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恒大N座正面
按此參閱恒生大學簡介PPT (繁體版)
按此參閱恒生大學簡介PPT (簡體版)

香港恒生大學的歷史可追溯至1980年恒生商學書院(恒商)成立之時。恒商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何添慈善基金會、大昌貿易行、若干恒生銀行創辦董事及恒生銀行慷慨捐資成立。學校註冊為擔保有限公司,獨立於其他機構運作。從1980年至2009年,恒商的文憑與副學士學位課程在學界及商界甚具口碑,成績斐然。

香港行政長官於2009年度的施政報告指出,優良的私立大學在香港日趨重要。有見及此,恒商於2010年改組成為恒生管理學院(恒管),根據《專上學院條例》(第320章),註冊成為非牟利私立專上學院,提供多元化本科及以上學位課程。

經嚴謹的國際評審,恒管獲香港特區政府於2018年10月30日批准正名為「香港恒生大學」。

恒生大學矢志成為區內具領導地位並以博雅教育為主導的非牟利私立大學,並以卓越的教學、研究和服務,以及推動社會與世界發展的貢獻而獲得認同。恒生大學由六個學院組成(包括商學院傳播學院決策科學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翻譯及外語學院跨學科學院),現有約6,700名全日制學士和碩士生及超過230名全職教師。

恒生大學提供範圍廣泛的四年制榮譽學士課程碩士課程,部分課程為全港首創。所有課程均獲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HKCAAVQ)審批認可並獲全球廣泛認可。

「博雅 + 專業」教育模式

恒生大學採用獨特的「博雅+專業」教育模式,以優質教學和學生全方位發展為最優先目標。恒生大學深信本科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知識以及在畢業後有更好的工作前景,亦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個人價值觀、志趣和可轉移能力,有助學生充份發揮個人潛能。

恒生大學的教育模式受到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的能力取向理論(Capability Approach)所啟發。「博雅」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在21世紀的地球村能自由地思考和茁壯成長。我們的目標是透過培養學生的可轉移核心能力,如明辨思維、創新能力、人際溝通和協作、人文關懷、道德倫理和社會責任,從而協助他們追求志向。「博雅」代表以廣泛及跨學科的方式貫通不同知識領域、啟發思考和解決問題。「專業」是指恒生大學很多學位課程都包含專業學科元素,裝備學生掌握在未來從事所選專業所需的可轉移能力、專業精神和操守。

在課程設計上,我們確保主修學科、共同核心課程和自由選修科之間的比重取得良好平衡及有可量度的學習成果,並提供學生充足的發展機會和體驗式活動,這些都是學生全方位教育經驗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些機會和活動包括住宿書院體驗、工作實習、服務學習、領袖培訓、國際交流和獨立研究等,讓畢業生應對未來生活及工作中的複雜挑戰時能充滿信心和成就感。

恒生大學在教育過程中採納很多博雅教育的核心元素。其中一些特色包括:

  • 以本科教育為主;
  • 獲鉑金獎並廣用竹材料的綠色校園建築;
  • 創新學位課程;
  • 跨學科共同核心科目「FuturEdge」;
  • 結合生活與學習的住宿書院制度;
  • 互動小班教學;
  • 緊密師生關係;
  • 教師在課堂內外予以個別學生悉心指導;
  • 創立本港首間榮譽學院,培育未來公共領袖;
  • 廣泛的外展和體驗式學習機會;
  • 一學生一實習計劃,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在本地或海外全職實習。

期望的畢業生特質:iGPS

恒生大學旨在培養學生具備以下「期望的畢業生特質:iGPS」:

  1. 智能/思考能力(i):擁有相關學科的堅固知識基礎,具備明辨思考以及分析和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投入終身學習。
  2. 共通技能 (G):掌握以下範疇的技能
    • 語文,包括英語與中文(廣東話及普通話);
    • 資訊科技和數據分析工具的運用;
    • 人際溝通;及
    • 團隊合作和領導才能。
  3. 個人發展 (P):培養自我認知、道德價值、情緒管理、個人效能、工作態度及品格修養。
  4. 投入社群 (S):具有服務社群的意願與改進社會的承擔。

iGPS的i也代表學生個人,而GPS是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寓意恒生大學的多元學習經歷可引領學生發展成才。

認可及獎項

結合大學仝人的努力,恒生大學取得多項重要成就。

學術及研究相關

  1. 恒生大學在Research.com的2025年頂尖大學和頂尖科學家排名中獲得傑出成就。在中國頂尖大學中,恒生大學在社會科學與人文領域排名第22位,以及經濟與金融領域排名第33。
  2. 決策科學學院環球供應鏈管理理學碩士課程,在Quacquarelli Symonds(QS)最新公布的QS國際貿易碩士排名2025中,位列全球第84,而在香港及大中華區分別排名第四位及第七位。
  3. 恒生大學於2025年加入著名世界性氣候組織「氣候大學網絡」,成為首個大中華地區大學成員。此舉是本校持續推動氣候行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
  4. 商學院於2023年獲國際商學院促進協會(AACSB)的國際認證,成為全港首間獲此專業認證的自資大學,躋身全球6%獲此認證的頂尖商學院之一。
  5. 恒生大學在新加坡高等教育顧問機構AppliedHE公布的2023年「東盟地區+」私立大學排名中,整體位列第七名,並在大中華地區居首。本校並在「學生就業能力」居首、「研究」排名第三,以及在「社區貢獻」方面排名第五位。
  6. 恒生大學在2021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位列「優質教育」及「良好工作和經濟增長」全球首200名,肯定了大學作為區內負責任管理及可持續發展教育先鋒的地位。
  7. 自2014-15學年起,恒生大學獲研究資助局撥款約1.7281億港元支持200個研究項目。大學11年來所獲得的累積資助項目總數,是所有合資格的自資院校中最高的。

非學術相關

  1. 恒生大學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頒發綠建環評最高級別的鉑金認證,成為本港首間獲該項殊榮的高等院校,肯定大學在保護環境及推行可持續校園方面的努力。大學於校園內大量種植竹子,並廣泛採用竹製建材和家具,獲外界形容為「君子大學」,充份體現恒生大學追求竹子所代表的正直、虛心、氣節與剛毅。
  2. 恒生大學創意人文館獲平等機會委員會頒發「通用設計嘉許計劃2024-25」金獎,表揚大學推廣平等機會、多元及共融價值的承諾。
  3. 恒生大學於2022年獲頒「大灣區低碳建築TOP 100 大獎」,成為香港獲獎的55 幢物業之一,顯示大學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有關恒生大學(撮要版本供傳媒使用)

香港恒生大學是一所以博雅教育為主導的非牟利私立大學,設有六個學院,包括商學院、傳播學院、決策科學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翻譯及外語學院和跨學科學院,全日制學生逾6,700人。恒生大學採用獨特的「博雅+專業」教育模式,致力培育青年成為具明辨思維、創新能力、人文關懷、道德價值和社會責任的人才。

恒生大學矢志成為區內具領導地位的私立大學,以本科教育為主,配合優秀的師資、獲獎的綠化校園與設施、創新的學位課程、結合生活與學習的住宿書院系統、互動小班教學、緊密師生關係、獲研究資助局資助的具影響的研究,以及優質的學生發展/支援服務。

恒生大學在國際學術平台Research.com的2025年頂尖大學和頂尖科學家排名中,社會科學與人文領域在中國頂尖大學中排名第22位、經濟與金融領域排名第33。決策科學學院環球供應鏈管理理學碩士課程,於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的QS國際貿易碩士課程排名2025中位列世界第84位,而在香港及大中華區分別排名第四位及第七位。商學院於2023年獲國際商學院促進協會(AACSB)頒授國際專業認證,成為全球頂尖6%的商學院。

在新加坡AppliedHE公布的2023年「東盟地區+」私立大學排名中,恒生大學整體位列第七,並在大中華地區及「就業能力」層面居首。恒生大學亦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2021」位列「優質教育」及「良好工作和經濟增長」全球首2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