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11/4/2015 霍韜晦:承擔文化,守護自己 嘉賓:霍韜晦教授 主持:何順文校長、許栢倫 日期:二○一五年四月十一日 本集的嘉賓是思想家、教育家、香港法住文化書院院長霍韜晦教授。霍教授於中文大學擔任逾二十年的哲學教授,對儒家、佛家和中西的哲學都有深入研究,其著作影響深遠,深受關注。 母親埋文學種子 修佛哲定下志向 霍教授生於抗日時期的廣州,幾個月大的時候就逃難至海南島,屢遇驚險。有次為了逃避日軍,被母親掐住頸項,而襁褓之年的霍教授竟然沒有哭出來。他認為苦難鍛煉了他的忍耐力。 霍教授於廣州讀小學,母親愛吟誦古文,埋下他愛上文學的種子。他後來來港唸大專,形單隻影,多愁善感,愛上較傷感的文學,尤其鍾情郁達夫的作品。然而,霍教授修習了哲學和佛學後,人生觀及眼光開闊了,認為悲春傷秋的文學令人下墜。霍教授入讀新亞書院後,唐君毅先生和錢穆先生對他影響極大,令他立志要承擔中國苦難、傳承中國文化。 霍教授記得,解放初期的老師仍然很傳統,關心學生,尤其注重學生的品格和健康成長,得到溫暖和鼓勵。霍教授與學生的關係也很好,經常與學生喝茶聊天,師生之間沒有隔閡。雖然許多學生出外留學,但仍然有聯繫。何校長認為這種關係十分難得。 霍教授年輕時已經有社會理想,經常寫作投稿,但他坦言唸大專時還未熟悉國際形勢,之後往日本留學,擴闊了交友圈子和視野,明白中國文化的承擔必須放在國際背景。 領袖要元亨利貞 交往須誠意為本 談到領袖觀,霍教授認為好領袖必須具備遠大目光,良好思考判斷能力,還有優秀行動力。霍教授以《易經》的乾卦中的「元亨利貞」說明:「元」是開創能力,「亨」是解決困難能力,「利」是凝聚人心的能力,「貞」是對理想堅持的能力。他指出這四方面的能力是好領袖的基本功。 霍教授同意何校長所言,個人的修行和德行是好領袖的關鍵,並指出單靠地位和權力難以服眾,懂得如何與人相處才可凝聚團隊和服眾。他特別強調儒家思想與領袖的關係,魅力不可只靠外在化妝和印象,而要靠內的修為,於言語行動中自然流露。 談到如何看待批評和不同意見,霍教授認為,對於故意抹黑,或不合理的批評,包容之餘更要一笑置之,毋須跟對方糾纏。但對於有誠意的不同意見或批評(特別是自己的疏忽),就需要以真誠態度視之。霍教授指出領袖如果只講權術,就容易被人看到弱點。 霍教授說,成為領袖沒有絕對公式,當大家束手無策之時,就需要當仁不讓,並建立威信,證明自己有智慧,值得大家擁立。他也認為,領袖承擔愈大,付出就愈大,甚至要犧牲個人利益,所以對平時的修養和道德都有很大考驗。 然而,霍教授認為領袖固然可以從小培育,但毋須太目標性地,以免小孩視野狹隘,太過着重領袖形象,難以面對失敗。霍教授於內地及星馬有辦學,將孔子的「六藝」改造成「新六藝」,培養小領袖的第一步就是教授他們與人相處之道,發揚「兄友弟恭」傳統。 多管齊下促醒覺 重視意見深與高 身為思想領袖的霍教授坦言要改變世界,必須團隊配合「成勢」,否則就會勢孤力弱,理想會被埋沒。他以孔子個人為例,指出孔子從未受故國重用,其思想也要於過世後五百年方獲漢武帝和董仲舒賞識。他補充,人只可盡其力說明觀點,爭取時代和群眾醒覺,如未成功就要學會暫時放下。 何校長指出,霍教授既著書立說,又開辦學校講學,甚有中國傳統書院之風。霍教授說,自己吸收了前輩唐君毅先生和錢穆先生的經驗,了解到不能以個人為單位,一定要成立團隊,擴散觀念。另一點是要開發小朋友的成長,因為他們有種渴望學習和成長的性情和意願,但需要引領。 對於年輕人的躁動和不安,霍教授認為以歷史角度而言,表示對傳統體制或現存社會措施有所不滿,逼使大家反省調整,追求理想。然而,他也指出,年輕人忍耐力不高,對社會和時代歷史的分析較淺,對問題未能從根本入手。這正是知識分子、大學教授或各種領袖的工作,要用通俗簡單的語言向年輕人對話。霍教授也指出西方民主制度雖講平等,但也有不足,只講意見的數量,而不重視思想深度和高度。所以領袖除了遠大眼光外,必須具備深刻思考,避免急躁決定,否則就恨錯難返。 霍教授點播了《成長的路》,這首歌鼓勵我們不怕失敗,不怕艱難,要有勇氣面對和檢討自己,重新將來。他特別提到「重要的不是結果」的一句歌詞,認為現代社會太過着重功利,以致很多人精神脆弱。他認為我們可以從過程學習,錯誤也可以日後成長的資源,從而增強內心的抗壓力和自信力。 心境喜悅憑接受 冀年輕人懂自愛 霍教授也分享了自己所寫的《成長的鍛練》,書中輯錄了他對團隊、學生和同事所說的話,可以激勵大家。何校長補充此書是霍教授開辦法住文化書院的歷程和教化工作的心得,值得大家閱讀。 至於儒家思想對平衡生活的理解,霍教授以「法住」二字為座右銘,即是文化永不消亡。做人要刻苦,永遠發揮精神的作用,但同時要保持接受的心,否則會壓力太大。他強調要有喜悅的心情,也是他另一個事業「喜耀學校」的創辦原則。他認為,保持心境喜樂在於接受,自己也有靜坐和修習氣功,間中與弟子唱曲,以平伏和放鬆心情。 何校長指出許多年輕人不肯開放自己讓人關懷,霍教授十分認同,並歸因於人追求成果之心太強,加上個人主義作祟,要求自己收藏痛苦。霍教授認為年輕人要學會自愛,提升自己的品質,接受別人的關愛。最後,霍教授將《禮記》中的「灑掃應對進退」贈與年輕人,希望他們一邊承擔文化,一邊守護自己。----------------------------------------------------------  恒生管理學院與新城電台合作《校長與領袖同「恒」》節目,校長何順文教授每周邀請一位傑出領袖,與聽眾分享寶貴成長與成功領導經驗,提升年輕新一代的視野與價值觀。節目逢星期六上午十一時於新城知訊台FM997播出。歡迎瀏覽www.hsmc.edu.hk重溫。歡迎提供意見,請電郵至cpao@hsmc.edu.hk。