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 18/1/2014 環境污染促使內地管治變招 李元莎、何順文 內地的政治結構和社會運轉中,掌握各種核心社會資源的各級政府和官員,一直居於主導地位。最近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讓市場經濟發揮決定作用,但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是,內地政府在未來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繼續主導社會資源配置和決定社會發展模式。政府的自我管治和政府官員的價值取向,無疑是決定內地發展方向和模式的決定性力量。 一個月前,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出通知,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宣布改革中國地方政府和官員的政績考核辦法。官方解釋是,要從制度層面,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破除以GDP 論英雄的不良導向。內地如此高調的調整官員考核,近二十多年來還是第一次。 在內地,以GDP 即國內生產總值為官員主要考核指標近30 年,為何現在提上改革日程?從通知文本中可見端倪。在通知中的8 個要點中,有6 點提到了生態或環境問題。2013 年也是中國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的標誌性一年,全國平均霧霾日數已為近52年來的歷史之最。因此,環境惡化成為內地政府管治變遷的重要推動力量。 不以GDP論英雄 內地自1985 年開始核算GDP,以後的重要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經濟發展計畫,均以GDP的增長率、GDP總量和人均GDP水準為核心指標。翻一番、翻兩番等更成為家喻戶曉的政治口號。與此相適應,將GDP等經濟指標納入地方黨政領導人的政績考核,也就順理成章了,大行其道了。儘管從書面的幹部考核規則看,GDP 從來不是內地官員考核的唯一指標,但從其進入考核內容起,無疑是最重要的指標。內地政府的日常運作和自我管治,基本圍繞GDP 展開。當然,形成這一態勢的根源,也有官員對於個人利益的考量。內地長期形成的經濟發展快的地方,政府官員提拔機會多;同樣一個地方,主管經濟的官員提拔機會多。 在提拔速度優勢之外, 官員在圍繞GDP 開展工作中,也更為容易滿足自身的各種私利。因此,內地政府為拉動經濟提高GDP,基本都靠大量投資和行政性開發等。其間的尋租空間和腐敗機會,是不少官員的個人利益所在。因此,GDP 已經成為深入內地政府管治的體系之內,很難短期改變。 此外,官方也強調,不簡單以GDP論英雄,並不是不要GDP,不是不要經濟增長,中國仍然將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此,地方想完全不再為GDP 糾結也不現實。高層還是再走中庸路線,降低GDP 的考核地位,調整政府行為模式。但是,無論是從內地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出發,還是從長期形成的政治意識而言,經濟發展的核心不可動搖。 注重生態考核 因此, 內地政府自我管治只能在GDP 考核和生態指標之間尋找平衡,近期大的方向是增大生態考核的總體權重,在有限的特定區域,將生態有條件的放到考核的核心地位。為此,官方提出在五個方面不再以GDP 論英雄,即一是考核不能惟GDP,二是不能搞GDP 排名,三是限制開發區域不再考核GDP,四是要加強對政府債務狀況的考核,五是考核結果使用不能簡單以GDP論英雄。 其中亮點是第三條,對限制開發區域不再考核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實行農業優先和生態保護優先的績效評價。對禁止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全面評價自然文化資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情況;對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重點考核扶貧開發成效。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是重要的國土規劃概念,整體佔到中國國土面積的兩成到四城。 應該說在GDP 論英雄的過程中,內地環境付出了前所未有的沉重代價。政績考核改變是形勢所迫。資源耗竭的壓力,環境污染的壓力和公眾關注的壓力,迫使政府修正官員考核加入生態指標。但是如何進行生態考核,迄今無論學界,還是各國政府,都還沒有一個成熟的體系。當然,核心是考核和核算資源消耗成本和環境損失成本,則是共識。若要通過績效考核改善環境,一個關鍵是考核結果要公開,並接受公眾和輿論的監督。 李元莎美國麻省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 何順文澳門大學教授兼香港公司管治議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