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香港恒生大學與亞太高等教育研究聯盟(Asia Pacific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Partnership, APHERP)於2025年4月29日至30日聯合舉辦「2025年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會議」,吸引來自超過12個國家及地區近300位學者、政策制定者及學生參與。會議旨在激發學界對高教國際化的深入反思,並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具體建議,助力亞洲城市打造具全球影響力的教育樞紐。是次會議在恒生大學沙田校園及位於西九文化區M+ 大樓的恒生大學市區中心「創意薈」舉行。會議主題為「探索高等教育國際化:比較觀點與國際經驗」,聚焦學生流動、跨境教育、國際合作夥伴關係、全球課程融合等關鍵議題,促進亞太地區與全球高等教育界的深度交流與協作。來自香港、內地、台灣、美國、英國、哥倫比亞、土耳其、伯利兹、迦納、尼日利亞、墨西哥及菲律賓等地的學者均有參與,展現會議的國際化廣度與學術深度。會議開幕禮由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致歡迎辭,並邀得特區政府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博士和立法會議員顏汶羽博士致開幕辭。施博士表示,恒生大學為香港卓越的自資高等院校,並強調自資高教界在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方面的重要角色。他指出,自資院校憑藉其靈活性和應變能力,能迅速適應市場變化,培育未來人才。會議發表及展出合共80篇最新高等教育研究論文和學術海報,涵蓋高教政策、教育創新、國際化策略與教學實踐等多元議題,為與會者提供豐富的學術交流平台,啟發跨領域對話與合作契機。會議首場圓桌論壇以「探索亞洲國際高等教育樞紐:公立與私立大學的角色」為題,由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主持,前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主席張炳良教授、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教授、台灣中正大學副校長詹盛如教授等重量級學者參與,共同探討亞洲在全球高等教育體系的戰略角色與制度創新,亦會提出具建設性的政策以支援及促進高教國際化。活動另一大亮點,是匯集來自全國 18 所知名師範大學及教育學院領袖的圓桌論壇。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廈門大學及南京師範大學等的學術領袖,聚焦探索創新的教學與研究項目,推動人文與社會科學與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的深度融合,促進跨學科協作,回應當代社會的多元挑戰與需求。為期兩天的會議亦設多場主題演講,邀得來自香港大學、牛津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的學者,分享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關鍵問題。香港大學榮休教授程介明教授指出,教育必須先注重培育人性與關懷,賦予全人發展,而非單純出於經濟考慮,特別在人工智能當道、社會挑戰日益嚴峻的世代,回到教育初心尤其重要。來自牛津大學及布里斯托大學的Simon Marginson教授以「高等教育的地緣政治新局:西方本土主義與去全球化的衝擊」為題,分析西方地緣政治重組對國際學術交流的深遠影響,認為東亞將成為新一代合作樞紐。台灣政治大學的侯永琪教授探討微學分制度在亞洲的崛起與挑戰,呼籲建立更健全的品質保證與認證機制。倫敦大學學院的Andy Green 教授揭示英國年輕世代面臨「學歷貶值」與就業不穩的雙重壓力,強調全球高教需更公平與可持續發展。會議期間,兼任APHERP聯合總監的莫家豪教授主持APHERP會員加盟儀式,六所世界知名大學,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杜倫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及廈門大學正式加入合作網絡。莫教授表示:「這些頂尖學府的加盟,不僅彰顯APHERP在國際高教研究的號召力,更象徵我們攜手推動教育創新與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博士致開幕辭 由恒生大學與亞太高等教育研究聯盟聯合主辦的「CHER 2025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會議」,匯聚逾12地區近300名政策制定者及學者翹楚,共同探討高教國際化新趨勢。由恒生大學與亞太高等教育研究聯盟聯合主辦的「CHER 2025 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會議」,匯聚逾12地區近300名政策制定者及學者翹楚,共同探討高教國際化新趨勢。 六所頂尖學府加盟成為APHERP會員,正式加入合作網絡。
2025年4月2日 恒生大學研究生院和教與學發展中心於2025年4月2日聯合舉辦「經驗與教育:針對較年長學生的有效教學策略」系列研討會。首場研討會邀得市場學系講座教授謝貴枝教授主講「教授研究生課程的三大關鍵:慎密課前準備、自我探索與避免陋習」。謝教授強調教授研究生課程必須有充足的課前準備,才能應付課堂上的教學需要。他並分享個人教學經驗及實用教學案例,具體闡釋教導較年長學生的成功要訣,以及提出一般教育工作者的常見通病,提醒並教導大家如何識別及避免這些不恰當的教學方法和弊病。 謝貴枝教授分享他對教授研究生課程的精闢要訣。
2025年2月22日 恒生大學研究生院於2025年2月22日,與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及嶺南大學合辦「跨學科視角下的教育研究」聯校研究與研究生學術工作坊。來自三所大學的研究生、教職員及研究人員聚首一堂,探討跨學科合作在應對教育關鍵議題的重要性。布里斯托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Dr Janet Orchard主講「道德與專業:教學與教師教育中的倫理哲學反思」。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發表題為「人工智能與研究生教育:重拾人文價值」的演講,探討人工智能與研究生教育的結合,強調融入人文視角的重要性。嶺南大學研究助理教授趙楷博士則就「走在中間地帶:中國家長在中外合作大學中的策略選擇」發表演講,深入探討家長在教育決策中的角色。 (左起)趙楷博士、莫家豪教授和Dr Janet Orchard。
2025年2月14日 由恒生大學研究生院、嶺南大學政策研究院和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聯合舉辦的 「樂齡好玩意嘉年華」,於 2025年2月14日在香港伍倫貢學院舉行,吸引超過200名長者、護老者、大學生及社區人士出席。他們透過互動環節一同探索樂齡科技的無限可能,享受智慧與歡樂並重的嘉年華。嘉年華的主題圍繞樂齡科技,涵蓋健康、飲食、居住、出行、運動及學習等範疇,旨在提升大眾對樂齡科技的認識,並推動智慧及年齡友善城市的發展。 逾 200 名長者、護老者、大學生及公眾人士聚首一堂,透過科技體驗與跨代交流,共同探索樂齡科技的無限可能。 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賽馬會樂齡科技興智友安居計劃首席研究員莫家豪教授致歡迎辭。 在樂齡科技互動學習中,年輕義工耐心指導長者使用智能手機及應用程式,促進跨代共融與數碼普及。 長者親身體驗創新的「耆研樂動」智能運動設備,透過科技保持活力。
香港恒生大學研究生院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共同舉辦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10周年論壇。世界政經動盪,本港也機遇與挑戰並存。調研顯示,港青對前景迷惘,無所適從。如何扶助新一代發展所長乃政府及學術界之重任。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經十年努力,提倡青少年及早豎立「職志」,改寫人生。本港商界、社福界及民間力量,也應全力配合,是次論壇,冀望各界進一步討論,集思廣益,共同為香港建立人才庫出謀獻策。日期:2025年3月1日(星期六)時間:早上9時至下午1時語言: 廣東話, 將輔以普通話地點:香港薄扶林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報名:此處了解更多,請點擊此處瀏覽恒大研究生院網站。如有查詢,請聯繫gs@hsu.edu.hk
香港恒生大學研究生院很高興與嶺南大學賽馬會樂齡科技與智友安居計劃團隊,共同舉辦樂齡好玩意嘉年華,讓社區人士認識樂齡科技。是次嘉年華將設有各種攤位和教育活動,以樂齡科技為主題的,重點包括健康、飲食、居住、出行、運動和學習,目標是提升公眾對樂齡科技的認識和應用,促進智慧及年齡友善城市的發展。日期: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時間:9:45 AM – 12:30 PM語言: 廣東話, 將輔以普通話入場費:免費地點:伍倫貢學院, 一樓(香港新界大圍車公廟道18號, 大圍站B出口)機構報名:此處個人報名:此處活動流程:此處了解更多,請點擊此處瀏覽恒大研究生院網站。如有查詢,請聯繫gtsa@Ln.edu.hk或gs@hsu.edu.hk
為配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願景,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CHER25以「探索高等教育國際化:比較觀點與國際經驗」為題,旨在為學者及相關從業者提供平台分享反思和見解,以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本次會議將探討學生流動性、跨國教育和跨境夥伴關係等關鍵領域,同時考慮影響全球高等教育的地緣政治因素。日期: 2025年4月29-30日地點: 香港恒生大學提交論文: 點擊此處截止日期: 2025年3月12日23:59 HKT(GMT+8)會議報名:點擊此處議題包括:高等教育國際化:挑戰與機遇國際學生的福祉:學生支援及機構應對地緣政治與高等教育國際化:國際學生流動性及研究夥伴「應用科學大學」在國際教育樞紐中的角色在人工智慧時代共創高等教育未來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和跨國化:管理與治理了解更多,請點擊此處瀏覽恒大研究生院網站 – CHER 2025如有查詢,請聯繫 cher@hsu.edu.hk or gs@hsu.edu.hk
為慶祝香港恒生大學成立45周年,我們很榮幸可以支持及贊助第十屆全球高等教育中心年度會議。是次活動將於2025年4月3至4日在牛津大學舉行。會議將邀請超過70位講者參加,包括16個平行小組和一個圓桌會議,專注討論全球高等教育領域中的重要議題。香港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將作為其中一位講者。日期:2025年4月3-4日地點:牛津大學形式:混合形式日程:點擊此處查看了解更多,請點擊此處瀏覽恒大研究生院網站。如有查詢,請聯繫 gs@hsu.edu.hk
2024年12月8日 由恒生大學及激揚工作坊主辦的「香港人才入境計劃受養人生活滿意度調查:社會支持觀點」於2024年12月8日舉行啟動禮。該調查由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帶領,以了解入境人才的受養人在港生活的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為政府完善政策及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提供建議。啟動禮設有專題討論,由莫家豪教授、香港教育行政學會會長李少鶴校長、高才通計劃協會會長簡文聰先生與香港幼稚教育及服務聯會榮譽顧問李樂東先生擔任主講嘉賓,探討如何吸引國際人才留港,並提出優化中小學及幼兒教育以滿足人才子女需求的建議。調查獲香港教育行政學會、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油尖旺民政處、油尖旺社團聯會、油尖旺健康城市執行委員會、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香港青年聯盟及油尖旺青年社等機構支持。調查結果將於2025年2月公佈,為提升入境人才家庭的生活質量及融入香港社會提供實質參考。 (左起)簡文聰先生、李少鶴校長、莫家豪教授與李樂東先生擔任專題討論主講嘉賓。 (左起)堅料網義工團服務基金有限公司總幹事吳日祖先生、香港駿青會會長羅世聰先生、油尖旺健康城市執行委員會代表陳偉豪先生、簡文聰先生、李少鶴校長、莫家豪教授、李樂東先生、油尖旺社團聯會何卓峰副主席、激揚工作坊項目總監林翠怡女士和駿高控股集團董事總經理尹德輝博士。
2024年12月2至3日 研究生院邀得牛津大學副教授暨全球高等教育中心主任David Mills教授到訪進行學術交流。在2024年12月2日舉行的研究生研討會上,David Mills教授發表題為「迦納共和國、埃塞俄比亞和坦桑尼亞的中非博士生流動性及大學研究文化」的演說。David Mills教授於翌日到訪恒生大學,與恒大、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的教員進行圓桌會議,探討研究和國際合作的機會。 David Mills教授於研討會上發表演說。 David Mills教授(前排左二)出席有關研究和國際合作機會的圓桌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