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月刊 1/2015 大學要國際化 不要麥當勞化──香港十大校長教育論壇 「國際化並不等於『麥當勞化』,不需要把全世界的大學都倒模複製,像麥當勞的漢堡包一樣,然後比較哪一家麥當勞大些。」 香港要維持競爭力需要大學提供優質的人才,「灼見名家」傳媒最近主辦了「香港十大校長教育論壇」,罕有地邀請到本地十位專上院校校長同台,圍繞「香港高等教育如何維持國際優勢」的話題各抒己見。 城大郭位:研究與教學不可分 首先發言的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開宗名義指出,學界在「教研合一」方面有待加強,「一般人把教學跟研究分開,認為做研究的人,就是寫論文的人;會教書的人,就是會講話的人,但事實上,中國歷史上許多會教書的人,其實是不大會講話的,但他們講的話都應該是有內容的,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分工』(韓愈《師說》)」。 郭教授說,在先進國家,大學分為四類:即博雅教育大學、專業教育大學、綜合性大學和專科大學。「因此,大學就跟做生意一樣,都要有一個niche(定位)。儘管大學分四類,但四類大學都沒有把研究和教學截然分開,因為這四類大學都要做研究,都要教學生……如果不做研究的話,你還能教些什麼呢?你已經過時,學生都超過你了!反過來說,你在大學只做研究、不教書的話,你又能給學生什麼新知識呢?你做的研究要轉化成知識,要能夠跟學生交流,而且,我們有做研究,便可以從學生中得到很多反饋。」 他說:「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這是傳統中國的講法,是不完全的,我認為這是中國科技不發達最重要的一個原因,為什麼呢?『傳道、授業、解惑』的意思是說,我講話,你聽;你有問題,我回答;你有遲疑的地方,我可以安撫你,That isn't enough(但這是不夠的),它缺少什麼呢?缺少『格物致知』(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當你做研究、做摘要(digest)的時候,也需要分析和反饋。語言的作用是交流,語言不用來交流是沒有用的,我們需要帶出一個訊息,這個訊息就是研究與教學必須相結合。如果一個教授不做研究,不會是一個好的教授;如果一個教授不與人交流,他也不會是一個好的教授。因此,在『傳道、授業、解惑』之外,我們也需要做研究。」 恒院何順文:引入嶄新教學模式 恒生管理學院校長何順文教授以「小型私立學院在香港高等教育扮演的角色」帶出話題。他首先指出,儘管香港的高等教育有一定優勢,但也有一些局限,包括本科學額嚴重不足、財政來源過分依賴政府、公立院校自資課程泛濫、捐獻文化太過單一,民間資源未有充分發揮、私立院校發展被忽略、太多公立院校的發展受制於UGC(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指引、土地資源受制約,難以興建新宿舍,對招考內地生不利,加上本地研究生的來源成問題。他又指出,本地大學的發展一直走西方大學的一套,很少思考把傳統中華文化價值融入教學中去。 不過,他說,這些局限到了2009年有很大的突破,原因是當時港府提出建設地區教育樞紐,希望多招外地學生,開辦多些自資課程。港府願意批地、貸款和提供其他資助,讓更加多的民間辦學團體開辦經評審的自資學士課程,讓自資院校慢慢發展成具素質的私立大學,從而打破以往香港專上教育由公立院校主導的單一局面,目前已有8間不同的自資院校,而且都有發展成私立大學的時間表。 何教授認為,目前香港專上院校大多走研究型、專業型的道路,「因此,新興的私立大學有很大發展空間,一方面,私立院校的入學率由18%提高至24%。另一方面,私立院校引入全新的教學模式,補充了公立大學的不足」。他以恒生管理學院正在推動的「博雅+專業」教學模式為例,指出校方在規模只有幾千人的小院校中實行小班教學,鼓勵緊密的師生關係,同時鼓勵師生住校。 浸大陳新滋:科學分析全人教育 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教授指出,港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佔GDP相對低,但香港的大學在世界上的排名卻毫不遜色。他讚揚香港專上院校辦學方針對頭、教師勤奮、學生智商和情商都很好,「所有這些結合在一起,就可以造就世界一流的大學」。 陳教授以浸大為例,闡述大學維持國際優勢之道:「最重要的是,我們有很好的老師和同學,以及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除了學術之外,更重要的是全人教育,「將知識貢獻社會,讓更多人受惠,這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全人教育的目標可以用兩句順口溜來概括——『浸大願景育全人,民知學技創通群』。即是說,要培養學生七種能力:公民道德、追求知識的能力、終生學習的能力、對科技的認識和操作、運用的能力、創意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溝通能力和群體配合的能力。」他說,浸大已採取系統的調查方法,包括請學生回答140多條問題,再通過統計學的方法,分析學生在「民知學技創通群」七方面的表現。 陳新滋又以最近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在珠三角一座城市推廣國學,獲當地慷慨應允撥地50畝為例,呼籲港府增加對教育研究的投入,例如撥地興建中醫院。 嶺大鄭國漢:政府資助仍不可缺 最近擔任學聯與政府對話主持人的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教授預言,10年之後,全球每所具份量的高等院校都會面臨比今天更激烈的國際競爭。他指出,全球高等院校可分三類:一、頂級私立大學和頂級政府資助研究型大學;二、大部分研究型或教學型政府資助高等院校及優質私立院校;三、大部分私立院校,補充前兩類的「市場」空隙。鄭教授以香港中學分級制(banding)作比喻,形容上述第一類大學無論「品牌」或知名度均最佳,但佔比最少;第二類範圍最大,佔比最多;第三類「市場」競爭激烈,院校生存能力堪憂。其中影響第三類院校生存的因素,包括「質量好的第二類院校,可以利用資訊科技(例如網上教育)降低成本,擠壓第三類院校的生存空間」。 因此,影響香港專上院校國際競爭力的因素,他認為以下四點值得思考: 1. 香港專上院校可「借力」國際夥伴提高競爭力; 2. 香港專上院校在亞洲仍具地理上的優勢; 3. 政府(UGC)的支持對香港專上院校的國際競爭力仍不可或缺,因為只靠學費經營的院校,難有大量經費進行研究; 4. 從長遠看,政府的支持是令院校能夠獨立於政府之外的本錢。「隨人口老化,年輕人口下降,納稅減少,政府可能會逐漸減少資助,轉而要求院校多招收非本地生,以學費支持院校運作,同時政府亦可能給予院校更多自由度,至於能否生存便要靠院校自己了。」 鄭教授希望,在這一天來臨之前,政府可以支持香港院校進入上述第一類或第二類大學範疇,這樣,就算政府減少支持,香港的大學將仍然能夠有本錢立足於國際。 中大沈祖堯:大學不能倒模複製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形容時下流行的大學排名像「選美」,即按照既定的標準和目標來比較,從而定出名次。他對這樣的排名有所保留,因為不同的大學,有不同的定位和功用,因此,用同一把尺去量度全世界不同的大學,就像是比較橘子、李子和葡萄,沒有很大的可比性。 沈教授同意,「國際化」是很多大學校長關注的問題,全球大學目前都聚焦在一些方法上,例如全以英文授課,使之可資比較。「國際化當然是需要的,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全球每一個地方都能發揮作用。但國際化並不等於『麥當勞化』,不需要把全世界的大學都倒模複製,像麥當勞的漢堡包一樣,然後比較哪一家麥當勞大些。」他強調:「我們的大學具備全球視野,配合我們的教育,並不需要放下自己的獨特性。中文大學的獨特性,當然就是她的中國文化歷史背景。當我們的大學能夠吸引全球學生入讀,我們毋須亦不應該拋開中國文化和我們的獨特的地方。」 他又指出,全球和地區、科學與人文同樣重要,研究問題時不可偏廢。 教院張仁良:老師的EQ最重要 香港教育學院校長張仁良教授透露,他剛上任時,曾邀請全港2000多所幼稚園、小學和中學的校長就「未來聘請新老師,最重視哪些基本條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一周內有1000位校長回信,告訴我們未來聘請新老師,希望具備以下四項條件:首先是正面的人格,第二是積極的工作態度,第三是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最後才是專業知識。 這個調查帶出一個重要訊息:相對於專業知識,校長們更重視老師的 EQ,即要有正面的人格和正面的工作態度,使我們的下一代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這也是教院課程改革關注的重點。」 理大唐偉章:維持高度學術自由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唐偉章教授指出,保持香港高等教育的國際優勢,應維持高度的學術自由。「以理大為例,理大要求所有四年制的學生參與有學分的服務學習項目,這是一個新嘗試,並非普通的義工計劃,而是要求同學把學到的專業知識,為社會做有意義的事情,目的是讓學生盡早體驗到社會面對的問題,從而幫助他們建立更強的社會責任感。 以每年3000名畢業生計算,就算有些同學以團隊形式服務,該項目每年也要提供約1000個服務學習機會,如為內地貧窮地區設計、興建橋樑、為東南亞地區提供太陽能照明系統等,這並非教資會或教育局要求大學做的,而是教師自行商議、自行決定的,若沒有高度的學術自由,我們實在很難作出這樣的決定。」 科大陳繁昌:教育不能政治化 如何令香港的專上教育更加國際化?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教授呼應沈祖堯教授的說法,指出「教學並不是選美,如何培養學生才是重點。香港是一個中西合璧、擁有學術自由及良好資源的國際城市,對於外國人才具吸引力。面對近年全球各地的競爭,本地大學多吸納外國學生,可融合不同文化,對本地學生亦有利。」 陳教授認為,本地專上院校有各自不同的辦學理念,不必每所大學都是牛津、劍橋,只要堅持定位,政府、社會和辦學團體就應該全力支持。 公大黃玉山:爭取加入「國家隊」 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教授指出,香港的大學科研做得不錯,積累了深厚的科技實力,然而,目前研究經費已不可能大幅增長,香港沒有軍事工業,又缺乏大型工業,儘管基礎科研在世界上排名靠前,但研究經費難有飛躍發展,要維持國際優勢是個挑戰。 他認為,可以借助香港以外的力量,例如內地近年來每年R&D投資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研究項目包括海洋、航空、航天、新材料、環保、超級計算、天文等。「香港科學家可以加入『國家隊』」,與內地科學家一起參與大型國家項目,並在世界上脫穎而出。 「項目是否由香港牽頭不要緊,由內地院校牽頭亦無所謂,其實我們只知諾貝爾獎得獎者的名字,屬於哪一所大學反而很少留意。」他認為除了基礎科研外,大學科研一部分可以向應用科技傾斜,以保持香港科研在國際的領先地位。 港大馬斐森:國際化要內外兼修 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教授也談及國際化問題。他表示,國際化可分為兩部分:內部的及外在的。內部的包括校園基建、教職員及學生水平是否跟得上國際標準;外在的則包括如何可以令外界認同香港教育的國際水平。 他認為,香港已經有內在的部分,但在外在的部分,有三點是需要做的:首先,需要整個專上教育界而非個別院校去行動,加強院校(作為整體)之間的互補,並改善與不同行業之間的聯繫;其次,必須明白院校行為本身對社會的道德影響力,並回應社會出現的問題;第三,香港人要以培養國際公民為己任,並在語言方面培養學生在全球化商業社會的競爭力。 馬斐森教授同意,香港已經擁有必需的材料,不過,由於世界經濟環境快速變化,我們必須加快腳步,為香港創建未來。 文、圖 曾紹樑《信報》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