組隊參加比賽,並去年獲得亞軍,冠軍由香港中文大學奪得。 參賽同學與一眾到場打氣的會計學系教學人員 恒管隊伍榮獲冠軍。 工商管理(榮譽)學士主修會計學四年級學生陳子豪獲頒「最佳辯論員」

2017年5月26日 管理學系於2017年5月21日至26日首次舉辦日本遊學團,帶領19名該系學生走進日本第二大城市濱松市,讓同學親身體驗日本地道文化及學習東瀛管理之道。 遊學團拜訪了多間不同企業、政府機構及大學,包括濱松市産業振興課、五十鈴湖西工場、濱松光子學豐岡製作所、靜岡大學等。同學從中了解濱松市的發展藍圖、當地著名企業的創新科技,以及日本企業精神及營運模式。同學更藉此機會與當地管理人員交流,進一步拓展國際視野。 遊學團更特意安排浴衣及温泉體驗、富士山一日遊、參觀小國神社等,讓同學感受日本的傳統文化及人文精神。在六天遊學期間,同學體驗清早做早操、飯前合掌說「いただきます (itadakimasu,意思是『我起筷了』)」、進入室內要脫鞋等,並與當地學生切磋球技及一同下田收割洋蔥,有趣而難忘。 管理學系特別感謝香港及國際OISCA在日本遊學團的籌辦過程及行程期間無私幫助,令同學獲得難能可貴的課外學習機會。是次活動亦有賴學院多個部門協助及支援(例如教務處及財務處),讓本年度的日本遊學團得以順利舉行並圓滿結束。是次活動由五位管理學系學生(蕭駿顯、袁嘉慧、朱惠敏、陳晋逸及張曉婷)花了九個月籌辦。他們在許德賢博士帶領下,與香港及國際OISCA商討和協調,最終順利舉辦是次遊學團,並實踐所獲得的管理知識。 香港及國際OISCA代表於出發當日前來送機。 參觀小國神社,走過林蔭大道,洗滌心靈,並參與獨特的日本祝福儀式。 拜訪濱松市產業振興課(政府機關),了解濱松市產業發展的歷史、知名創新科技產業、以及推動創業和吸引外資的策略。 同學對相關題目甚感興趣並積極發問。 參觀豐田汽車公司創辦人豐田佐吉故居及出生地,體驗豐田先生當年設計的人力織布機。 參觀五十鈴湖西工場,了解公司歷史及生產現況 ,並實地參觀汽車生產線。 往館山寺觀光及坐船遊覽濱名湖。 於靜岡大學進行學術交流。 參觀濱松光子學豐岡製作所,認識現代光子工學。 浴衣體驗讓參加者感受當地文化。 從富士山之旅發掘大自然之美,走訪山中湖、河口湖、鳴澤冰穴、朝霧高原及白絲瀑布。 日本校園生活及農耕體驗。 管理學系日本交流團學生籌委(朱惠敏、袁嘉慧、蕭駿顯、張曉婷及陳晋逸)、周巧笑教授(右三)、許德賢博士(右二)及學生家長蕭成隆先生(右四)。

2017年5月18日 為提升傳播學院學生對電視行業的認識和興趣,傳播學院學生一行27人在鄭雪愛老師及蔡月雲老師陪同下,於2017年5月18日前往鳳凰衛視電視台參觀。 鳳凰衛視李慧小姐悉心安排參觀行程,學生首先觀看精彩短片及一系列有關鳳凰衛視歷史背景與成就的圖片展覽,從中了解鳳凰衛視的業務發展歷程以及該台如何為應對數碼年代的衝擊作準備。此外,學生又參觀24小時直播室、員工辦公室、員工休閒區及員工餐廳,同學得以認識電視台日常運作流程。電視台人性化及舒適開放的工作環境,更讓同學們對電視工作充滿憧憬。對於加入該電視台或其他媒體,李小姐表示對行業要有興趣,如具備良好普通話能力,則更具優勢。 這次活動不但加強同學對電視台工作的認識,有興趣加入電視工作的同學更可藉此機會明白該如何裝備自己,迎接未來新媒體的挑戰。 鳳凰衛視24小時直播室及錄影廠 鳳凰衛視廣播運作部(總控制室) 同學參觀新聞部,認識新聞部如何運作。 傳播學院高級講師蔡月雲老師(左)贈送紀念品予李慧小姐。 傳播學院師生合照

2017年5月15日 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於11月10日與傳媒會面,發表題為「放寬沿海運輸權管制及珠三角競爭對香港海運物流業的影響」的研究報告,勾畫行業面臨的挑戰及建議對策。 傳媒報導如下: 2017年3月6日 – Why Hong Kong’s container port may be in terminal decline, and what that would mean for a city that appears not…

2017年4月24日 為推動恒管的創新及創意文化,教與學發展中心舉辦第二屆恒生管理學院創意計劃比賽,並於2017年4月24日舉行頒獎典禮。商務翻譯三年級同學張敏儀、李姍及張寶怡於是次比賽的人文創意組取得優異獎。 三位同學以Translation Pioneers的名稱組隊參賽,提出了Transbot的概念,以創新方法整合現有電腦輔助翻譯軟件,如電子辭典、翻譯記憶庫、機器翻譯、術語庫及語料庫等,務求節省搜尋資料的時間,讓翻譯員準確地了解原文意思,提昇翻譯效率。 恭喜各得獎同學。 翻譯學院方梓勳院長(左)及得獎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