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 14/6/2013 從大學生上街抗爭看大學公民教育責任 何順文 近年香港的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運動,以至街頭政治活動,由年前的政改、反高鐵、菜園村事件,至近期一點的李克強訪港大、特首選舉、反國教、反高官貪腐、熱議中的和平「佔中」運動等等風波。 這些學生抗爭活動,已引起一些關注和爭議,例如國際知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教授曾數次公開指出,大學生應在求學期間做好本分,專注學業,不應過分參與社會運動。他慨嘆部分活躍學運的大學生事事必反,視搞抗爭為首要任務,忘卻學習的本分。 學業社運並非對立 不過,筆者相信丘教授並無意圖否定或貶低學生關心社會時事、甚至參與社運的權利和意義,他只是認為身為全職大學生,學業比街頭抗爭更為重要,應以求學為最大的目的。 筆者認為這類極度活躍社運的學生仍屬少數,也相信學業和社運抗爭不是二元對立,主要反而是一個平衡的問題,不須以「一刀切」的思維來處理。 一般來說,筆者同意學生應以學業為主、參和社運或政治為輔的說法,但如有個別學生選擇不同比重,亦應予以尊重,學校亦應鼓勵學生多關注社會時事,應勇於尋找自己的價值,追求公平公義。因此學生要找出適當的平衡,學校和教師也要給予適當的輔導和協助。 大學漸忘公共目標 筆者擔心的反而是現時很多大學生(不管是成績優秀或天天只管hea)對本土、國家和環球的急切問題不深入認識、也欠關心,遑論實際行動參和。很多讀書勤奮、品學兼優的學生,一心只望學好專業知識,畢業後能找到好工或升學,盡快得到個人事業和經濟上的成就;他們在學期間絕少關心或參與社會事務,忘卻大學生應有的社會責任。 大學教導學生的,應該不只是個人成功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培育現今社會倚賴的核心價值、公民美德和社會責任感。不過,很多大學近年過分着重科研成果、規模、資源、排名、環球化、師生成就、總體經濟貢獻等等的競逐,運作愈來愈商業化、市場化、及企業化。很多大學均忽視一些不能以經濟價值衡量的公共或社會任務,例如捍衞真理和正義、守護核心價值、文化傳承、人文關懷、社會創新、培育學生的品格、道德判斷和社會責任感等。 其他令很多大學忽視公共目標(特別是公民教育)的原因,還包括大學評鑑、教授聘用和晉升等的準則偏重學術研究著作;至於享有極高自主權的教師忙,則於本身事務而疏於關心公共事務,也輕視課堂外對學生的關顧;學科的狹窄化和教授的專業化,也令公民教育成為無人理會的領域。 因此,為所有學生提供的公民教育和共同學習經驗,往往為研究型大學所輕視(雖然大部分都有形式化的通識教育和服務學習計劃),重學術、輕實務,重科技、輕人文,未能協助解決急切的社會問題;公民教育日漸遭到邊緣化,變成可有可無,學生也未能具備足夠社會關懷。 再者,在今天意識思想容易兩極化的大環境下,公民教育理想往往政治化。雖然自由和平等價值經常出現衝突,須要作出平衡取捨,但政客往往只會強調其中一項而忘卻另外一項的重要。因此,任何公民教育的倡議都可以給保守建制派或民主派的不同政治議程所取代。 任何稍為偏左或偏右的討論,都會給另一邊的人諷刺為追求社會福利主義或極端資本主義政治。此外,很多大學教授由於擔心給人指為有政治傾向或偏見,在教學以外對很多具有分歧的社會議題均避而不談或不願出謀獻策,以示個人的政治中立或怕被評為超越教研本分,成為公民教育的反面教材。 大學對公民教育的持續疏離令人感到憂心,我們的社會面對嚴重的本土和國際挑戰,包括環球財經系統的不穩定、商業道德滑落、文化和環境生態的破壞、房屋、醫療和教育制度的失誤,食物和能源供應的危機,以及不斷擴大的貧富懸殊等問題。在自由、民主、人權、私隱、平等、快樂等價值之間經常遇到矛盾。 公民教育重要元素 所有大學都有公共目標或責任,因此應培育學生為本土和國際的優秀公民。有一點大學必須知道,只增加人力市場所需的人才,是不能達到其公共責任。大學應在所有主修課程內注入公民教育,協助學生對上述社會問題的關注和分析,令其成為學生學習經驗的核心,而非只留在通識課程之內。 大學公民教育必須從認識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等學理基礎開始,積極解決本土、國家和環球現存的急切問題。 大學必須訓練學生能對這些問題掌控其基本學理,並作思考分析,作出道德判斷(反思一些核心價值的意義,以及如何取捨)。 最後,公民教育不應停留在形式化的課堂教學,也不單只是了解和討論,必須對關注的問題投入實際行動。行動不應規限於一般的社區自願服務,也不單是抗議或示威;學生可以透過身體力行參與課堂外的議政、宣傳教育活動、基金籌款、社企運作,甚至政治選舉等合法行動。 總的來說,根據美國哈佛大學Harry Lewis 教授的分析,成功的大學公民教育必須涵蓋三個要素:學理思考、道德判斷、參和行動,缺一不可。 不過,如果學生事事盲目起哄抗爭,缺乏對事情的學理知識和理性思考,又不分析爭論的正反相方理據而作出妥協,只憑一己情感意志、道德取向或極端政治信念作出行動,那是不可取的途徑。 學生亦不應採取任何涉及暴力的手法或衝擊警方的行動,近期一些衝擊警方的激進學生,社會亦要小心看待。 教授不可混淆雙重身份 當然,要教導學生公民責任,院校和教授亦應加強本身的公民責任,並作出榜樣,甚至可以鼓勵支持學生參與政治活動;大學教授在公民教育可以有雙重身份,但不可隨便混淆。 身為教師,教學上應對政治和公共議題採取超然好政治中立立場,以專業學術觀點為依據;教學以外,身為一個政治人物,則可以有本身的政治立場和參與。這兩個身份有時會出現衝突,必須謹慎處理,避免以教師身份掩飾或參與自己身為政治人物的行動,或試圖把自己的政治理念觀點強加於學生身上。 身為有個人政治信念的教師,不應濫用學術自由,在課堂教學上帶有政治傾向,應該平衡反映不同的理念和看法,讓學生作出獨立思考;更不可以利用職權和個人政治信念,煽動或誘壓學生參與指定的政治活動、影響學生學業評核、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個人自由等等。 反思大學教育方向 高等教育和大學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是大家公認的,但究竟大學所為何事?大學在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方面,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努力於科研創新、栽培人力市場所需的知識人才、幫助個人事業成就和收入、提升社會整體經濟增長等基本目標或任務固然重要,但其他前述更高層次的公共目標更值得我們反思和改正,以能找到較合理的平衡。 事實上,大學領導較少深入討論大學本身的目標、任務或使命。社會大眾應該反思未來大學教育的方向,以及公民教育的責任。 總結而言,一流大學必須肩負教學卓越、研究傑出、關懷社會的使命,大學不應僅為學術而研究,也不能以論文數字衡量是否卓越,而應該擔當社會責任,關切全球議題,提升人類福祉和創造最大社會價值。大學必須責無旁貸,承擔引領社會改革向上的使命。作者為大學資深領導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