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21/5/2015 林超英:愛氣象環保獻人群 反消費型經濟增長 嘉賓:林超英教授 主持:何順文校長、許栢倫 日期:二○一五年五月十六日 本集嘉賓是前天文台台長及前香港氣象學會會長林超英教授。他退休後,除了是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的榮譽教授,也熱心環保工作,現擔任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及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委員。 鍾愛天文感渺小 人生路幸得良師 林教授生於香港,年幼時住西環很近山,因而常常接觸大自然,跟喜歡新奇事物的父母上山走下海游。中學就讀英皇書院時,林教授加入童軍,為了考得比較罕有的天文章,常常走到山上觀星。他記得,有次與師兄一起到維園一座小山觀星,他突然想到星與星之間的黑暗地方,那一刻感到空間無限,自身渺小,從此更愛上天文。 他記得,中五時有次獲天文台前輩的勉勵,指唸完大學就可加入天文台當科學主任,因此於中三時已立志加入天文台,是當時少數有清晰志向的中學生。他的會考成績雖然偏向文科,最終預科時還是選了數學和物理。 林教授指出,人生路上遇上良師可開拓視野。他憶述,英皇書院幾位地理老師教學用心,帶領同學步行至西貢墟用腳量距離並繪出地圖。他特別記得何子樑老師。雖然正處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政治敏感期,何老師依然敢於和學生於課堂上討論時事,促進同學觀察思考,避免死讀書,直至現在依然有聯絡,很珍惜亦師亦友的關係。 尊重下屬尋共識 放權得宜重操守 於倫敦帝國學院唸完氣象學碩士,以及教過一年書後,林教授加入天文台,一如其他同事很快就遇到挫折,學懂謙虛。那時做天氣預測,工具不足,光有理論難免預測錯誤,上班乘小巴時,被坐在鄰旁的乘客責罵。這令他學會如何在理論和數據不足下如何做決定。儘管今日有電腦幫忙,也依然需要猜測,所以他強調這並非完全理性的分析,也有藝術成分。對於為何堅持做氣象工作,林教授明言,入行前早想清楚,氣象學能真正服務人類,因此雖於氣象物理學的學術地位不高,他依然認為值得付出一生,敬業學業。 身為天文台這個龐大權威組織的領導,林教授認為領袖之道主要有三點:第一點,要令下屬高興,讓他們自發投入工作;第二點,要清楚向下屬說明機構的使命和方向,令他們對機構產生光榮感和歸屬感;第三點,出錯時責任領袖要全部揹下來。他推動員工要家庭與工作平衡,也證實無礙效率表現。 身為政府部門首長,林教授無法不放權,但同時深明問題總在細微處的道理,於是會集中處理最大和最小對外文字的事情,將中間的部分下放予部下。此外,他格外着重個人行為操守。他也解釋自己的工作方式,並以發出八號颱風訊號為例:雖然由他本人簽署批准,但事先已徵詢有關專業人員,再綜合作出決定。他強調,做事「以科學為基礎,以服務為目的,為人類生命為第一考慮」,因此事後無悔也減少壓力。 對於身為台長而面對的外間批評,林教授認為公務員給市民批評是正常的。他認為,批評中如全是無理漫罵就可以放下不理,但如果有一句是建議或問題,就得留意跟進。 熱忱服務盼回饋 現今青年求價值 被問到為何退休後仍熱衷於公職服務,林教授指出自己出身基層家庭,社會給他機會接受高等教育,還負笈英倫,而且給他一份不錯的工作,因此對香港感到很大欣慰,希望多回饋香港。 林教授發現公務員生涯鍛煉出說話的才能,於是決定多寫文章、作演講、擔任電台主持和兼職教書。他明言,希望可以讓香港人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對世界和自我心態有何影響,從而提升快樂。除了個人出力外,林教授也與志同道合的團體合作,一同貢獻社會。他坦言,人生至此階段,一要回饋社會,二要保持身心康泰,過着多元生活。 談到第三條跑道工程,林教授說,自己早於二○一二年寫文章,最近才較多人討論工程的問題。他一直秉持「講道理」的態度,不依靠聲大人多,提出意見後希望社會可以充分考慮。他慨歎,目前程序上似乎已經完成,但揭示的問題始終未有解決,論證不足。 林教授也指出,現時年輕一代少談金錢,多談價值,而且未來世界由他們承擔,因此意見理應受到社會尊重。在「三跑」的議題上,年輕人指出香港海陸空的承載力有限,質疑其可行性,與傳統經濟發展需要不斷增長看法大相徑庭。 批消費經濟不公 感恩父母之養育 林教授點播了盧冠廷的《天鳥》,因為歌名中的「天」和「鳥」都和他的興趣有關,而且歌詞雖然略帶怨怒,但依然談及太陽、暖意等正面能量,教人「怨恨全忘」。他認為這首歌適合套用於香港目前的境況。 他也分享了Tim Jackson所著的《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 Economics for a Finite Planet》一書,當中說明傳統經濟學忽略地球資源有限的弊端。他指出多年來以消費支撐的經濟,令人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物欲,不斷製造垃圾,更得不償失,因人際疏離令擁有愈來愈不快樂。林教授批評現今的經濟是以謊言撐起,知識多的欺騙知識少的一群。 談到環保問題,身為氣象專家的林教授認同諾貝爾獎得獎人李遠哲教授所言,地球溫度將於數十年達到難以承受的水平。他認為,如果內地不勒着脫韁之馬,能量愈用愈多,溫度將會上升四至六度,預期許多生物會消失,屆時只有偏遠地區自耕自食,方可生存。他指出人類不能坐以待斃,須積極解決問題。 雖然每天都有負面事,林教授悲天憫人,依然感到很快樂。他特別提到看見不滿事的應對方法,就是立願將之消除,藉此放下憂愁,積極做事。他認為只有這樣,方可在人世間正常健康地生活。最後,他感恩父母對自己年幼時的「教」,給他機會探索外邊的世界,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恒生管理學院與新城電台合作《校長與領袖同「恒」》節目,校長何順文教授每周邀請一位傑出領袖,與聽眾分享寶貴成長與成功領導經驗,提升年輕新一代的視野與價值觀。節目逢星期六上午十一時於新城知訊台FM997播出。歡迎瀏覽www.hsmc.edu.hk重溫。歡迎提供意見,請電郵至cpao@hsmc.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