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 恒生大學於2025年2月7日舉行新春傳媒茶聚,校長何順文教授聯同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和副校長(機構發展)陳天恩博士出席,與傳媒代表分享大學45周年校慶活動、最新的課程發展和教學設施、校園可持續發展成就、國際合作和創新創業教育等議題。何校長同時揭曉今年恒生大學的年度字──「醒」,寓意今年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進一步甦「醒」。此外,全球對近年冒起的極端自由進步主義覺醒運動(Woke)帶來的負面影響再覺「醒」,說明任何政策都要取得平衡及務實,不可過分理想主義。今年是蛇年,大學盼望市民如同靈蛇一樣「醒」目,靈活應變和創新。大學亦安排傳媒參觀位於創意人文館的「李家誠創新實驗室」和多媒體空間。實驗室設有先進的「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設備,結合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等技術,為影像創作者呈現真實的視覺效果,增強沉浸式體驗。相關設備耗資逾港幣1,000萬元,開放予全校師生使用,以加強大學社群的數碼傳播素養。 今年是香港恒生大學建校 45 周年,校長何順文教授(左二)聯同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右二)、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左一)和副校長(機構發展)陳天恩博士(右一)簡介校慶活動。 校長何順文教授揭曉恒生大學今年的年度字:「醒」 「李家誠創新實驗室」內先進的「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設備

2025年1月23日 2025年為香港恒生大學建校45周年,大學於2025年1月23日舉行「恒生大學45周年校慶啟動禮」,為一連串的慶祝活動揭開序幕。同場亦舉行「恒生大學2025年馬拉松隊授旗禮」。校慶啟動禮由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45周年校慶籌委會聯席主席程永康校友及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女士主持。何校長致辭時感謝所有持份者自1980年代初大學前身恒生商學書院成立以來的貢獻,包括創校先賢、歷任校董會和校務委員會成員、教職員、學生、校友、捐贈者、合作伙伴以至香港政府,讓大學在教學、研究及服務上長足發展,推動社會前進。建校45周年慶祝活動包括3月13日的45周年校慶酒會暨香港恒生大學—基金10周年誌慶、9月18日於香港大會堂舉行的校慶音樂會,以及12月13日舉行的綠色山遊。各院系部門亦會在年內舉辦不同的學術會議、展覽、比賽、嘉年華等,與師生、校友同享校慶喜悅。在同一喜慶場合,何校長亦授旗予大學的馬拉松隊,激勵參加2月9日香港馬拉松的隊員。今年參加賽事的恒生大學學生、教職員及校友共有近150人,打破歷年記錄。何校長授旗予隊伍代表,象徵大學對參加者的支持和祝福。 恒生大學45周年校慶啟動禮由何順文校長(中)、45周年校慶籌委會聯席主席程永康校友(左)及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女士(右)主禮。 「恒生大學2025年馬拉松隊授旗禮」,象徵恒生大學對參加者的支持和祝福。

2025年1月7日 恒生大學宣布加入著名世界性氣候組織「氣候大學網絡」(Climate-U Network),成為首個大中華地區大學成員。該網絡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發起,匯聚全球致力應對迫切氣候危機的大學,成員來自巴西、斐濟、印度、印尼、盧旺達、肯亞、坦桑尼亞、摩洛哥、南非、烏干達和英國。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說:「恒生大學非常榮幸能夠加入氣候大學網絡,這不僅延續了我們最近成功主辦亞洲博雅大學聯盟年度校長論壇,探討可持續發展領導力的動力,也配合我們近期與全球 180 多所大學校長共同簽署聯合聲明,支持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的承諾。恒生大學會繼續致力加強氣候行動和促進可持續發展,賦予學生成為積極領導者的能力,以應對時代迫在眉睫的挑戰。」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指出,作為氣候大學網絡的一份子,恒大將投入合作研究、分享實踐經驗,並參與聯合倡議以減緩氣候變化。他又表示,成為網絡成員不僅強化恒生大學在環境保護議題上的參與,還使恒生大學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運動的重要參與者。欲了解更多詳情,請查閱氣候大學網絡網站。

2025年1月6日 不丹王室代表團於2025年1月6日到訪恒生大學,並由校長何順文教授、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副校長(機構及發展)陳天恩博士、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譚國根教授、翻譯及外語學院教授方梓勳教授、藝術設計系系主任許焯權教授、翻譯及外語學院副院長陳嘉恩博士、佛學文獻翻譯研究中心總監蕭世友博士及發展及校友事務總監陳雯慧女士招待。會面期間,雙方就藝術、文化、保育、旅遊、福祉、可持續發展、翻譯、佛教研究、比較法律研究等主題進行討論。恒大將探索未來在文化遺產管理和亞洲研究方面的合作項目,冀對香港和不丹社區產生深遠的影響。 校長何順文教授致送紀念品予不丹王室成員留念。

2025年1月2日 恒生大學共有三個創新項目入圍2024「QS全球教學創新大獎」。該獎旨在表彰創立和推動嶄新教學方法的高等教育機構,今屆共有1,300個來自全球各地的項目競逐18個組別的獎項,其中恒生大學的三個項目在首輪評估中排名前25%,入圍不同獎項組別,並於2024年12月在倫敦舉行的全球教學會議上作展示。恒大三個入圍項目,包括由何道森博士及尹子軒先生團隊領導的「數碼學習:生成式人工智能遊戲學習」(教與學發展中心)、黃彥璋博士領導的「虛擬實境中心:元宇宙互動學習平台」(教與學發展中心),以及鍾可盈博士領導的「學生理財工作坊」(榮譽學院),分別入圍「最佳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獎」、「沉浸式體驗學習獎」以及「發展新興技能與能力獎」。「數碼學習:生成式人工智能遊戲學習」項目推出至今,吸引逾600名學生參與設計教學遊戲,利用人工智能增強故事敘述和遊戲機制。「元宇宙互動學習平台」項目亦讓超過1,500名學生,透過實時協作式的虛擬實境洞穴狀自動虛擬環境系統,提升學習體驗。「學生理財工作坊」項目自2022年推出至今,惠及過百名青少年和60名榮譽學員,提升他們的領導和財務決策能力。 黃彥璋博士(左)、鍾可盈博士和尹子軒先生出席於倫敦舉行的全球教學會議。

2025年1月2日 恒生大學於1月2日在校園舉行2025年新年升旗儀式,由新成立的學生升旗小組首次負責,出席儀式的大學社群包括恒生大學管理層、教職員、本地生及非本地生等約100人。校長何順文教授於升旗儀式上致辭,請按此參看演辭全文(只有英文版本)。學生升旗小組於本學年成立,現有成員12人,他們接受專業訓練,於儀式中擔任升旗、護旗、司儀的角色。

2024年12月27日 恒生大學獲「香港傳承基金」頒發「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金獎」,以表揚大學於碳中和及可持續領域表現傑出,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一致。 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女士(中)代表恒生大學領獎。

2024年12月20日 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與廣州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於2024 年12月20日簽署學術合作備忘錄,正式開啟雙方學術交流與協作發展。恒大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社會科學系系主任高朗教授,以及公共政策及風險治理社會科學碩士課程教學團隊到訪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由華南農業大學黨委常委、國際交流處(港澳台事務辦公室)處長陳樂天教授、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唐斌教授、副院長賈海薇教授,以及公共管理學院轄下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接待。雙方將通過加強師生互訪、優先錄取、舉辦研討會、交換教學等方式,加深互相交流與合作,促進提升教學與研究水準。 高朗教授(前排左 )與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唐斌教授(右)簽署學術合作備忘錄。

2024年12月20日 恒生大學於2024年12月20日舉行首屆「傑出中小企ESG及商業表現獎」頒獎典禮。該獎由商學院與初創及中小企資源中心主辦,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協辦,旨在表揚業務表現出色,並成功將環境、社會及管治理念融入日常營運、實現可持續增長的中小企業。今屆共有九間公司獲頒「傑出中小企ESG產品獎」,以及19間公司獲頒「傑出中小企ESG服務獎」,合共28間中小企業獲獎。副校長(教學及學生體驗)符可瑩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ESG及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成為各行業營運的重要核心,更是中小企業邁步向前的重要一步。商學院副院長(授課式研究生課程及行政人員培訓)兼首席評審萬頴恩博士表示,此獎項不僅肯定中小企在ESG及可持續發展領域所付出的努力,並啟發更多中小企將可持續發展轉化為商機,融入營運核心,實現長遠成功。大會並邀得香港紅十字會、職業安全健康局,以及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的代表,分享對ESG及可持續發展的真知灼見。本屆頒獎禮獲多個法定機構及商會支持,包括職業安全健康局、商界環保協會、平等機會委員會、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香港紅十字會、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香港註冊承建商商會、中小企可持續發展學會、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香港中小企促進聯會、香港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中小企國際聯盟,以及技術顧問Riskory Consultancy。 首屆「傑出中小企ESG及商業表現獎」得獎者及出席人士。

2024年12月8日 由恒生大學及激揚工作坊主辦的「香港人才入境計劃受養人生活滿意度調查:社會支持觀點」於2024年12月8日舉行啟動禮。該調查由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帶領,以了解入境人才的受養人在港生活的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為政府完善政策及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提供建議。啟動禮設有專題討論,由莫家豪教授、香港教育行政學會會長李少鶴校長、高才通計劃協會會長簡文聰先生與香港幼稚教育及服務聯會榮譽顧問李樂東先生擔任主講嘉賓,探討如何吸引國際人才留港,並提出優化中小學及幼兒教育以滿足人才子女需求的建議。調查獲香港教育行政學會、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油尖旺民政處、油尖旺社團聯會、油尖旺健康城市執行委員會、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香港青年聯盟及油尖旺青年社等機構支持。調查結果將於2025年2月公佈,為提升入境人才家庭的生活質量及融入香港社會提供實質參考。 (左起)簡文聰先生、李少鶴校長、莫家豪教授與李樂東先生擔任專題討論主講嘉賓。 (左起)堅料網義工團服務基金有限公司總幹事吳日祖先生、香港駿青會會長羅世聰先生、油尖旺健康城市執行委員會代表陳偉豪先生、簡文聰先生、李少鶴校長、莫家豪教授、李樂東先生、油尖旺社團聯會何卓峰副主席、激揚工作坊項目總監林翠怡女士和駿高控股集團董事總經理尹德輝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