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9日校長何順文教授於2024年10月9日探訪在校外宿舍住宿的非本地生,了解及關懷他們在該處的學習和生活體驗。就讀金融分析及金融科技課程一年級的王一逍同學與何校長分享來港生活的新挑戰和樂趣,包括校外住宿的體驗、大學的新學習環境、實習和交流機會,以及如何聯繫高年級學生尋求諮詢。何校長亦與另外兩位宿生交流。隨著2024-25學年非本地生人數增加,大學安排70名非本地一年級本科生到設施齊備的私營校外學生宿舍住宿作為過渡安排。該宿舍位於東九龍新蒲崗,交通方便,宿生可以乘巴士15分鐘直達校園。學生事務處已招募高年級學生擔任導師,透過舉辦迎新日、文化活動和「糖水會」等來支援宿生,並關心他們的需要。 何順文校長探訪在校外住宿的學生。 宿生享受校外住宿生活。

2024年10月4日為配合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和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香港恒生大學於西九龍文化區(西九)M+大樓開設全新的市區中心「創意薈」。開幕儀式於2024年10月4日舉行,由校董會主席施穎茵女士、校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博士及校長何順文教授主禮。施穎茵女士致辭時表示,「創意薈」提供嶄新的創意合作空間,豐富學生整體的學習體驗。她預期這個全新中心不僅能惠及恒生大學的學生,還能提升香港作為文化、創意創新的活力之都形象。鄭慕智博士致辭時感謝西九和恒生大學團隊通力合作,建立這個充滿活力的多功能教學中心。他對恒生大學教師、行政和專業團隊的積極投入表示讚賞,認為他們的充分準備,在支持和促進該中心的啟用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場亦舉行「未來重寫本」作品分享,通過跨媒體方式展現藝術與設計系畢業生的設計作品。「創意薈」位於西九M+大樓15樓,佔地約840平方米,採用現代簡約設計,以提升空間和視覺效果。該中心設有課室和多功能空間,配備先進的設備,以及活動隔音屏障,可靈活調整以配合各種需要。中心支持日益增長的授課式研究生和高管課程需求之餘,亦同時促進公眾和合作伙伴參與恒生大學的教育和公共參與活動。「創意薈」位處市中心,方便所有中心使用者。 施穎茵女士(中)、鄭慕智博士(左)與何順文教授主持「創意薈」開幕儀式。 同場設「未來重寫本」作品分享,通過跨媒體方式展現藝術與設計系畢業生的設計作品。 「創意薈」位於西九M+大樓15樓,佔地約840平方米,採用現代簡約設計。

2024年9月26日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以及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鄺英豪博士,躋身史丹福大學最新發布的全球前 2%頂尖科學家排行榜,足證二人分別在「教育學」與「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以及「文化研究」與「地理學」領域的學術貢獻獲得國際肯定,學術著作廣獲引用。莫教授在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範疇的排名更位列中國學者第二名。 名單由史丹福大學的專家團隊編製,依據學術文獻採用綜合引文指標,包括文章被引用次數、衡量個人科研成果的h指數及合著文章等,評估各領域的學者在年度內的研究表現。 

2024年8月22日香港恒生大學一連兩日舉行迎新日,歡迎逾 1,800 名一年級和高年級本科新生。今年迎新日以「HSUnity — Wisdom」為主題,期望將「團結」和「智慧」帶給每一位學生。恒生大學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在致歡迎辭時表示,今年迎新日的主題是「HSUnity — Wisdom」。HSUnity所指的是社群和協作力量,在恒生大學,師生互相支持和鼓勵,促進友誼及增加歸屬感。她認為智慧就像一所房子,選擇追求的學科知識就像選擇喜歡放在家裏的家具一樣,相信恒生大學多元化課程和計劃能幫助學生全面發展,踐行校訓「博學」的精神。校長何順文教授在迎新手冊撰文勉勵學生時表示,恒生大學是一個師生們互相支持,彼此共學和自我發展的社群,致力創造一個讓智慧得以茁壯成長的學術環境,而大學的獨特「博雅 + 專業」教育模式,能裝備學生具備明辨思維、創新力、人際溝通與協作、人文關懷及持續主動學習五項核心可轉移素質,有能力和態度應對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他又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恒生大學各種學習機會和資源,擴展視野、探索潛能及建立個人價值。恒生大學學生事務處總監張佩思博士在迎新手冊撰文表示,恒生大學是一個多元與共融的知性社群,既欣賞多樣性、重視每個人的聲音,同時也視每位「恒大人」的經歷為集體成長的力量。她期盼學生不僅在學術上有所得着,還能成為一個明智、具關懷心和全面發展的人。迎新日除了有恒生大學師兄師姐分享精彩的學習經驗及唱歌表演外,各「組爸」及「組媽」亦帶領一眾新生參與小組遊戲及迎新攤位與院系課程迎新輔導,讓他們更投入校園生活。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及學生事務處總監張佩思博士迎新手冊撰文:請按此恒生大學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迎新日致新生歡迎辭:請按此 恒生大學為約 1,800 一年級和高年級新生舉行迎新日,讓他們投入精彩的校園生活。 恒生大學校長和副校長走訪各個學生組織攤位,鼓勵新生充份利用大學各種學習機會和資源。 新生在師兄指導下體驗劍擊運動。 新生投入參與恒生大學研發的擴增實境(AR)遊戲。

2024年8月13日香港恒生大學連續第六年獲《亞洲週刊》頒發「2023亞洲卓越品牌大獎」。校長何順文教授與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出席了上週舉行的頒獎禮。莫教授在致辭時說:「恒生大學一直採用獨特的『博雅+專業』教育模式,是首間將專業融入博雅的院校,在可持續發展、科技與人文融合,以及中西文化價值兼容並蓄等方面,扮演先鋒角色。大學將繼續以出色的教研和對社會及世界的貢獻,成為學生、教職員、僱主、合作夥伴和其他持份者的大學之選。」 莫家豪教授代表大學領獎。

2024年8月5日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被任命為英國牛津大學全球高等教育中心(CGHE)副主任。CGHE是一個具包容性的高等教育研究學者的國際合作。在英國經濟暨社會研究委員會的支持下,該中心推動世界各地學者的研究合作,包括關於全球高等教育、其不平等及未來發展的研究。與此同時,莫教授亦被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高等教育轉型中心任命為研究員。 莫家豪教授

2024年7月1日香港恒生大學多位成員今年喜獲香港特區政府授勳,以表彰他們對香港作出的重要貢獻,以及致力服務社群的精神。大紫荊勳章李家傑博士,香港恒生大學—基金會員金紫荊星章容永祺博士,香港恒生大學—基金會員銀紫荊星章馮孝忠先生,香港恒生大學—基金會員及大學客席教授銅紫荊星章馬介欽博士,香港恒生大學—基金會員曾智明先生,香港恒生大學—基金會員榮譽勳章趙應春教授,傳播學院副院長何元鳳女士,香港恒生大學—基金會員以下三位香港恒生大學—基金會員亦獲特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邱安儀女士楊政龍先生楊燕芝女士

2024年6月20日香港恒生大學舉辦 2024 年大學生創新科技比賽 FinTech X ChatGPT,旨在鼓勵學生探索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領域,將 ChatGPT 融入金融科技產業,突破創新界限。決賽於早前舉行,篩選了七支來自恒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的學生組合的隊伍,以 ChatGPT 改變金融科技格局的創新解決方案參與決賽。冠軍由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組合的隊伍奪得,他們提出以人工智能驅動保險平台的創新概念,彌補現時只能透過中介或線上購買保險的不足。他們構思的平台除了方便顧客購買保險和簡化預約服務外,亦會提供保險教育資源、個人化服務和咨詢等,滿足客戶的具體需求,更可解決假期高峰的人手短缺問題。評審團由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組成,包括恒生大學教與學發展中心總監鄭家明博士、恒生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系主任崔錦雄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金融科技應用研究院諮詢委員會秘書長陳俊光教授、香港教育大學知識轉移辦公室總監周卓輝教授、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專業應用教授戴劍寒教授及 SIMNECTZ 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執行長徐養福先生。評審團根據設計的概念、功能、創新創意、可行及實用性等多方面評核。參賽隊伍的方案均充分展示他們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令評審留下深刻印象。 香港恒生大學舉辦 2024 年大學生創新科技比賽 FinTech X ChatGPT,鼓勵學生探索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 冠軍由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組成的團隊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