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香港恒生大學研究生院、全球化、國際化、本地化和翻譯研究中心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昨天(11月20日)於恒生大學校園舉辦國際論壇,探討高等教育國際化和跨國教育對學生學習、教學及行政管理的影響。此次國際圓桌會議匯集來自英國、本港大學學者、學術工作者和研究人員線上和線下參與討論,共同探討全球教育的挑戰與機遇,分享見解和實踐經驗。在推動香港成為亞洲地區領先國際教育樞紐方面,不同學者均指出大學對海外及非本地生支援的重要性,特別當他們留學香港期間,面對不同的適應挑戰。「留學香港」品牌的成功,建基於一個友善融和的學習環境,讓海外及非本地生以留學香港為榮。此外,大學要加強與區內外院校的合作,創造跨學術領域和多元學習體驗。演講嘉賓提及AI科技對國際教育的影響,他們認為要善用創新科技來革新教學,但重中之重仍以學生的學習體驗為主,不能單以科技代替學生群體的學習體驗。恒生大學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將繼續加強合作,未來會舉辦更多研究活動。該論壇獲亞太高等教育研究聯盟支持。 恒生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的代表,以及來自本地和國際大學的演講嘉賓出席國際圓桌會議。 國際圓桌會議匯集學者、學術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共同探討全球教育的挑戰與機遇,分享見解和實踐經驗。

2024年11月9日 研究生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雙方學術交流、研究合作,以及共同舉辦國際研究活動和暑期課程。簽署儀式於2024年11月9日在北京舉行,由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莫家豪教授,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蔡勁松教授主禮。 恒生大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香港恒生大學研究生院與GILT(全球化、國際化、本地化和翻譯)研究中心將於2024年11月20日(星期三) 聯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舉辦「恒生- 曼徹斯特圓桌討論暨工作坊」。本次活動聚焦於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與跨國化,並獲得亞太高等教育研究聯盟 (APHERP) 支持。這次活動將匯集學者、學術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共同探討全球教育的挑戰與機遇,分享見解和實踐經驗。圓桌討論後,誠邀各與會者參加下午一個關於研究創新和學術出版的工作坊。該工作坊旨為各研究員提供重要技能,以進行有影響力的研究、應對學術出版的複雜性以及促進各自領域的創新。更多活動詳細,請瀏覽研究生院相關網站第一部分:圓桌討論題目: 高等教育國際化/跨國化的探索:比較與國際視角日期: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時間: 上午10:00 – 下午12:30(HKT)地點: 恒生大學袁炳濤校園利國偉教學大樓8/F李秉源會議廳(D801)形式: 線上同步直播內容: 議程 (只限英文)   第二部分:研究出版工作坊題目: 研究創新和出版成功:商業、社會科學、決策科學和人文學科新進學者研討會講者:Dr. Heather COCKAYNE,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日期: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時間: 下午2:00…

2024年9月3日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暨研究生院院長莫家豪教授應清華大學邀請,於2024年8月在北京主持清華高等教育論壇的主題演講。此次論壇吸引了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400多位講者和參加者。多位研究人工智能與高等教育的知名學者從國際及比較角度,反思及探討人工智能如何影響高等教育。莫教授亦應北京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邀請,在國際教育圓桌會議上發表演講。莫教授期間與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北京理工大學探討合作。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同意與恒生大學研究生院合辦2025年高等教育研究會議,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亦將於2024年11月在北京與恒生大學研究生院共同主辦國際會議。 莫教授於清華高等教育論壇演講。 莫教授到訪北京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

2024年7月8日四名恒生大學研究生首次參與國際研究生夏季交流課程。該課程由嶺南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合辦,恒生大學研究生院協辦,吸引了來自本地及海外大學的150多名研究生參加。研究生夏季交流課程為期三週,首週於香港的嶺南大學舉行,其餘兩週在牛津大學赫特福德學院進行。是次課程為學者及研究生提供了一個平台,進行學術交流和研究合作。 參加者在牛津大學愉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