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資源提升社區關係
培育學生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是博雅教育的重要一環。恒大秉持獨特的「博雅+專業」教學模式,不單訓練學生成為專業人才,亦著重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社區關懷及豐富完整的人格。因此大學一直積極鼓勵師生投入社群、服務社區,藉此擴闊視野,並培養他們改進社會的志向和承擔。
現今社區的定義可以很廣泛,甚至是虛擬的,但何順文校長認為,社區應是「關係為本」的,在同一個地區的人,建立了一種互相關心和信任的關係,大家有共同的身份認同和歸屬感,在區內感覺像家人一樣。「所以,恒大校園是一個社區,我們當中的每位成員,包括教師、職員和學生,都是這個社區的一份子。而恒大位處小瀝源與沙田,因此我們也是小瀝源和沙田社區的一員。」
何校長表示,社區覆蓋的範圍雖然可大可小,但若是和自己距離接近及關係密切,則我們可以了解、服務和親身參與事務的機會就更多。「我們很鼓勵師生多點投入社區。其實社區裡每一位成員,都應盡力去關心、參與及作出貢獻,合力提升社區成員的福祉。這是我們的責任和榮譽。」
作為一所大學,恒大致力運用自身的專長,透過教學、研究、服務、創新等方面與社區互動,提升社區的生活品質。而為了進一步提升學校與社區的關係,恒大分別成立了「青年可持續發展領袖研習所」及「教與學發展中心」轄下的「服務學習部」,以整合更多的資源,鼓勵學生和社區多作聯繫。何校長說,這些單位有助大學與社區建立更緊密的伙伴關係,「未來我們希望能夠提出更多創新的想法,在幫助社區提升方面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建立社區伙伴關係推動可持續發展
青年可持續發展領袖研習所(IYSL)成立的目的,是為恒大師生及社區提供平台,落實執行聯合國17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IYSL 主任陳智傑博士闡釋:「我們會從幾個方向落實這些目標。首先我們會透過受資助的學習計劃,將目標融合在教學活動中。我們亦會為學生提供資助和協助聯繫工作,支持他們參與國際交流活動。此外IYSL 亦著重與社區不同的單位合作,希望募集更多的民間資源去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
陳博士說,IYSL 主要以合作伙伴模式,推展各項社區聯繫和可持續發展活動。例如最近的馬麗口坑生態導賞工作坊,便邀請了自然生態藝術家,與恒大師生及廣源邨居民一同參與,藉此建立地區伙伴關係,並招攬更多同學參與社區活動。陳博士相信,學生們投入社區活動,有助他們認識及了解社會的不同議題。「有些議題他們初時可能覺得和自己無關,例如社區的生態資源,或者族裔問題等。但透過親身參與和海外交流,他們會明白到很多事情都有切身關係,亦會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更多可能性。」
自然筆記:一葉一脈拓印工作坊
IYSL 於2020 年6 月17 日舉辦了「自然筆記:一葉一脈拓印工作坊」,透過生態導賞及拓印藝術,連結恒大學生及教職員與附近的廣源邨居民,將可持續發展議題推廣至社區。
活動前半部份為馬麗口坑生態導賞。自然生態畫家及作家葉曉文女士聯同恒大學生導賞員,帶領街坊漫遊馬麗口坑這條位處恒大附近、富含生物多樣性的河流,講解其生態特點及植物特性;後半部份參與者齊聚住宿書院禮堂,一同學習拓印技巧,紀錄植物的特徵,製作獨一無二的自然筆記。IYSL 希望是次活動能加深學生對自己社區的了解、推動他們多與社區聯繫及為可持續發展思考方案。
服務學習:活用知識貢獻社群
恒大於2018 年成立了「服務學習部」,教與學發展中心副總監(服務學習)鄧子龍博士表示,服務學習(service-learning)旨在將義工服務結合課程內容,鼓勵同學善用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技能貢獻社群,協助解決一些社會問題。「在service 與learning 之間,有一個連接號,代表兩者我們都同樣重視。作為大學,學習當然是必要的,但同時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他們學到的知識若能真正服務社區、照顧社會需要,這樣學習便更有意義。」
因此,「服務學習部」將服務學習融入課程中,現時恒大共有10 個科目包含服務學習元素,例如電子計算系的「人機互動」、英文系的「高階英語」、管理學系的「進階領導」、社會科學系的「個人與社會」、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的「質量管理與流程分析」、翻譯學院的「電腦與商務翻譯(一)」等。另一方面,「服務學習部」亦積極與社區機構合作。「我們會聯絡老師及機構,並進行配對。例如我們早前推出的帶學分服務學習課程,便嘗試與明愛長者中心合作,協助中心分配資源、解決問題。當時市場學系的「市場研究」及「消費者行為學」兩個科目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負責設計問卷,認識消費者的行為從而制定營銷策略,並與用家作深度訪談,藉此收集與歸納他們的意見和取向。對市場學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他們能夠在一個非牟利機構的環境下研習,思考如可提升長者中心的服務。過程中他們除了需要應用相關的市場學知識和技巧,亦能親身接觸及認識社會問題,並進行反思。」
鄧博士指出,服務學習計劃最重要的一點,是給予學生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然後讓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學習到的理論及知識,切實地解決問題。這樣既能為學生能來真實感和滿足感,社區機構又能得到老師的專業意見和學生的義務協助,多方均有得著。而全賴恒大一班有心的同事合力推動,服務學習計劃得到許多正面迴響,自計劃推出以來,已有近400 名學生參與。「服務學習部」現正計劃推出更多項目,包括與香港路德會合作的粉嶺聯和墟街市活化計劃。「計劃現正在籌備階段,將邀請恒大多個學系參與不同範疇及階段的合作。其實我們的同學有很多創新的意念,透過服務學習,他們就可以將自己的意念轉化並應用於現實中。」
恒大學生拍攝短片與老友記分享,並送上關懷。
Related Posts
2025研究生迎新日: 學領未來,創想無界
2025研究生迎新日是香港恒生大學首個為研究生舉辦的迎新計劃,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本次活動以「學領未來,創想無界」為主題,旨在激勵學生擁抱創新,在學術與職業發展中追求卓越。 活動包括迎新典禮、迎新市集及一系列迎新活動,幫助新生建立聯繫、激發潛能,特別邀請香港政府部門、社區組織及校內多部門參與,為新生帶來實用指南與經驗分享,包括: 防詐騙資訊、校友經驗分享、生活社區入門資訊、研究生職涯支援、校內康樂活動,以及更多互動體驗與實用資訊幫助新生建立聯繫、激發潛能,並為未來的成功做好準備。歡迎加入我們,共同開啓在恒大大學的精彩成長之旅! 日期:2025年9月4日(星期四) 迎新典禮 時間:下午4:00 – 5:30(下午3:30開始登記) 地點:葉傑全袁玉𡖖伉儷大禮堂(學院禮堂) 迎新博覽會 時間:上午11:00 – 下午4:00 地點:袁炳濤校園利國偉教學大樓2樓演藝廳 更多詳情,請按此瀏覽研究生迎新活動網站。 如有查詢,請聯絡gs-event@hsu.edu.hk。
新生入學禮 2025/26
日期: 2025年9月4日(星期四)時間:下午 2:15地點:香港恒生大學袁炳濤校園葉傑全袁玉𡖖伉儷大禮堂語言:英語如有查詢,歡迎致電3963-5555與教務處聯絡。
香港恒生大學45周年校慶「不一樣的平凡」音樂會
今年是香港恒生大學45周年校慶,為慶祝這個歷史時刻,恒生大學將於9月18日(星期四)晚上八時正於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不一樣的平凡」音樂會。是次音樂會除了慶祝校慶外,更是為「校園策略發展基金」籌款。由於音樂會意義深長,獲得城中名人、歌唱家、校友、學生、教職員、恒生大學小交響樂團及合唱團表演支持,何順文校長今年亦會再聯同一眾特別嘉賓合作表演,為大家帶來一個「不平凡」的晚上。音樂會門票即將公開發售,敬請大家密切期待,並誠邀大家捐款支持「校園策略發展基金」。恒生大學從恒生商學書院、恒生管理學院發展至今,有近半世紀歷史的M座大樓及其他早期的建築物均面對老化失修問題,需大幅修葺及翻新,需資頗鉅。此外,大學學生人數持續上升,並計劃陸續開辦新課程及增加教研項目,因此課室及校園設施已不敷應用。「校園策略發展基金」一方面用以應付日益龐大的樓宇復修開支;另一方面,因應大學樓宇面積嚴重不足,計劃逐步擴建以善用本身土地,故現正積極籌募「校園策略發展基金」,目標能進一步完善大學設施,我們需要您們的支持及參與。音樂會詳情,請瀏覽︰hsuhkconcert.hsu.edu.hk。
香港恒生大學第十四屆君子企業獎頒獎典禮及商界領袖論壇
香港恒生大學第十四屆君子企業獎頒獎典禮暨商界領袖論壇(“典禮”)將於2025年6月27日舉行。這一盛事將見證今年獲獎者的卓越成就,並作為促進行業領袖之間討論的重要平台。在典禮中,我們將公布香港恒生大學第十四屆君子企業獎的結果以及2025年香港恒生大學商業倫理指數。典禮詳情如下:日期: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時間:下午 4:00 至 5:00(茶會接待) 下午 5:00 至 7:00(頒獎典禮)地點:香港恒生大學利國偉教學大樓2樓演藝廳語言:粵語我們很榮幸邀請到香港恒生大學校務委員會成員張江亭先生擔任典禮嘉賓。張先生將對香港瞬息萬變的營商環境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發表其見解。今年的商界領袖論壇主題為「如何將君子五德融入ESG與商業實踐中」。我們很高興邀得德國寶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嘉賢教授, JP,以及岱麟生態系統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陳麗欣博士,對主題進行深入探討。請在2025年6月24日(星期二)或之前透過下方連結報名參加活動。https://forms.office.com/r/auKTrib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