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月刊 8/2014 現代大學目的、責任與價值之反思 何順文 何為「大學」(注)?大學所為何事?其終極目的為何?在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中擔當什麼角色?大學和社會有什麼關係?有什麼社會責任?今天的世界已對高等教育提出了嚴峻要求,令世人要對這些根本問題作再反思。 大學變得越重要,就越需要對大學的目的、精神與文化進行反思,以減少有關的誤解或誤導。除非獲大眾重新關注及認同,否則大學的完整目的不能樹立。大學也須對其社會目的及功能有較完整正確的認同,否則容易造成偏頗、失去平衡,甚至誤用學術自由及公共資源。對大學理想鍥而不捨的探求和反省,也是每一所大學應有的態度。有關高校或大學的文章林林總總,但真正討論大學的目的和功能的卻很少。 高等教育新挑戰與缺失 今天的大學顯然比上世紀的大學有不少優勝之處,但同時也出現了種種新問題與矛盾,例如博通教育與精專教育、科研與人才培育、平等與卓越、知識與思想、真與善美、學術自由與學術責任、市場機制與大學自主、學統(知識)與人統(德性),以及公共利益與私有利益等之間的平衡或取捨。對很多人來說,這些分歧都沒有肯定的答案,也有很多人避而不談或拖拉了事,因此使高等教育出現了很多曖昧、濫誤的局面,長期未能找到解決出路。如果這些矛盾處理不好,會動搖大學的基本作為。 有不少知名研究型大學,學術與科技成就傑出,但仍未能發展出整全的性格,對大學的目的與功能也沒有清晰的釐定。他們欠缺文化底蘊和人文氛圍。 事實上,現今世界各國(包括東亞地區)大多的大學都追隨美式研究型大學,過份重視規模、科研、競爭、排名與資源,逐漸走向狹窄的產業化、工具主義與功利主義。政府、教資會及大學領導過於功利,對社會是會有損害的。一些大學在運作中出現了混亂甚至本末倒置的現象。盲目追求名次讓高校學術道德失範、失去自我的歷史、特色及價值。 這些發展帶來高等教育的新挑戰與危機。研究型大學主要面對的困局包括: 現代大學目的、責任與價值之反思 (何順文) 一、本科教育過份側重經濟與就業導向,忘卻培育學生品性與責任 二、過份重視研究與著作,輕視教學,教研未合一 三、研究範疇偏重理工、輕視人文 四、研究偏重學術產出、輕視解決社會問題的影響力 五、很多本科生選主修隨波逐流、或過份傾向實用學科 六、學科過於狹窄分離,忽略跨學科的結合,缺乏整合的有機性 七、師生關係疏離,教師課堂外缺乏對學生的關顧 八、院校未能堅持灌輸普世價值,帶領及推進社會文化 九、為了經費來源及產學合作過份迎合市場及政府的要求,犧牲了應有的獨立與自主 十、教授用盡學術自由,少講學術責任 在這種生態下,大學生成為顧客、大學漸變成研究所或知識超級市場,大學本科教育變成「職前培訓」。很多教研活動貢獻極少,因已脫離現實問題及欠缺人文關懷。青年人念大學就是為了日後多賺錢,教授就是為了個人專業科研成就,社會辦大學就是為了GDP和聲望。很多大學生未能培養成「整全的人」帶領時代。除專業知識技能外,很多學生缺乏自我反省、生涯規劃、獨立批判思維、人際溝通、領導力及社會責任感;也缺乏人文關懷,未能成為悲天憫人的世界公民。 過去幾十年,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確實存在某些「方向性」的偏差,除盲目追求數字和名次,越來越「重物不重人」,對精神、文化、價值觀念越來越忽視。事實上,一個人的成長,不單靠專業和學識,還必須有人文素養、人際關懷團結和社會意識。而大學本應是一個成員共享學習、融入關懷的社區。 高等教育的缺失,是認知上和政策上的失誤。當高教政策失誤時,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因此政府的教育掌權人及學者應清楚認知大學的目的與功能。 大學真正功能及優先次序 明確大學的使命與目的,是推動大學在變化的世界中掌握根基,強化核心與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 高教哲理來自社會的共識。筆者認為大學為一個有機的和整合的知識性社群(intellectual community,又稱學術共同體,academic common),應重對真理的追求,以培育整全的人,成為推進社會發展的表徵。大學的多元功能可總結為五個部分(簡稱「5C」),缺一不可: 一、透過教學傳承知識(Classes) 二、透過課堂外的活動與師長輔導,發揮學生潛能和培育學生品格(Character) 三、從事創新學術研究以解決社會問題及回饋教學(Creativity) 四、自主獨立的社會服務(Community) 五、文化的保存、傳承及創新,建構現代的文明秩序(Culture) 無論是博雅型、教學型或研究型的院校(但沒有高低之分,只是目標比重不同),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略「人」的價值,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以智慧帶領社會與各方面的發展。大學不單應教導學生個人成功所需的知識技能,更要具備社會所倚賴的人文價值、理想與公民美德。大學應促使學生除專業外,思考學生生活和工作的意義,積極關心及參與社會事情。 大學教師的聘用、績效考核、續約與晉升等決定、準則,要把教學育人放在首位,教師必須在課堂內外關心和指導個別學生,因材施教。大學教師更是社會知識分子,應具社會良心。大學就是創造一個學術環境,讓教授以創新來解決當前問題,為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及文明秩序出一分力。 大學負有開創知識和拓展學術、尋求真理的崇高任務。但一所一流大學不是只建基於豐碩的學術成果,而大學也不是一所研究所。一切學術研究活動與成果最終要反哺給教學,激發學生的潛能。學術研究必須加強「社會問題導向」及重視成果的關切性、創新性及影響力。大學應強化理工與人文的跨領域合作與資源統整,更多由人文創新導引科技創新。 大學精神要有學術獨立與自由,不應隨社會的風尚、市場價值、喜惡或資金來源而遷就或亂轉。大學也不應成為「象牙塔」,應嚴肅地批評欠真欠善欠美的事情,及追求堅持一些普世價值如人權、自由、法治、民主、公義、多元、誠信及尊重包容等。當社會價值開始遇到挑戰,大學應有足夠力量抗衡。 大學代表的意義,就是機會,這個機會可以讓人站在一座生活及知識的高台上,提升文化、維繫生命及保障人類的永續未來。一所卓越的大學,必須有強烈的使命自覺,將使命及目的內化為全體師生的共享價值追求和學術氣質,並成為大學文化的核心。沒有文化價值與理想,大學就失去了它的靈魂。大學校長及領導必須承擔在眾多矛盾中找到平衡的責任。 中華地區大學的新模式 中國傳統的書院,主要是從探究先賢哲理出發,而西方的大學,主要是從探索自然界出發。中國的現代高等教育發展比較遲(只有約百多年),發展現代意義的大學的時間更短,中間也經歷了長時間的戰亂,使發展中斷。兩岸的大學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才算進入世界舞台。中國北京大學(一八九八,早期的京師大學堂)、清華大學(一九一一)、西南聯大(一九三八)與香港大學(一九一一)等是中國現代型大學之始,其制度與精神,是借鏡西方大學的,不是自己中國傳統的延續。北大蔡元培校長就職時曾說過「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 金耀基教授在《大學之理念》內指出今天中華地區內的大學是「橫向的移植」,而非「縱向的繼承」。這既有它的優點,但也失卻了中國教育的一些優良傳統。另外,中國內地大學過份追求、崇拜知識和經濟發展,而沒有獨立、足以影響世界的思想,中國不會成為世界有長遠影響力的國家。確實中國近代沒有足以影響世界的一些思想家,其輸出的只是製造業產品。 亞洲特別是大中華地區的大學,不可永遠跟隨英美的制度跑,在參考國際經驗的同時,應吸取中華傳統教育價值,去蕪存菁,作適當的調整與適應,以填補西方大學模式制度文化的不足。中西古今的大結合,是華人地區以至世界各地大學的未來發展關鍵所在。 注:大學(university)與學院(college或institute)的名稱在文獻中一般可作互用。大學的種類一般可分為研究型與教學型,另又可分為綜合型與專業型。 (作者是資深大學領導及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