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恒生大學於2025年10月24日獲頒兩個傑出獎項,包括由中華電力有限公司頒發的「創新節能企業大獎2025」能源管理大獎,以及由愛回收慈善基金頒發的「愛回收可持續發展大獎」鑽石獎。「創新節能企業大獎」旨在推動能源創新,嘉許在節能管理及技術應用上表現出色的企業。恒生大學過去數年積極推行一系列節能措施及提升能源效益的項目,因而獲得認可。「愛回收可持續發展大獎」旨在嘉許企業在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的努力和貢獻,並鼓勵更多企業採納可持續策略和政策。恒生大學獲得SDG商戶提名,並達到最高級別的綠色採購要求,最終榮獲鑽石獎。 校園發展及管理總監洪同明先生(左二)與助理經理(校園發展)黎鎮瑋先生(右二)代表恒生大學領取能源管理大獎。 助理經理(健康及可持續發展)何炎堂先生(中)及行政主任莫銘賢先生(左二)代表恒生大學領取鑽石獎。

2025年10月28日 香港恒生大學「綠源『恒』動」榮獲國際教育機構「教育資源拓展協會」(CASE)頒發「2025亞太區最佳項目獎」,成為本年度唯一獲此國際殊榮的本地私立大學機構成員。CASE評審團讚揚「綠源『恒』動」運用創意設計出別樹一幟的活動,凝聚捐款人、師生及校友攜手參與。為了大學的可持續發展,恒生大學於2014年設立「綠源『恒』動」計劃,為校園發展籌募經費,並宣揚「環境育人」理念。為慶祝計劃推出十周年,何順文校長於2024年6月21日化身園藝師,與鵬程慈善基金創辦人暨恒生大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鍾志平博士、校務委員會委員兼校友張華強博士,帶領「綠源『恒』動」捐款人、校友及師生一同參與「綠源『恒』動」園藝活動綠化校園,以及加強大家對校園的歸屬感。這次是恒生大學繼2022年「紛FunD跑」籌款活動榮獲CASE頒發「卓越項目 2022(特別活動/網上籌款)」全球銀獎和「亞太區最佳項目獎」後再度獲獎,足證大學舉辦的活動獲得CASE認可及讚許。 何順文校長(中)與鍾志平博士(右二)和張華強博士(左二)啟動園藝活動。 捐款人、校友及師生一同參與園藝活動綠化校園。

2025年10月28日 香港恒生大學於2025年首次躋身SCImago機構排行榜,在香港四所自資大學中排名第二,並在全港12所大學中位列第九,彰顯本校在高等教育領域的迅速發展,來自於推動卓越學術與社會影響力的堅定承諾。恒生大學在多個學術領域表現出色,於商業、管理與會計、計算機科學及環境科學等範疇,在本地自資大學中名列前茅,充分反映恒生大學專注開展具影響力的研究,以積極回應可持續發展與數碼創新等全球及地區性挑戰。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對恒生大學首獲SCImago排名的肯定感到自豪,認為體現本校對知識創造的努力,以及通過教育與研究服務社會的承諾。SCImago機構排行榜是全球公認的學術評估標準,衡量研究表現、創新能力及社會影響力。

2025年10月27日 香港恒生大學宣布,將於 2026-27 學年開辦大學首個專業博士課程──決策分析博士。課程由決策科學學院設立,為全港首創,專門為商業及公共界別的領導層而設,讓他們掌握及運用數據驅動的洞察力,提升策略領導能力。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對開辦首個博士課程表示欣喜,他說:「經過嚴格的校外學術評審,大學現提供由學士、碩士以至博士程度的完整升學階梯,繼續為社會培育優秀的學者型領袖。」決策科學學院院長陳偉森教授說:「決策分析博士課程不僅是一個學位,更是賦權專才在數據驅動的未來能帶領改革的轉化型平台。學院自 2014 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數據科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保險及風險分析、供應鏈及資訊管理等決策科學領域的教研工作,積極推動數據驅動決策及商業創新,培育未來的數據決策領袖。」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時代,該專業博士課程提供更具智慧和高效決策的新組織轉型路線,結合統計學、計算機科學及供應鏈管理的先進知識,透過嚴謹的學科、最前沿的論文研究及沉浸體驗式學習,讓學生能應對企業在數據時代所面臨的獨特挑戰,以及數據科技如何改變企業運作。課程採用跨學科方式設計,學生能全面掌握決策科學的概念,並學習如何運用計算機科學和統計學技術來制定複雜的商業決策,了解供應鏈和資訊管理科技如何整合全球產品與服務網絡。課程透過加強師生協作,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策略思維、領導力、溝通技巧及團隊合作精神,在複雜多變的行業環境中拓展事業發展機會。課程強調學術嚴謹性與實踐應用,適合企業高管、分析師或顧問修讀。畢業生能全面提升數據驅動決策的能力,運用多種決策分析方法和技術支援企業策略轉型升級。有關課程內容及入學申請資料,請瀏覽https://dda.hsu.edu.hk。

2025年10月14日 由恒生大學中文系和田家炳中國語言及文化研習所主辦、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協辦的「商周金文與古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25年10月13至14日舉行。是次會議是大學45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雲集世界各地的學者一同探索商周青銅器銘文、考古學和古代歷史。為期兩日的會議共設七場專題討論,與會學者就商周青銅器銘文釋讀、器物斷代、考古與器物研究、禮制研究等課題展開深入研討,多項重要研究成果更屬首次發布。多位商周考古領域的權威專家於會議上提出新的觀點,強調出土文獻與考古現場和考古發現相互驗證的重要學術價值。會議立足廣闊視野,強調「古為今用」,通過結合新材料與多學科知識,對推動中國古代歷史文化跨領域、跨時代對話的研究發展具有實質意義。 與會學者合照。

2025年10月22日 恒生大學決策科學學院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開設的「商業分析與資訊管理理學士課程」(BSc-BAIM)取得國際商業分析協會 (IIBA)的官方認可,成為亞洲首個獲得IIBA認可的本科課程。這項專業認可充份反映課程內容與國際商業分析行業標準的高度契合,不僅提升課程的認受性,也進一步彰顯課程在培養學生走向商業分析及相關領域發展的重要價值。供應鏈及資訊管理學系於 2025 年第一季正式成為IIBA在東亞地區的首個學術合作夥伴。IIBA是全球領先的專業商業分析協會,致力推動商業分析專業的發展,擁有超過30,000名會員、120個分會、1,500位義工及500多個合作夥伴。透過認證計劃、專業資源、行業研究、志願服務機會及網絡交流平台,IIBA為就讀商業分析的學生和從事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支持,實踐商業分析的全球標準。詳情請瀏覽iiba.org。

2025年10月21日 恒生大學於2025年10月21日舉行的「2024-2025 年度新界南總區最佳保安員選舉頒獎典禮暨保安資訊巡禮」上,獲頒「最佳防止罪案合作夥伴獎項」。此獎項表揚恒生大學致力向師生進行反詐騙宣傳和教育工作。反詐騙教研計劃小組由2024年成立至今,一直與校內外單位緊密合作,定期舉辦反詐騙活動。 反詐騙教研計劃的邱聆娜博士(左)及學生事務總監張佩思博士(右)代表恒生大學領獎。

2025年10月10日 2025年暑假,恒生大學藝術及設計系安排12位學生前赴日本,參與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推廣辦事處籌劃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25 ── 香港部屋《石之耳語》」的實習工作,親身體驗這個享譽國際的藝術界盛會。12位藝術及設計系同學從校內嚴格遴選中脫穎而出,獲得這個難得的實習機會。他們與參展的兩位藝術家張瀚謙先生和沈君怡小姐會面交流,了解《石之耳語》的創作意念,並學習維護展品的方法。同學們又組成「日文互助小組」,由日文能力較強的同學教導其他成員基本日語,充分體現團隊合作精神。有份參與的藝術設計文學士課程學生梁苑怡、文化及創意產業文學士學生陸嘉豪及石曉雲均表示,此次實習讓他們走進另一個世界,接觸香港較少見的戶外藝術祭,感受與香港截然不同的生活節奏與空間感。他們向當地居民和參觀者介紹作品,又跟參展者互動交流,充份應用在課堂所學的創意思維及藝術理論。他們認為此行提升對投身公共及社區藝術項目相關工作的興趣,並加深對大型藝術策展工作的認識,為未來職業生涯提供清晰的路向。創作《石之耳語》的參展藝術家沈君怡小姐表示,恒生大學學生在實習期間充當作品與參觀者溝通的橋樑,又協助帶領小型燈光裝置製作工作坊,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有賴他們的付出和努力。藝術設計系講師林兆榮先生認為,能親身感受當地的生活節奏與環境,從而轉化為藝術創作的重要養分,是學生此行最重要的收穫。他鼓勵學生多走多看,將生活所見所感轉化為創作素材,並將熱愛之事做到極致,在藝術的道路上持續探索和成長。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是全球最大型的國際戶外藝術節之一,展出來自日本及海外知名藝術家的作品,自2000年舉辦以來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前往。 (左起)藝術家沈君怡小姐、學生石曉雲、陸嘉豪、梁苑怡及藝術設計系講師林兆榮先生分享於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25參與大型藝術策展的點滴。 實習學生與藝術設計系系主任許焯權教授(右五)、林兆榮先生(左四)、香港藝術家張瀚謙先生(左五)及沈君怡小姐(左六)在香港部屋前合照。

2025年10月9日 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於2025年10月9日獲教與學發展中心邀請擔任「恒學集第六講」嘉賓講者,分享他的童年成長、學習歷程與人生智慧,以及價值觀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何校長在講座中分享他的成長軼事和難忘經歷,並由衷感謝求學時期每一位啟蒙老師,指他們的教晦和評語深深啟發了他的思維,令他終生受用,更成為他的人生指南。談及成長與事業上所遇到的挑戰,何校長強調世上無難事,勉勵大家只要抱持積極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凡事總有解決的方法。何校長並分享在人生成長路上,最重要是了解自己並確立自我價值觀。他引用哲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不要試圖去做一個成功的人,要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他期望每人都能發掘自我價值,勇於開創屬於自己的未來。 何順文校長(右)與教與學發展中心主任鄭家明博士。 藝術設計系四年級學生特別設計紀念品贈予何校長,感謝校長對他們在學習上的教導和啟發。

2025年10月3日 香港恒生大學知識交流學院「文體旅合一、綻放無限可能」文體旅未來發展研討會於10月3日舉行。活動由恒生大學知識交流學院主辦,文體旅發展研究中心和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協辦,同時亦得到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和高能文旅支持。研討會演講嘉賓包括海洋公園行政總裁黃嗣輝先生、創世電視總監葉家寶先生和世界泰拳金牌得主向柏榮先生,他們就文體旅對本港經濟和社會的重要性,展開了深度有意義的討論和意見交流。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表示,現今的文體旅糅合生活中的多面知識,涉及在地的人文質素,與博雅教育息息相關。恒生大學協理副校長(知識交流)兼知識交流學院總監梁偉強博士認為,文體旅本質上不是獨立存在,而是互相補足,並能產生巨大的效益,對個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都有巨大的推動力。知識交流學院副總監(學術及中國事務)周家賢教授說,為積極配合政府的文體旅政策,恒生大學計劃開辦相關課程,培育更多人才發展香港文體旅產業。 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右六)、協理副校長(知識交流)兼知識交流學院總監梁偉強博士(左四)、知識交流學院副總監(學術及中國事務)周家賢教授(左一)和知識交流學院副總監鄺家麒博士(左二)與協辦機構文體旅發展研究中心和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代表合照。 梁偉強博士(前排左)與文體旅發展研究中心總幹事何承鍇先生(前排右)簽署合作備忘錄。何順文校長(後排左四)和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譚光舜先生(後排右二)見證。 超過100位來自文化、體育和旅遊界的代表連同恒生大學的師生參與「文體旅合一、綻放無限可能」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